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興山
濱州市陽信縣中醫醫院,山東 濱州 251800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主要特點是急性腦部供血不足,此疾病好發于老年人群,起病突然,進展快,如果沒有進行及時的治療,會損傷患者的神經功能,甚至導致患者殘疾和死亡,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1-2]。在配合進行溶栓治療時,還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藥、保護神經藥等,能夠幫助控制病情,避免加重。本次研究就急性腦梗死病人臨床治療中采用脈絡寧口服液結合氯吡格雷對凝血功能的影響進行分析和探討,詳細內容包含以下方面。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所選取的研究對象,是我院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選取時間段為2018年3月-2020年3月,共有80例患者被納入此次研究,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組。實驗組:男女分配占比為67.50%(27/40)和32.50%(13/40),患者年齡最大值不超過80歲,年齡最小值不小于40歲,平均年齡為(58.31±2.49)歲;平均病程(32.22±1.28)h。對照組:男女分配占比為70.00%(28/40)和55.00%(22/40),患者年齡最大值不超過82歲,年齡最小值不小于39歲,平均年齡為(58.44±2.47)歲;平均病程(32.19±1.33)h。基本資料無異(P>0.05)。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利于進行降壓、腦保護、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綜合治療,對照組40患者接受氯吡格雷(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93160;生產廠家: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規格:75mg*14片)75mg,每日1次;實驗組40例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接受脈絡寧口服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00014;生產廠家:金陵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制藥廠;規格:10ml*12支)20ml,每日3次,兩組治療時長一致,共2周。
1.3觀察指標 統計觀察兩組患者的凝血功能的影響,包括血漿粘度(PRV)、全血高切粘度(HBV)和全血低切粘度(LBV),并進行分析和比較。

2.1兩組治療方式對凝血功能的影響 根據表1的結果發現,干預前,患者的血漿粘度(PRV)、全血高切粘度(HBV)和全血低切粘度(LBV)水平無差異(p>0.05),經過干預后,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標有明顯改善,實驗組更明顯,數據比較差異較大(P<0.05)。

表1 兩組治療方式對凝血功能的影響
急性腦梗死患者腦部的血液供應出現障礙,損傷腦組織,導致其缺血缺氧壞死,進而導致患者的神經功能損傷,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對該疾病的治療通常以疏通梗塞,恢復腦供血、清除自由基為主,減輕腦部損傷[3]。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接受氯吡格雷+脈絡寧口服液治療方法,其中,前者氯吡格雷是受體抑制劑,可以有效的對二磷酸腺苷和血小板的受體結合進行干擾,能夠有效阻止血小板聚集;其還能和紅細胞膜結合,對于紅細胞的變形能力發揮改善作用,修復和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利于改善腦部血液循環,對于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具有積極意義[4]。后者脈絡寧口服液,是一位中成藥,主要成分有玄參、石斛、金銀花等中藥藥材,具有活血化瘀、清熱養陰的功效,且現代藥理學研究表示,該藥物能夠降低患者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流循環,二者有效聯合,能夠產生協同作用,有助于緩解急性腦梗死患者腦部血栓梗阻現象[5-6]。研究結果表示,同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經治療后,患者的PRV、HBV和LBV水平有顯著降低,改善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充分表明該治療方法能夠活血化瘀,擴張血管,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利于血栓溶解,對于疾病康復具有積極意義,有一定的推廣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在氯吡格雷的基礎上應用脈絡寧口服液治療急性腦梗死,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利于神經功能恢復,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