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慧麗 連亞紅
黑龍江省第三醫院,黑龍江 北安 164092
心腦梗塞作為一種神經內科的常見病,導致患者發病的原因有飲食習慣改變以及生活壓力過大等,該病多發于中老年人,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采取良好的護理干預措施,將能夠起到促進患者病情恢復的作用,可以很好的減輕患者的身心壓力,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從而使患者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1-2]。此次研究選取我院神經內科收治的72例老年心腦梗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分析將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神經內科特別是老年心腦梗塞患者的護理效果。
1.1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對象選自我院神經內科于2019年3月到2020年9月期間收治的老年心腦梗塞患者,共計72例,按照雙盲法對患者隨機分組。其中接受常規護理的36例患者為參照組,接受優質護理服務的36例患者為研究組。研究組患者的男女比例為21:15,年齡為60歲到83歲,平均年齡為68.2(s=5.9)歲;參照組患者的男女比例為22:14,年齡為60歲到84歲,平均年齡為67.8(s=5.7)歲。兩組患者的常規資料未見差異(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用藥指導、生活護理以及病情監測等常規護理。對研究組患者在這個基礎上聯合優質護理服務,主要內容為:首先,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安撫,促使患者能夠打開自己的心扉,從而對患者開展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同時,積極的為患者答疑解惑,耐心為患者解答疑問,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其次,結合患者的身體狀態,幫助患者進行合理的康復訓練,指導患者進行適量的低強度運動,如步行練習、平衡訓練以及語言功能訓練等。最后,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指導患者合理飲食,避免患者食用高脂肪、高熱量以及高膽固醇的食物。同時,督促患者戒煙戒酒,指導患者合理休息,避免出現熬夜的問題。
1.3觀察指標 在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根據barthel評價量表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同時,在患者出院前通過調查表了解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對計量資料行t檢驗,用均數±標準差進行表示。P<0.05時,表明對比有差異。
2.1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研究組優于參照組(P<0.05)。 詳情如表1所示。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n/(%)]
2.2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 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69.5±2.1)分,參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60.6±2.2)分。比較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研究組高于參照組(t=17.558,P=0.000)
心腦梗塞屬于一種老年常見病,由于該病具有發病急、進展迅速的特點,再加上老年患者的身體機能較差,這就會極大的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3]。針對該病,通常對患者采用神經保護治療、抗凝血小板治療以及擴容治療等。而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還很容易出現多種不良反應,影響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這就會極大的影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患者不愿意配合治療,十分影響對患者的治療效果[4-5]。
而通過對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則可以給予患者更加全面而有效的護理服務[6]。首先,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消除患者的負性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從而使患者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7]。其次,可以幫助患者進行適量的康復訓練,提高患者的身體機能以及免疫力,增強患者的治療耐受性,不僅可以促進患者的恢復,還可以減輕患者的不適癥狀[8]。最后,指導患者合理飲食,使患者獲得充足的能量,并幫助患者擺脫不良生活習慣,擁有充足的休息,從而更好的接受治療。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比較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研究組高于參照組(P<0.05);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研究組優于參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將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神經內科特別是老年心腦梗塞患者可以取得理想的護理效果,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使患者對護理更加認可,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