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坦其其格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人民醫院眼科,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008
眼部是人體重要的器官,因其暴露在外,極易受到傷害,如感染疾病,會給患者工作和生活帶來諸多不便[1]。由于眼部的特殊性,其臨床護理工作潛在諸多風險,給臨床工作帶來隱患,易引發醫患糾紛。臨床護理實踐發現,眼科護理比較繁瑣,對護理服務的質量要求很高,為減少護理中的風險因素,提高護理的質量,我院對眼科護理中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采取針對性的防范措施,顯著提升了我院的臨床護理質量。本文通過對我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期間我院眼科收治的132例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分析,探析眼科護理中的風險因素,提出防范措施,現對我院的研究過程和研究結果進行回顧和分析,具體如下:

表1 眼科護理中的風險相關因素(n=14)

表2 兩組護理風險發生率(n=66)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間眼科所收治的66例患者為臨床研究對象,設為對照組,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2例,最小年齡為22歲,最大年齡為74歲,平均年齡為(45.5±6.6)歲;選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眼科所收治的66例患者為臨床研究對象,設為觀察組,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4例,最小年齡為23歲,最大年齡為75歲,平均年齡為(46.1±5.7)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不影響研究結果,具有臨床可比性[2]。
1.2方法 對照組行一般的護理方式,包括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輔助患者完成相關檢查以及進行必要的跟蹤隨訪[3]。
觀察組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進行預防性護理。具體措施如下:第一患者的病情分析,對患者進行差異化的個體評估,病情偏重、有外傷、需住院治療的患者,其護理風險相對較高,予單獨列出,應選派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為其提供服務,巡房間隔縮短至每1h,及時更新患者病情,其他患者常規給予護理。第二健康教育,對所有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如術后避免揉眼,合理營養,雙眼手術患者,應告知依從醫護,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減少負面情緒對治療和護理的影響。第三合并癥應對,觀察患者有無發生合并癥,如果發生需給予控制,對于糖尿病的患者要加強對患者切口的觀察,對年齡偏大的患者要預防壓瘡和靜脈血栓等。第四規范護理,引導患者家屬加強對患者的陪護,加強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的觀察和分析,規范護理日志書寫,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發生大的可能性[4]。
1.3觀察指標 分析對照組眼科護理中的風險因素,評價觀察組的預見性護理的效果,比較兩組患者發生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護理風險強調與“眼科疾病”的有關[5]。

2.1眼科護理中的風險相關因素 眼科護理中的風險因素多樣,占比各不相同,綜合來說,主要是疾病類型、患者自護能力、合并并發癥以及其他少見因素。
2.2兩組患者的護理風險發生率 觀察組患者發生護理風險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近年來,因眼科護理風險因素而導致的糾紛越來越多,如何避免由此引發的糾紛顯得十分必要。眼科疾病類型多樣,對患者的影響較大,患者入院后在接受必要的臨床治療同時,還需要給予針對性的護理,以改善患者的預后。臨床實踐證實,常規護理模式下,患者發生護理風險的可能性超過15%,而給予預防性護理后,患者的護理風險發生率減少10%以上,這與我院的研究結果相似,觀察組的護理風險發生率為4.55%,對照組的護理風險發生率為21.21%。這充分說明,對眼科護理中的風險進行分析,并采取預見性的護理措施,能夠顯著提升臨床護理質量,是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的[6]。
我院通過研究發現,眼科臨床護理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疾病因素、患者因素、合并癥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等四個方面,細說來,當患者眼部遭遇病原體侵入時期誘發感染的可能性更高,當患者的年齡較大其臥床期間較長時發生壓瘡以及靜脈血栓的可能性更大同時多數患者的自護能力較差,由于對疾病缺乏必要的認知,導致其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差,增加了臨床護理工作的難度。另外,合并癥患者多數代償能力和自修復能力差,合并癥加劇了機體的能力破壞而引發病變,因此臨床護理中還應增加對患者的病情分析、健康教育、合并癥應對以及規范護理等四條措施,通過病情分析發現眼科護理中的風險因素,通過健康教育來提升患者的自護能力,通過合并癥調研結果來針對患者機體特殊性施行風險控制,通過規范護理來持續提升護理效果,從而減少眼科護理中的各類風險。綜上,觀察組的護理工作效果更為理想,這充分證實預防性護理具有積極的臨床運用價值,可推廣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