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二梅,李 凌,王 媛,陶 剛(通訊作者)
(1 徐州市腫瘤醫院健康管理中心 江蘇 徐州 221000)
(2 徐州市腫瘤醫院乳腺科 江蘇 徐州 221000)
(3 徐州市腫瘤醫院毒檢室 江蘇 徐州 221000)
乳腺癌是目前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遠遠超過宮頸癌等其他婦科腫瘤疾病,居于女性患惡性腫瘤之首。因此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是預防乳腺癌、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關鍵。現階段認為針對乳腺癌比較有效的篩查方法是鉬靶攝片,其準確度較高,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1]。腫瘤標志物檢測是乳腺癌的另一種有效的篩查方式,CA153、CEA 等被認為是有價值的篩查指標,但單一的指標篩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其靈敏度及特異性均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腫瘤的生長和轉移離不開血管的新生,血管的生成受到多種因子的調控,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是這些因子中最重要的一種,它在血管內皮細胞增殖與血管構建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表明,VEGF 參與腫瘤的演進和轉移,與乳腺癌的發展及預后相關,可作為預測乳腺癌預后的重要參考指標[2]。因此,本研究以39 例入我院進行首次治療的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手術前后的VEGF、CEA 及CA153 數值進行檢測,分析其在乳腺癌診斷、治療及預后中的意義。
選取2018 年7 月—2020 年9 月入我院進行治療的乳腺癌患者39 例設為乳腺癌組,年齡31 ~67 歲,平均年齡(50.77±7.76)歲,以上患者均經病理活檢診斷為乳腺癌,其中,Ⅰ期患者11 例,Ⅱ期患者19 例,Ⅲ期患者6 例,Ⅳ期患者3 例;手術方式均采用乳癌根治術,術后有4 例患者9 周內出現復發,其余患者9 周內均未出現復發或轉移。從同時期入我院體檢健康的女性中隨機選取19 名作為對照,年齡35 ~65 歲,平均年齡(52.35±6.82)歲。
在乳腺癌患者手術前及手術后3 周、6 周、9 周時抽取血液5 mL,制備血清備用,采用北京健平金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測定試劑盒(酶聯免疫法)及羅氏E601 型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分析儀分別對患者血清中VEGF、CEA 及CA153 水平進行檢測,同樣的方法對同期對照人群血清中VEGF、CEA及CA153水平進行檢測。統計數據并進行對比分析。
參考各腫瘤標志物說明書并查閱大量相關文獻,結合我院地區情況,確定各腫瘤標志物的參考區間如下:VEGF:0 ~142.2 pg/mL、CEA:0 ~5 U/mL、CA153:0 ~35 U/mL。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軟件展開分析與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應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未復發或轉移乳腺癌患者術前血清中VEGF、CEA及CA153 水 平 分 別 為(316.71±168.25)pg/mL、(3.02±1.68)U/mL、(30.34±13.05)U/mL,相比于對照組的(149.63±56.04)pg/mL、(1.10±0.40)U/mL、(4.44±1.30)U/mL 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 周、6 周、9 周血清中VEGF、CEA 及CA153 水平分別低于術前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于復發患者,術后隨著病情加重,VEGF、CEA 及CA153 水平均逐漸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圖1。
表1 未復發乳腺癌患者術前及術后血清中VEGF、CEA 及CA153 水平與對照組對比( ± s)

表1 未復發乳腺癌患者術前及術后血清中VEGF、CEA 及CA153 水平與對照組對比( ± s)
組別 例數 VEGF/(pg·mL-1) CEA/(U·mL-1) CA153/(U·mL-1)對照組 19 59.59±32.05 1.10±0.40 4.44±1.30乳腺癌組 術前 35 316.71±168.25 3.02±1.68 30.34±13.05術后3 周 35 183.87±90.38 2.28±1.18 15.39±11.49術后6 周 35 157.35±76.50 1.91±1.05 11.48±8.58術后9 周 35 135.28±64.57 1.63±0.91 8.81±7.87

圖1 4 例術后復發乳腺癌患者術前術后VEGF、CEA 及CA153 水平變化圖
乳腺癌已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一種重大惡性疾病,由于其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患者發現時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期,這嚴重影響了乳腺癌患者的預后及療效。腫瘤標志物的檢測能夠有效進行診斷篩查,使患者得到早期治療,延長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相關研究表明,VEGF、CEA、CA153 的檢測有助于乳腺癌的篩查、診斷及治療[3-5]。本研究發現,乳腺癌患者術前血清中VEGF、CEA、CA153 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血清中各腫瘤標志物水平均低于術前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術后的治療及病情穩定,VEGF 數值降低并趨向于穩定。復發患者術后腫瘤標志物水平變化趨勢一致,均隨病情加重而升高。本研究的39 例乳腺癌患者,VEGF 陽性患者為32 例,陽性率為82.05%,這一結果與Lowery[6]及丁佩劍[7]的一致。CEA 陽性患者為6 例,陽性率為15.38%,與張瑞麗[8]的結果(22.1%)相比偏低,可能原因為樣本數量較少。CA153 陽性患者為20 例,陽性率為51.28%,與張錄民[9]的結論一致。相比之下,VEGF陽性率較高,有著巨大的潛力與價值,還需更多的研究進一步確認。
綜上所述,VEGF、CEA 及CA153 不僅有助于乳腺癌的早篩及診斷,更在療效評估中有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