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劍 陳智勇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教育局2020年組織各學校開展了“陽光體育體測聯賽”,雨花外國語小學也按照統一部署開展了相關工作,以體質測試聯賽為載體,把原本枯燥的體測轉化為人人參與的賽事活動,提升了全校師生的參與熱情。同時,通過配套的獎勵機制,營造陽光體育運動氛圍,圍繞課堂教學、大課間活動、校園競賽3個方面積極探索,構建學校體育工作一體化。體質測試聯賽是指學校以學年為賽季,全員參加,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以下簡稱《標準》)測試項目為基礎,納入學校特色團體競賽項目,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對抗賽或排位賽的常態化校園體育競賽,學生在比賽中的最好成績就是體測成績。
一、體質測試聯賽的設計原則
(一)采用靈活的組織形式
針對50m跑、跳繩等易于制造現場氣氛、易于組織的項目,學校采用集中競賽的方式,如,跳繩比賽期間,將各班級參賽學生集中在一個區域,統一安排裁判員計數,現場統計并宣布結果。肺活量測試等則分批次、分班級進行測試,體育教師利用課堂或大課間分別帶各班學生到指定地點進行測試,各班級輪流進行,最后由體育組對全年級學生成績進行排序,對優秀學生和班級進行表彰。1min仰臥起坐等項目,可以安排學生在家完成測試,由家長記錄并上報成績,各班級體育教師進行核對和登記,對優秀學生進行表彰。
(二)選擇多樣的競賽項目
各年級學生除了必須進行國家體質測試要求的所有項目測試以外,學校還設置了個性化的校本項目,如,校園足球、啦啦操、冬季長跑、跳長繩等,不同的競賽都可以作為體質測試聯賽的系列活動,項目涵蓋要廣,項目制訂和選擇既要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學校的傳統體育項目開展,又要結合學校所在市、區的相關體育競賽文件要求,如,每年市級、區級的學生運動會、單項體育競賽、體質健康抽測等。以雨花外國語小學啦啦操特色項目為例,啦啦操班級聯賽的開展既推動了項目的推廣和普及,又能發現優秀的啦啦操后備人才,更好地推動了校園啦啦操項目的建設。
(三)關注學生的賽事體驗
校園體質測試聯賽包含啟動儀式、各項目PK賽、班級PK賽、校園吉尼斯挑戰賽、總決賽等。如,校園吉尼斯1min短繩挑戰賽,每個班級選拔4名男生和4名女生,各取男女組個人比賽成績年級前30名進行獎勵;班級集體成績則以8名參賽學生的總成績進行排序。又如,坐位體前屈PK賽,仍是每個班級選拔4名男生和4名女生,但其中參與過1min跳短繩比賽的學生人數不得超過2名,以保證班級學生體質測試聯賽的參與率,做到人人有項目、周周有排名、月月有頒獎,聯賽的成績在校園內部榮譽榜進行公示,讓學生、教師和家長隨時了解學生的體測數據,在學生之間形成“達標爭優、體魄強健”的良好氛圍。
二、體質測試聯賽的實施原則
(一)作為校園常態化體育賽事
德育部門參與制訂年度體育工作計劃,思考提高學生體質的各項舉措,制訂體質測試聯賽常態化推進計劃,以校園陽光體育節、校園運動會等為載體,開展以學期為單位的體質測試聯賽系列活動。如,低年段開展校園吉尼斯1min短繩挑戰賽、大課間長跑比賽,中年段開展校園吉尼斯1min仰臥起坐挑戰賽、啦啦操班級聯賽,高年段開展50m跑PK賽等,將校園大課間活動項目、國家學生體質測試項目、課堂教學項目有效結合,形成校園常態化體育賽事。組織形式在個人比賽和團體比賽中可以有所區分,在挑戰賽、PK賽中,每個參賽選手配置一名裁判員,所有同組別學生可以在安排好的場地內一起完成測試,現場決出冠亞季軍進行頒獎,在啦啦操等團體項目比賽中則可以按照班級順序出場和打分,現場算分和頒獎。有效加強課堂教學、大課間活動、校園競賽三方面的內在聯系,提取可實施競賽項目,構建“教會、勤練、常賽”的學校體育工作局面。
(二)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平臺
教育部印發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辦法》要求:“各地和學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建立健全青少年陽光體育公示平臺,公示工作情況。”雨花外國語小學積極與陽光體育運動辦公室溝通,共同打造了“互聯網+陽光體育”微信小程序應用平臺,該平臺既是學生體質健康數據的存儲系統,又是教師進行體質測試數據的快捷錄入平臺。教師根據學校設置的競賽項目在相應欄目中提交成績即可,后臺會自動記錄和排序。“互聯網+陽光體育”微信小程序的使用改變了學校體育競賽和測試以往的紙質記錄形式,在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校園體育活動、體育教學等方面,教師通過手機就可以進行數據的處理和管理,這樣可以讓體育教師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比賽現場組織、比賽氛圍營造、比賽監督指導、成績公布和表彰等工作中,無需再花費過多精力對數據進行統計、排序等,極大降低了教師在處理數據方面的工作量和時間,同時也減少了人為誤差,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
