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晴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吉林 吉林 130000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屬于臨床治療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其主要具有發病率高的特點[1]?;颊咭坏┏霈F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現象,便會表現出進行性鼻塞以及嗅覺障礙等癥狀,對于此種疾病,根治的難度較大[2]。在臨床治療中針對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常采用鼻內鏡手術治療的方式進行醫治,雖然治療效果顯著,但是術后常會發生多種并發癥現象且影響患者的術后康復效果。本文將通過對本院58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同時給予護理干預后的的臨床效果進行深刻的研究分析,現將主要內容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研究資料為2017年1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58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并將其進行隨機分組,每組患者29例;常規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46.1±2.8)歲;病程(0.5-5)年,平均病程(3.1±0.8)年;實驗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25-72)歲,平均年齡(47.3±2.2)歲;病程(0.5-4.8)年,平均病程(2.8±1.9)年;兩組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的平均年齡和病程等基本資料組成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常規組29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其中主要包括飲食護理、環境護理以及常規問題解答等。
1.2.2對實驗組29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實施護理干預,(1)感染護理:護理人員可以在患者術后24-48小時抽取其鼻腔填塞的止血海綿,之后利用吸引器將鼻腔黏膜表面麻醉下的分泌物和結痂進行清理,為了避免患者的術后感染,需要對患者應用到的一切器具進行無菌消毒處理。(2)體位護理:護理人員可以指導患者進行半臥位,這種體位可以減少患者的頭部充血以及鼻腔出血現象,并且便于患者特殊情況下將分泌物吐出,減輕局部腫脹。另外,針對患者出現的異常隱患,要提前對患者采取相應的康復訓練來保持良好的體位姿態,可以有效降低甚至消除影響患者術后康復的危險因素。(3)飲食護理:患者在術后應該增多飲水量,并且由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日常喜好和臨床情況制定相應的飲食指導計劃。使患者盡量攝入高蛋白和富含維生素的流食或者半流食,增加其身體機能的抵抗力。(4)術后護理:在患者實施鼻內鏡手術治療后應該給予患者進行換藥護理,抽出止血海綿后,每日用 1%的麻黃素收縮患者的鼻腔。且患者在經過手術治療后難免會產生換藥恐懼以及焦慮的心情,護理人員需要通過溫柔的語氣對患者進行鼓勵,并向患者說明每次換藥后的真實情況。
1.3指標觀察 對58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的術后康復效果進行觀察記錄,其中主要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祻涂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如果患者臨床癥狀消失,且使用鼻內窺鏡檢查后未出現膿性分泌物,則被標為顯效;如果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且使用鼻內窺鏡檢查后出現少量膿性分泌物,則被標為有效;如果患者臨床癥狀沒有明顯改善,甚至更為嚴重,且使用鼻內窺鏡檢查后出現大量膿性分泌物,則標為無效。
1.5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和例數(n)進行表示,組間x2檢驗;組間差異明顯,表示有統計學意義(P<0.05)。
2.1兩組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的術后康復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術后康復總有效率為93.10%,常規組患者的術后康復總有效率為68.97%,實驗組顯著高于常規組,組間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術后康復情況比較{n/%}
近年來,由于患者以及技術的護理要求逐漸增多,護理干預被廣泛應用到各大醫院。針對于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的護理干預主要為護理人員通過患者的基本病情、文化程度以及認知水平等[3],制定一系列針對性、創造性和全面性的護理措施,起到延緩患者病情進展,同時增強患者的術后康復度的影響效果[4]。本次研究通過給予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護理干預后的臨床效果表明,實驗組患者的術后康復總有效率為93.10%,顯著高于常規組患者的術后康復總有效率為68.97%,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綜合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的實際需求,在接受手術治療的同時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的術后康復總有效率,同時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具有重大意義,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