厲海霞 厲建娟 雋永霞
五蓮縣人民醫院,山東 日照 262300
足癬是一種較為多發的皮膚科疾病,通常是因真菌性感染所致,其癥狀表現為腳趾之間起水皰、脫皮、糜爛,足部皮膚增厚、粗糙、皸裂、瘙癢等。足癬常發生在夏季,發病后一般難以治愈,且極易復發,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對足癬的治療方法加以探析,以提升疾病治療的效果,意義重大。現本案將對我院于2019年5月到2020年4月所接受的36例足癬患者予以阿司匹林治療,以探析該種藥物在足癬治療中的實踐價值。現報告如下。
1.1臨床資料 抽選我院自2019年5月到2020年4月所收治的72例足癬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臨床癥狀典型,且真菌檢查顯示為(+),最終確診為足癬。將近三個月內采取過抗真菌治療者、患有嚴重臟器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等均予以排除。按就診前后順序,將上述觀察對象分作兩個小組,即參照組與觀察組。參照組36例,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齡區間25~61歲,平均年齡(51.7±3.2)歲;病程區間15d~2年,平均病程(1.6±0.4)年;疾病類型:15例為浸漬型、11例為水泡型、10例為鱗屑型。觀察組36例,男性27例,女性9例;年齡區間23~60歲,平均年齡(50.4±3.1)歲;病程區間10d~2年,平均病程(1.5±0.3)年;疾病類型:14例為浸漬型、12例為水泡型、10例為鱗屑型。比較上述兩組患者的臨床一般資料,結果均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此項研究已征得患者及家屬的同意,并簽署參與研究同意書;同時,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方法 參照組:對該組患者予以制霉菌素片(山東魯抗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H37022917)治療,將150萬U制霉菌素片碾磨成粉狀,加入溫水調和均勻,再將其涂抹至患處,揉搓,一天兩次,持續治療一個月。
觀察組:對該組患者予以制霉菌素片與阿司匹林治療,將150萬U制霉菌素片與阿司匹林(江西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批注文號:H36020722)磨成粉狀,加入溫水調和均勻,并將其涂抹到患處,同時對患處予以揉搓,一天兩次,持續治療一個月。
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不可使用其他藥物。
1.3療效判定 通過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及相關體征均完全消退,且真菌檢查結果顯示為(-),為治愈;通過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及相關體征均得到顯著性改善,且真菌檢查結果顯示為(-),為顯效;通過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及相關體征有所好轉,自覺癥狀或皮損有所好轉,好轉幅度在30~70%之間,真菌檢查結果顯示為(-)或(+),為有效;通過治療,患者的癥狀及體征并未好轉,甚至有加劇,真菌檢查結果顯示為(+),為無效。總有效率等于前三項發生率之和。
1.4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完全干燥、干燥落屑、落屑消失、足底恢復光滑等所消耗的時間進行觀察和統計,且進行組間比較。

2.1臨床治療效果情況分析 參照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77.8%,觀察組為94.4%。兩組患者總有效率相比較,存在明顯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χ2=4.181,P<0.05)。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情況對照[n(%)]
2.2相關癥狀消耗時間分析 觀察組患者完全干燥、干燥落屑、落屑消失、足底恢復光滑等所消耗的時間均比參照組患者低,存在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表2 兩組患者相關癥狀消耗時間情況對照
足癬是一種因足部皮膚感到真菌,繼而所誘發的皮膚科疾病,此病有較高的發病率,在皮膚科門診中約20%的患者被診斷為足癬。引起足癬的病菌有多種,如須癬毛菌、紅色毛癬菌等,并且,此致病菌的傳播力極強,可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的傳播[1]。對于此病的治療一般是采取局部涂抹藥物的方式,而可用的藥物也有許多種。本研究中提出采取阿司匹林治療此病,阿司匹林能對前列腺素的合成、炎性反應物質的分泌等進行有效的抑制,繼而在一定程度降低炎性反應,并緩解患者的瘙癢與疼痛癥狀。此外,此藥物有比較強的酸性,可以對霉菌所適宜的堿性生長環境加以中和,有效制約霉菌的生長。此藥物可分解水楊酸,水楊酸可對皮膚角質層予以軟化,并對角質蛋白加以溶解,是一種效果極為顯著的角質剝離藥物[2]。角質脫落的同時,能去除癬菌的天然屏障,有助于抗真菌藥物抵達患處,最終獲得更好的療效。
本研究中,采取阿司匹林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其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即94.4%vs77.8%,存在顯著性差異;這就表明觀察組所用治療方案,在改善足癬患者臨床癥狀方面,可起到積極影響。此外,觀察組患者完全干燥、干燥落屑、落屑消失、足底恢復光滑等所消耗的時間均顯著短于參照組,差異明顯;由此說明:觀察組所用治療方案在加速患者各癥狀改善方面,效果更為明顯。
綜上所述,對足癬患者采取阿司匹林治療,可取得較為理想的療效,且是一種具備臨床推廣價值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