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軍 王 敏
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檢驗科,上海 201800
1.1基線資料 本試驗擇取2016年1月29日-2020年1月29日我院所收治的96例HBV/HCV重疊感染患者為研究樣本。通過診斷,患者符合以上兩類病毒感染的相關診斷標準受試者。丙型肝炎病毒抗體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均為陽性結果?;颊邲]有接受過任何抗病毒治療,感染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
1.2方法
1.2.1HBV/HCV病毒復制情況 在受試者入院之后,抽取其空腹靜脈血。實驗應用qRT-PCR法,針對于所有受試者開展HCV RNA以及HBV DNA定量檢測工作。以上兩類病毒均將qRT-PCR定量檢測結果在100copies以下視為陰性結果,否則為(+)結果。依照qRT-PCR檢測最終結果,將受試者分為4個亞組,詳細為:雙陰組:HCV HBV復制,均為陰性者,共計18例;HBV /HCV復制均為陽性者,共計12例;單一HCV陽性者,共計44例;單一HBV者,共計22例。
1.2.2肝臟纖維化情況以及谷丙轉氨酶水平檢測 本實驗應用德國羅斯公司所生產的快速全自動干式生化分析設備,對受試者ALT水平進行分析;實驗應用德國西門子公司所生產的彩超設備,評價患者肝纖維化詳情。在本實驗內將中度-重度肝臟纖維化定義為:經肝臟超聲檢查表明患者為彌漫性肝損害。
2.1四亞組病患基線資料對比詳情 四小組病患肝炎傳播途徑以及性別方面無明顯差別,P>0.05;和其他3組相比,雙陰性小組患者年齡明顯更小,P<0.05,詳情附表1。

表1 四亞組病患基線資料對比詳情
備注:和雙陰性組相比,*P<0.05
2.2四小組病患肝纖維化以及ALT水平對比詳情 病患ALT水平具體為HBV陽性>雙陰性>雙陽性>HCV陽性,組間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四組病患中度-重度肝臟纖維化發生概率具體為:雙陰性
2.3四小組病患HCV RNA以及HBV DNA復制水平對比情況 和HBV陽性者相比而言,雙陽性組病患HBV DNA復制水平明顯更低,P<0.05;相較于HCV陽性患者而言,雙陽性組患者的HCV RNA水平稍高,但組間數據無統計學差異。
2.4雙陽性組病患HBV DNA以及HCV RNA水平相關性分析情況 經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雙陽性組病患HBV DNA和HCV RNA水平呈負相關,P<0.05,r=-0.520。
HCV以及HBV有著相一致的傳播路徑。有統計證實[1]:在爆發地區內,HBV-HCV重疊感染情況格外普遍,其概率可高達1%-15%。重疊感染的相關治療明顯比單一病毒感染更為困難,并且以上重疊感染患者肝臟損傷通常較為嚴重,預后不佳。如果沒有做好治療工作,極有可能引發患者就此罹患重型肝炎,進而對其診斷和治療帶來非常大的挑戰。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對這種情況加以重視。
本實驗內則取96例HCV/HBV重疊感染者加以分析,結果表明:HCV RNA以及HBV DNA定量檢測顯示:在4組患者之中,雙陰性組病患年齡明顯比其他3組要更低。P<0.05,ALT水平從低到高依次為HCV陽性組、雙陽性組、雙陰性組HBV陽性組。組間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不難看出,年齡較輕者自身免疫能力也強,自發轉移性概率偏高。具體會表現為受試者HCV RNA /HBV DNA復制為雙陰性。本次試驗結果和國內報道所得出的結論相似[2]。
HBV陽性病患的ALT值與中至重度肝纖維發生概率明顯比其他3組更高,其肝臟損害程度最為嚴重。雙陽性者肝臟損傷與其相比相對較輕。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在于雙陽性者機體中HBV和HCV可相互抑制,就此緩解組織炎癥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