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小荔 劉 捷 柳華玲
山東省棲霞市人民醫院,山東 棲霞 265300
COPD是一種較為常見且能預防的疾病,也可以稱之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存在持續性的呼吸道癥狀以及氣流受限問題,一般情況是因為氣體暴露或者有害顆粒物所導致的肺泡異常。據相關統計COPD在2013年的時候其死亡人數大約為91萬人,并且單單COPD致死所占全國內總死亡人數的11%[1]。本次實驗將針對Teach-back溝通模式對于COPD患者呼吸功能鍛煉依從性的影響進行分析。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將選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前來我院就診的COPD患者,共選取80位,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以及觀察組,每組患者各40位。其中對照組當中男性患者22位,女性患者18位,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4.36±4.38)歲,平均患病時間為(7.81±1.98)年;觀察組當中男性患者23位,女性患者17位。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6.13±4.99)歲,平均患病時間為(7.49±1.9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所選取的研究對象都經過臨床診斷確診為COPD患者,并且所有患者以及家屬都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在兩組患者入院就診之后均采用同樣的藥物治療方案,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其平喘、止咳、抗感染以及吸氧的治療。
對照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方式,即指導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并根據醫囑按時按量用藥,有相關護理人員為患者講解并演示呼吸功能鍛煉的方式,叮囑患者要自行鍛煉,當遇到問題的時候應當及時咨詢護理人員,并定期組織患者進行集體健康教育。
觀察組患者采用Teach-back溝通模式進行健康教育,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功能鍛煉,建立起專門的健康教育小組,由相關部門護士長擔任組長,所有小組成員都已經進行過Teach-back溝通模式的培訓,并定期對小組成員進行考核,確保每一位小組成員都能夠熟練的運用Teach-back溝通模式對患者進行呼吸功能鍛煉。小組成員將所制定的呼吸功能鍛煉教育手冊發放至每一位患者,需要護理人員根據手冊相關內容位患者進行講解,并指導患者熟悉手冊內容以及獨立進行呼吸鍛煉為止。如果患者無法掌握手冊內容就需要用不同的詞語、圖表等工具進行重復講解,在觀察期間對患者的鍛煉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及時發現患者鍛煉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糾正。
1.3觀察指標 在實驗過程當中首先需要對患者的呼吸訓練依從性進行收集打分并記錄,其次便是以調查問卷的方式收集患者對于我院健康宣講教育的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進行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呼吸功能鍛煉依從性(87.5%)要高于對照組患者(52.5%),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如下表1所示。此外,觀察組患者對于我院健康宣講教育的滿意度為84%,要高于對照組患者的44%,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呼吸功能鍛煉依從性情況對比[n(%)]
呼吸功能鍛煉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強呼吸肌、進行有效的呼吸,尤其是要提高膈肌的力量以及耐力,從而達到降低呼吸困難、提高活動能力防止呼吸肌疲勞的訓練方式。但是當前對于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鍛煉情況來看,傳統的方式其對呼吸功能鍛煉的依從性較差。通過研究發現Teach-back溝通模式首先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講解鍛煉的重要性,以及對患者在鍛煉過程當中能夠讓患者循序漸進的理解,通過問答以及復述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記憶,并將患者訓練當中的錯誤進行糾正,能夠保證患者完成鍛煉,并且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自主鍛煉依從性[2]。
在本次研究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Teach-back溝通模式的方式進行健康宣教[3],可以發現觀察組患者無論是呼吸功能鍛煉依從性還是滿意度都要高于對照組,且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4]。
Teach-back溝通模式是一種實用性強、成本低且簡單的健康教育方式,尤其較為適合部分健康素養較低的人群,能夠有效的提高COPD患者對于呼吸功能鍛煉依從性[5],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