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鴻玉
大慶油田總醫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2型糖尿病屬于臨床多發性疾病,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威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較為嚴重,對呼吸功能、內分泌功能、心血管功能均產生勻影響[1],合并兩種病癥患者預后情況較差,分析相關臨床特征,并采取對應措施進行干預,可對促進患者生活預后質量的提升,本文就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臨床特征展開論述。
1.1一般資料 納入實驗研究的135例患者均經臨床確診為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病癥,入組時間為2018年7月-2020年7月,分組方式以回顧性分析方式開展,甲組中,男女比例為23:22,最大與最小年齡分別為80歲和45歲,均值(64.87±4.87)歲;乙組中,男女比例為24:21,最大與最小年齡分別為82歲和46歲,均值(64.98±4.65)歲;丙組中,男女比例為22:23,最大與最小年齡分別為78歲和42歲,均值(64.17±4.33)歲。一般資料數據差異不大,P>0.05。
1.2方法 分析三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對三組患者的年齡、腰圍、體質量指數、糖尿病病程、最低血氧飽和度等進行統計。
1.3觀察指標 記錄三組患者發生并發癥的情況,包括視網膜病變、周圍神經病變及大血管病變。開展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包括年齡、腰圍、體質量指數、糖尿病病程、最低血氧飽和度等各項指標[2]。

2.1并發癥發生情況 丙組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及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生率顯著高于甲組和乙組,差異顯著,P<0.05,丙組發生大血管病變的并發癥發生率與甲組與乙組不存在較大差異性,P>0.05,具體數據見下表1:

表1 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分析[n(%)]
2.2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經研究,年齡、腰圍、體質量指數、糖尿病病程、最低血氧飽和度均與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存在相關性。具體數據見下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均屬于導致心腦血管病癥發生的最主要因素,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越嚴重,患者并發癥發生概率越高,其主要由于該病癥會對患者機體產生負面影響,加劇血管損傷。
研究表明,丙組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及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生率顯著高于甲組和乙組,差異顯著,P<0.05,丙組發生大血管病變的并發癥發生率與甲組與乙組不存在較大差異性,P>0.05,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患者的年齡、腰圍、體質量指數、糖尿病病程、最低血氧飽和度均與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存在相關性,差異顯著,P<0.05。可見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病癥極易導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及周圍神經病變,加劇患者死亡率,所以必須盡早采取措施對患者進行病癥干預[3]。
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病癥特征分析,可有效提升患者預后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