(三)保持體質測試聯賽的持續性
為構建常態化和持續性的校園競賽活動,學校將體質測試聯賽工作分為上、下學年進行。上半學年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啟動階段,在學期開始前,進行學期競賽項目的確定和一級方案的制訂,即總體方案,這一階段主要制訂比賽項目,并通過啟動儀式進行賽事的宣傳和動員。第二階段為聯賽各項賽事的開展階段,過程中可以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進行二級方案的制訂,二級方案主要針對具體項目和對應年級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包括競賽時間、地點、報名辦法、競賽規則、獎勵辦法等,這一階段主要進行學生普及賽和選拔賽,普及賽階段要保證全員參與,確保學生體質健康數據庫的完整性,為后期賽事效果評估和年度體質測試數據上報提供有力的數據基礎,選拔賽主要為下一階段的總決賽做好鋪墊,第二階段一般持續2~3個月。第三階段為個人賽事收尾階段,是學生經過前期PK晉級之后的賽事,也是校內各班級體育小達人相互切磋的年度終極較量。這個階段主要是體質測試聯賽總決賽的舉行和各項數據分析上報。下半學年主要是對上半學年體質測試聯賽工作的延伸,主要內容為體質測試聯賽集體項目、體質測試聯賽文化節、體質測試聯賽頒獎典禮。
具體時間分配大致為9月聯賽啟動;10~12月進行體質測試聯賽普及賽以及選拔賽;次年1月進行體質測試聯賽的總決賽,這期間還可以另外開展個別班級的足球技能和體質水平的抽測活動;2月啟動寒假體質測試聯賽云競賽活動;3~4月進行集體項目比賽,如,校園足球班級聯賽、校園啦啦操大賽等;5月進行體質測試聯賽的文化教育宣傳活動,期間可開展關于陽光體育的繪畫、手抄報、征文活動,讓聯賽內化到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6月進行年度體質測試聯賽的頒獎典禮和年度工作回顧,并啟動暑期體質測試聯賽云競賽活動;暑期期間繼續思考和制訂新周期體質測試聯賽活動方案。
(四)體質測試聯賽組織形式的系統性
1.線下比賽
線下比賽主要是學生在校期間開展的各項競賽活動,分上、下學期進行,各項競賽結合《標準》內容,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特點,開展不同項目的競賽活動。雨花外國語小學剛結束的校園體質測試聯賽安排如下:一、二年級50m跑、1min跳短繩;三、四年級1min仰臥起坐、1min跳短繩、50m×8迎面接力比賽;五、六年級50m跑、1min仰臥起坐、1min跳短繩、跳長繩。并在一些時段融入校園足球班級聯賽等,綜合考慮學生體能發展的需要和技能水平發展的需求。本年度,學校采用整個年級統一時間進行測試的形式,在4片場地分別進行坐位體前屈、1min跳短繩、50m跑、1min仰臥起坐等4個項目的比賽,將整個年級分為4個方陣,在志愿者和裁判的帶領下進行輪轉測試,保證了賽事的有序進行。各項目負責人對參加測試的學生表現進行點評,同時為成績優秀的學生頒發體質測試聯賽達人證書和禮品。
2.線上比賽
考慮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常態化防控和寒暑假的特殊性,線上體育競賽應運而生,成為線下比賽的有效補充。讓體質測試聯賽形式更加多樣化。線上項目的制訂要考慮操作簡單,便于教師核實動作的規范性和學生成績。如,1min跳繩或1min仰臥起坐等,家長錄制好視頻后上傳并上報成績,教師進行成績核對,讓比賽更公平、公正。家長在平臺注冊之后可以隨測隨記,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借助體質測試聯賽評比活動的持續開展讓更多學生養成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
(五)評價多元化,不斷完善獎勵機制
由德育部門牽頭,體育教研組對體質測試聯賽工作進行階段性反饋。如,暑期體質測試聯賽打卡活動,參與人數多、打卡次數多的班級可以被評為優秀組織班級;年級部宣傳工作做得好,參與人員多可以被評為優秀年級部,并在全校進行推廣。此外,每一場活動都會根據后臺數據的匯總排序,評選出一、二等獎若干;按照《標準》達到優秀的學生將獲得本學期校園體質測試聯賽小達人稱號;體質測試聯賽打卡達到一定次數的學生可獲評最佳參與獎等。不僅如此,在體質測試聯賽1min跳短繩吉尼斯挑戰賽中成績最好的學生將擁有校園吉尼斯紀錄,成績前十名的學生將在學校榮譽榜進行展示。在總決賽中獲得達人稱號的學生還將獲得運動手環等獎品。
