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學 張詩波 劉俊幸亞軍
1.重慶市沙坪壩區陳家橋醫院,重慶 401331 2.重慶市師范大學,重慶 401331
近些年來,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及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我國兒童肥胖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影響學齡期兒童健康為全球性問題之一。臨床調查結果表明[1],肥胖會對兒童身心健康造成影響,甚至會增加各種慢性疾病發生率,目前對引起兒童肥胖上升原因分析中,除遺傳因素外,食欲較高、經常進食垃圾食品以及不愛吃早飯等,均是引起兒童肥胖重要因素。為此,如何有效控制學齡期兒童體重,對兒童后續健康成長起著重要積極意義。文章就對重慶市沙坪壩西部片區學齡期兒童肥胖現狀及其影響如下分析,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4月~2020年7月期間重慶市沙坪壩西部片區學齡期兒童(大學城、農轉非街道、安置區所在學校中隨機選取4所)933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納入此次研究數據867例,其中男423例,女444例,年齡7~13歲,平均(9.69±1.26)歲。
1.2方法 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為依據,自制調查問卷《學齡期兒童肥胖調查問卷》,內容包括: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基本情況:性別、年齡、升高和體重以及父母職業、收入情況等(1~15題)。飲食行為及生活習慣:孩子日常飲食早餐種類、三餐是否規律、是否喜愛吃蔬菜等(16~34題)。態度相關題:飲食種類是否盡可能豐富、粗糧、細糧是否搭配飲食、吃蔬菜可以不吃蔬菜了等(35~41題)。您對孩子超重、肥胖的影響:您認為您孩子提醒怎么樣、您覺得肥胖是否會影響兒童心理健康、您在孩子吃飯會鼓勵他多吃嗎等(42~49題)。體重指數(BMI)單項評分標準:依據2018年發布的《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與肥胖篩查》為依據。
2.1重慶市沙坪壩西部片區學齡期兒童肥胖調查結果 867人中肥胖占139人,占16%。其中女生444人,肥胖58人,占比13%,男生:423人,肥胖81人,占比19%。越到高年級組女生肥胖的發生率比男生越少。二到四年級男生肥胖人數占本年級男生人數的19.35%,24.14%,26.67。二到四年級肥胖女生人數占本年級女生人數的16.66%,13.09%,19.05%。前者是后者的倍數分別為1.16倍,1.85倍,1.41倍。
2.2139例兒童肥胖影響因素調查結果 139例兒童肥胖影響因素調查結果中,飲食習慣、零食攝入及運動時間差異性較大,詳見表2。單純性肥胖定義:非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所致肥胖,隨著近些年來我國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飲食結構改變造成兒童單純性肥胖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2]。若早期未對兒童早期開展合理預防,成年后肥胖癥發生率顯著偏高,高血壓、冠心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發生風險偏高。為此,有效分析引起學齡期兒童肥胖相關因素,后續予以合理指導意見,可有效控制肥胖發病率。

表2 139例兒童肥胖影響因素調查結果
文章研究指出,對重慶西部片區兒童肥胖發病率及其相關分析得出,867人中肥胖占139人,占16%。其中女生444人,肥胖58人,占比13%,男生:423人,肥胖81人,占比19%。139例兒童肥胖影響因素調查結果中,飲食習慣、零食攝入及運動時間差異性較大。有近一半的家長未意識到孩子已發生肥胖。對其結果分析得出,越到高年級組女生肥胖的發生率比男生越少。而飲食習慣、零食攝入及運動時間過少作為引起肥胖重要因素。為此,保證飲食合理,減少零食攝入,多食用蔬菜及水果,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增加運動時間成為減少肥胖率重要措施[3]。
綜上所述,重慶市沙坪壩西部片區學齡期兒童肥胖以男生為主,且年紀越高,男生肥胖率越高,而飲食習慣、零食攝入以及運動時間作為常見影響因素。倡導醫院、學校、社區聯合開展兒童健康傳播,提升大眾的健康意識,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兒童肥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