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超 吳立英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口腔科,江蘇 蘇州 215100
齲齒是細菌侵襲牙體造成的硬組織慢性、進行性缺損性口腔疾病,主要發病群體為口腔衛生意識及維護能力欠缺的兒童。因齲齒的發生和發展嚴重威脅牙周健康,甚至會對發育期的兒童上下頜牙齒對應關系和牙齒排列造成干擾引起口腔功能障礙和美容缺陷,故應予以高度重視。事實上,在窩溝齲早期能夠通過運用窩溝封閉技術對齲齒的惡化進行扼制,甚至是對未發生的齲齒進行高效預防,但是牙科材料和技術的發展使得窩溝封閉的方案不斷更新,那么何種材料的封閉劑應用可靠?筆者在實踐中發現,光固化流體樹脂窩溝封閉劑的應用價值較高,現結合相關研究將該方案的有效性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組60例研究對象為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乳磨牙窩溝齲患兒,其中患牙合計103顆。入選者年齡低至3歲,高至6歲,統計均值為(4.51±0.60)歲,男女構成比例為31:29,經規范檢查判定患兒為乳磨牙頜面1類齲洞,即局限性釉質齲/牙本質淺齲,排除深部潛行性破壞,且入選者無氟牙癥、釉質發育不良、四環素牙,窩溝齲未經填充治療。
1.2方法
1.2.1修復材料 入選者的患牙治療所用材料有光固化流體樹脂窩溝封閉劑、粘結劑、凝膠酸蝕劑等,品牌為3M與美麗牙醫。
1.2.2方法 治療前安撫患兒,避免其過度緊張而發生意外,治療開始后,以無菌小毛刷和牙齒清潔劑,全面清潔患牙牙面、窩溝等部位,而后協助患兒反復漱口;探查患牙,運用1/2的小球鉆去腐,對底部膨大/深而陡的窩溝上方以細金剛砂車針拉開,對牙面與窩溝以低速狀態下的錐形小毛刷進行全面清潔,反復沖洗清水,囑患兒吐出口腔內液體,同時合理運用脫脂棉球隔濕,加壓空氣干燥保證患牙周邊的干燥清潔;結合臨床經驗及患兒實際明確窩溝齲填充的部位,予以凝膠酸蝕劑,持續30s后使用工具吹掉多余的溶劑,手持光照設備對患牙進行20s的光照處理,一般光源至牙尖的距離以1mm為宜;取光固化流體樹脂窩溝封閉劑,借助注射針管于窩溝處注射流體樹脂封閉劑,確保勻速、無氣泡,一旦發現氣泡,可利用探針刺破,將封閉劑自遠端涂抹至近端,通過反復涂抹及抖動手法全面封閉牙面、窩溝,確認無誤后,再次以光照設備作40s的光照處理,而后檢查頜面,指導患兒咬合上下牙,排除咬合高點,對存在問題者進行適當調整,無誤后結束手術,囑家屬帶患兒按期復診。
1.3觀察指標 以治后半年、一年、兩年為限,對不同階段修復體色澤、破損修復、邊緣密合、邊緣變色、繼發齲齒治療滿意度以及涂膜脫落率進行統計。其中,修復體破損滿意指修復體解剖結構完整,外表光滑,探診過程順利無阻滯,雖有小坑,但下方牙體并不可見;邊緣密合滿意指自邊緣探診并不能進入,存在微小裂痕但下方牙體并不可見;邊緣變色滿意指無變色或并未滲透至洞壁的細微變色;色澤協調滿意指天然牙與修復體色澤一致;若無繼發齲齒則視為滿意。

2.1不同階段修復體治療滿意度匯總,見表1。

表1 不同階段修復體治療滿意度匯總(n=103)
2.2不同階段封閉劑涂膜脫落率匯總,見表2。

表2 不同階段封閉劑涂膜脫落率匯總
窩溝齲是兒童發病率較高的口腔疾病,因該疾病可進行性發展,故需在發現病情的第一時間選擇合適的治療手段進行控制,一般建議適齡兒童及時進行窩溝封閉以最大限度地預防齲齒的發生。光固化流體樹脂窩溝封閉劑是應用較為普遍的牙科材料,在治療期間以粘結劑穿透釉質抵達深層裂隙進行修復,利用流體樹脂封閉劑持久的氟離子釋放能力、低收縮性對牙體和牙面進行保護,且其良好的光澤度能夠確保口腔治療后的美觀度,繼而最大限度地維護兒童口腔功能。黃小玉[3]在研究中指出,“光固化流體樹脂對早期窩溝齲的治療效果更顯著,能明顯糾正窩溝齲的惡性發展,維護口腔健康,值得推廣”,充分肯定了光固化流體樹脂封閉劑的有效性。通過本次研究我們亦發現,早期窩溝齲應用光固化流體樹脂窩溝封閉劑治療可高效扼制齲齒的進一步發展,是提升兒童牙周健康水平的可靠方案,應用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