同時,在體質測試聯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的學生和集體,除了獲得體質測試聯賽的相關獎勵之外,還將獲得少先隊大隊部頒發的“蘋果爭章”數枚,“蘋果爭章”可貼于學生成長手冊,達到一定數量可參與學期末的各項評優,也可以到學校的“蘋果銀行”兌換禮品。這些方法很好地提升了學生的運動熱情和參與度,有效激發了學生的運動興趣。
(六)做好數據的處理
體質測試聯賽的舉辦,為學校積累了大量的相關數據,學校可以根據數據隨時了解測試的進展情況,教師可以隨時了解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如,哪些班級的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整體較高,哪些項目學生較為擅長等,便于學校對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進行監督。
此外,可以將學生普及賽和總決賽的數據進行縱向對比和分析,計算出推進率、合格率、優秀率,形成圖表文字,與前一年的數據進行橫向比較,有利于總結和反思學期體育工作一體化開展的有效性,幫助學校針對性地提出下一階段的學生體質發展目標。數據顯示,2019年雨花外國語小學學生體質測試優秀率為16.53%,合格率為97.92%,2020年優秀率為30.25%,合格率為99.23%,均有所提升,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體質測試聯賽的成效。
三、體質測試聯賽的價值
(一)激發興趣
在《標準》測試項目的基礎上,學校還納入了校本特色項目,用周賽、月賽、總決賽構建出體質測試聯賽,在校園內形成一套完整的、全員參與的常態化體育競賽機制,把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轉化為校園內常態化的體育聯賽,讓學生在體測過程中也能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通過體質測試聯賽評價的多元化,較好地提升了學生的運動熱情和參與度,營造了積極向上的校園體育氛圍。同時,通過不斷地探尋有效的獎勵機制,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運動興趣。
(二)全面參與
通過完整的競賽體系,提升全體師生對體質測試聯賽的了解和關注,通過體質測試聯賽規程和規則的制訂,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體測工作不再僅是體育教師的任務,而是擴展到全體師生,真正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此外,以競賽為契機,推動教師教學內容和手段的豐富,增強學生的學習和練習動力,降低以往體質測試的枯燥性。以賽促練,以賽促教,有效整合校園體育競賽的同時,有效提升了學生的體質。
(三)育人功能
通過班級與班級之間的競賽,將體質健康標準和科學鍛煉知識傳遞給學生和家長,增進家校合作,更好地促進學生形成科學鍛煉的好習慣。雨花外國語小學體質測試聯賽的競賽活動貫穿全年,實踐發現,通過競賽的方式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此外,不同項目的不同規則讓學生的規則意識更強,班級團隊的比賽讓學生責任感更強,班級之間的PK讓學生集體凝聚力更強,同學之間的情誼更深厚,并在競賽中懂得只有堅持才會勝利,充分發揮了體育競賽的育人功能,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努力拼搏的精神。
(四)機制建設
圍繞《標準》構建完整的評價機制,貫穿全年。借助體質測試聯賽建立起配套的獎懲機制,讓體測成績與班主任考核掛鉤,與學生榮譽掛鉤,與體育教師工作業績掛鉤。成績優異的班級可以參與學校示范班級的評比;在體質測試聯賽中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優先被評為優秀少先隊員、新時代好少年等;成績優異的班級體育教師在年度優秀教師評選中可以被優先考慮。
通過體質測試聯賽的實施,以班級集體競賽的形式,將采集過程賽事化,改善學生的“過程體驗”,力求在比拼的氛圍中發揮學生的最好水平,從而獲得更為準確的比賽(測試)成績,切實提升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體質測試聯賽的持續實施,將校園體育工作落實到了實處,有效地推進了課堂教學、大課間活動、校園競賽內容的整合,促進了陽光體育工作一體化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