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殷
(寶應縣人民醫院兒科 江蘇 寶應 225800)
小兒過敏性紫癜是一種臨床多見的主要以小血管炎為病理改變的全身綜合征,也是小兒就診的常見原因,具有復雜的病因,一般認為與感染、遺傳和免疫等因素緊密相關。該病易反復發作,并且會影響人體諸多器官系統,如累及皮膚系統、關節、消化道和腎臟等,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危及生命。對于兒童來說,由于他們的年齡較小且免疫力較低,因此該病對他們的危害比成年人更大[1]。根據大量的臨床研究,在小兒過敏性紫癜的治療中,除常規治療措施外,孟魯司特鈉的聯合應用可使治療效果事半功倍[2]。本研究觀察了56 例小兒過敏性紫癜患者,通過比較常規氯雷他定治療與聯合孟魯司特鈉治療的療效,探討了孟魯司特鈉聯合氯雷他定在小兒過敏性紫癜中的突出作用,旨在為臨床相關工作提供參考。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7 年3 月—2020 年10 月我院收治過敏性紫癜患兒56 例,隨機分為兩組,各28 例,均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8 版診斷標準[3],患兒年齡2 ~13 歲。觀察組中有15 例男童和13 例女童,平均年齡(7.46±1.58)歲。對照組中有16 例男童和12 例女童,平均年齡(7.29±1.53)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在其家長陪同下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相關同意書。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基礎對癥治療以及氯雷他定藥物治療,基礎對癥治療包括臥床休息、控制感染、補充維生素C、避免接觸過敏原、伴有關節、消化道或腎臟癥狀者給予應用糖皮質激素等;氯雷他定口服劑量依照患兒體重確定,體重>30 kg 患兒,給予每日口服1 次10 mg;體重≤30 kg 患兒,給予每日口服1 次5 mg。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孟魯司特鈉治療,2 ~5 歲患兒,1 次/d,1 次4 mg;6 ~14 歲患兒,1 次/d,1 次5 mg;每晚睡前服藥。兩組均以連續用藥2 周作為1 個療程。
臨床癥狀消退時間:觀察記錄兩組患兒皮膚、消化道及關節癥狀消退時間。
血清生化指標:在治療前與治療后,分別抽取患兒空腹靜脈血5 mL,檢測患兒血清C 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白細胞介素6(IL-6)和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
臨床有效率:顯效:治療1 周內未出現新的皮膚紫癜,且用藥后2 周內所有臨床癥狀和體征均消失;有效:治療2 周內皮膚紫癜基本消失,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無效:治療2 周后,紫癜仍然反復出現,臨床癥狀和體征沒有明顯改善,甚至出現新的系統癥狀。臨床總有效率是指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
數據采用SPSS 20.0 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應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臨床癥狀消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退時間對比( ± s,d)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退時間對比( ± s,d)
關節癥狀消退時間觀察組 28 5.30±1.26 4.02±0.75 3.83±0.36對照組 28 7.06±1.14 5.83±0.62 4.56±0.44 t 5.4809 9.8425 6.7946 P<0.01 <0.01 <0.01組別 例數 皮膚癥狀消退時間消化道癥狀消退時間
兩組治療前,血清生化指標檢測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血清生化指標均有所改善,觀察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生化指標對比( ±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生化指標對比( ± s)
血清生化指標 觀察組(n=28)對照組(n=28) t P CRP/(mg·L-1) 治療前12.61±2.25 12.45±2.18 0.2702 >0.05治療后 6.39±1.45 8.27±2.03 3.9877 <0.05 t 12.2959 7.4253 - -P <0.05 <0.05 - -IL-6/(ng·L-1)治療前24.72±8.41 23.84±8.35 0.3929 >0.05治療后15.16±5.33 18.78±6.52 2.2746 <0.05 t 5.0806 2.5274 - -P <0.05 <0.05 - -IgA/(g·L-1) 治療前 9.66±1.58 9.70±1.64 0.0929 >0.05治療后 4.74±0.65 6.02±0.72 6.9826 <0.05 t 15.2382 10.8720 - -P <0.05 <0.05 - -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對比(例)
當兒童患過敏性紫癜時,在積極尋找和去除致病因素外,應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以改善及緩解患兒不適。抗過敏藥治療是最常見的治療方案之一。氯雷他定是一種高效,持久的三環抗組胺藥,是一種高選擇性的外周血H1受體拮抗劑,它可以緩解由過敏反應引起的多種癥狀,在小兒過敏性紫癜治療中可以達到一定的療效[4]。但是,應該注意到的是,在本研究中進行觀察和比較后發現,對照組單純使用氯雷他定的療效不如觀察組理想,其總有效率71.43%低于觀察組的92.8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患兒各類癥狀消退的時間更長。因此可見,有必要探討效果更好、見效更快的小兒過敏性紫癜治療方案。
免疫功能障礙是兒童過敏性紫癜的重要發病機理。致敏物作為抗原進入兒童體內之后,機體會產生大量抗體。兩者相結合而形成的免疫復合物在血管內膜上大量沉積,從而誘導中性粒細胞遷移和大量炎性介質的釋放,引起血管炎性反應并誘發多系統病變。糖皮質激素藥物能夠抑制免疫復合物的產生并降低血管炎的強度,可以改善臨床癥狀并控制病情進展。但是,糖皮質激素具有嚴重的副作用,特別是長期使用會抑制骨的形成,不利于兒童的生長發育[5],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化道,導致胃酸大量分泌,易加重患兒的消化道反應。研究表明,白三烯炎性因子是誘發過敏性紫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過敏性紫癜的治療中,選擇對白三烯具有拮抗作用的藥物可以改善治療效果。孟魯司特鈉是白三烯受體的拮抗劑,可以特異性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1)受體。與糖皮質激素藥物相比,孟魯司特鈉對中性粒細胞的作用更靈敏,能有效抑制中性粒細胞的浸潤,減少自由基和炎性細胞的產生,并能有效保護腎功能[6];另外,有研究表明,孟魯司特鈉在小兒過敏性紫癜中的聯合應用可有效降低復發率[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癥狀消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血清生化指標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觀察的血清生化指標中,CRP 可以增強血管內皮細胞的表達并增加促炎因子的釋放;IgA 免疫復合物沉積是小兒過敏性紫癜的主要原因;IL-6 是過敏性紫癜發病機理中的重要炎性細胞因子。治療后,觀察組上述指標的水平較對照組更低,表明該組患兒的病情控制更為穩定。
綜上所述,孟魯司特鈉聯合氯雷他定在小兒過敏性紫癜中的治療效果顯著,能明顯促進患兒癥狀的消退,改善血清生化指標,提高治療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