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茹
淄博市中心血站,山東 淄博 255000
血站輸血對于臨床治療具有重要作用,可使患者急救得到重要保障,對于臨床治療效果明顯促進作用。血站血液檢驗標本是否具有較高質量,對于輸血過程是否順利具有重要影響。采用合理控制措施,有效預防標本誤差,對于提高血液標本質量具有重要意義[1]。本研究選取2018年2月-2019年12月發生誤差的86例血站血液檢驗標本,探討誤差影響因素及應對方法。如下所示。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2019年12月發生誤差的86例血站血液檢驗標本,從86名獻血者中采集,其中男性46例,女性40例;年齡范圍在20-3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7.58±1.63)歲。排除標準:嚴重肝腎疾病、血液疾病等導致研究結果受到影響的疾病;精神疾病。
1.2方法 采血護士按照標準流程完成血液采集,獻血者需體檢、初篩合格,采集完成后按照血液檢驗項目,通過真空負壓采集血管完成樣本留取。將留取血樣進行送檢,檢驗人員對標本進行標本質量評估,包括:凝血、溶血情況及血液外觀,且了解標本采集時間、過程、部位、存放溫度等,確定標本是否合格,如不合格需予以記錄分析,了解其標本誤差產生的相關因素。
1.3觀察指標 觀察血液樣本誤差原因及其比例。
86例血液檢驗標本誤差影響因素主要為運輸溫度不符、標本有凝塊、標本采集血量少等,詳情見表1。

表1 血液樣本誤差原因(n=86)
造成血站血液檢驗標本誤差的原因有很多種,主要包括獻血者自身、標本采集、標本運送、標本檢驗4個方面,其中運輸溫度不符、標本有凝塊、標本采集血量少等是導致誤差發生的重要原因。根據血站血液檢驗標本誤差影響因素,采取合理應對措施,對于提高血液標本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在對血液標本進行采集時,若在此過程中,血站血液護士對于標本采集未予以充分重視,未合理采用抗凝管,未掌握血液檢驗適宜用量及實際情況,極易導致標本內出現凝塊,容易出現標本血量過少的情況。造成上述情況發生的主要原因是采血護士對于采血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較低。血站采集護士是否具有專業采集技能,對于血液檢驗是否準確具有直接影響。應不斷加強血站護士專業水平,通過定期培訓,提高護士專業操作技能與綜合能力,使得血站護士能夠在血液標本采集中通過專業技能提高標本采集質量。采血護士在對獻血者進行血液采集時,盡可能一針見血,預防壓脈帶對獻血者形成長時間壓迫,應對獻血時間進行合理控制有效預防溶血產生。在完成采集后,需對其輕輕搖晃,確保血液標本能夠與抗凝劑進行完全混勻,避免凝血發生[2]。
第二,獻血者自身問題對于血液檢驗標本質量具有重要影響。獻血者在食用高脂、保健品后,不可立即采集血液,而且有的獻血者初篩、體檢外疾病也會導致采集標本治療受到影響。在采集血液時,應對獻血者予以相應指導,使之了解服用相關藥物后,不可予以血液采集,預防獻血者身體健康及血液標本質量受到影響,對獻血者予以健康指導,可采用宣傳單模式予以積極宣傳。獻血者的血液標本之間存在較為明顯差異性,因此在開展血液采集工作前,需要獻血者提供飲食情況,若食用高脂、保健品,往往導致血液標本質量受到影響。采集護士在血液采集前,應對獻血者的各項資料進行登記,及時了解其身體狀態,對于保障血液標本質量具有重要作用[3-5]。
第三,血液標本未合理運送,極有可能導致血液檢驗標本誤差出現,主要包括:劇烈震蕩、運輸溫度不符、與交接單不符。因此,應對血液運送實施嚴格監控。根據血液運送中出現的影響因素,應提高運送人員的責任意識,使之了解血液運送可使血液樣本受到一定影響,使之能夠在運送中,按照標準對血液標本進行儲存,使之處于適宜溫濕度,而且在運輸過程中,盡可能預防血液標本震蕩。
第四,標本檢驗是否合格,對于血液檢驗標本誤差存在一定影響,主要包括:未及時檢測、未合理處理。在血液標本送檢后,應及時按照相關規定完成標本的檢驗與處理,預防標本質量受到不良影響,可有效降低標本誤差產生[6-8]。在標本檢驗前,應確保檢驗試劑符合質量白做,且對儀器予以檢查,按照“三查七對”原則,對血液標本進行及時檢驗。
總之,了解血站血液檢驗標本誤差影響因素,并采取合理方法進行應對,可有效預防誤差發生,提高血站血液檢驗標本準確性。同時要加強對血液標本采集、標本保存、標本運輸、標本檢驗等各個環節的管理及操作,還需加強對獻血者的健康教育,及時發現血液檢測標本所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干預,保障血站血液檢驗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