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常艷,梁 穎,劉 曙,由慧珠,鄭之峻(通訊作者),韋 敬,周慧琳
(1 貴陽市口腔醫院口腔正畸科 貴州 貴陽 550002)
(2 貴陽市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 貴州 貴陽 550002)
(3 貴陽市口腔醫院放射科 貴州 貴陽 550002)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口腔美觀要求的不斷提高,更多人群關注牙齒問題,正畸矯治可將牙齒排列整齊,調整咬合關系,也能夠糾正由于疾病或是受傷導致的牙齒紊亂[1]。阻生牙是口腔疾病之一,是指牙齒部分萌出或是完全無法萌出,且之后也不可能正常萌出的牙。阻生牙的產生與萌出路徑障礙、病變以及萌出位置缺乏等因素相關。有數據顯示,我國成年人出現阻生牙概率已經達到20%,針對上前牙埋伏阻生治療,正畸治療方式已經得到廣泛認可[2]。本文探究口腔正畸治療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臨床價值,報道內容如下。
選擇2016 年1 月—2019 年2 月我院收治98 例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依據雙盲法分為對照組以及觀察組各49 例,對照組男女比例26:23;患者年齡12 ~25 歲,平均年齡(16.26±2.31)歲;易位牙、多生牙、間隙不足、萌出異常例數分別是11 例、13 例、15 例、10 例。觀察組男女例數是27:22;年齡13 ~24 歲,平均年齡(17.26±1.23)歲;易位牙、多生牙、間隙不足、萌出異常例數分別是12 例、12 例、16 例、9 例。將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常規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選擇的患者均已經經過明確診斷;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唇腭裂患者;精神異常者;意識模糊患者,依從性差者。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術前需對患者病史詢問,檢查口腔,選擇治療相關手術器械以及藥物。還需分析上前牙埋伏阻生。治療中,切開并掀起口腔內阻生牙前軟組織瓣,擴大手術視野,將骨組織去除,并根據不同患者實際情況斜劈、縱劈。并將其分片挺出或者直接拔除,阻生牙拔出后實施創口處理,例如需縫合創口與壓迫止血。手術中需注意切口長度,遠中切口一般是0.5 cm,最長低于1 cm,臉頰側低于前庭溝。翻瓣可以從骨瓣下翻起。
觀察組- 給予正畸治療,麻醉后,將前牙埋伏牙上黏膜組織、埋伏牙牽引路徑通道上的牙槽骨骨組織去除,同時如在正畸導萌路徑中的其他障礙如多生牙、牙瘤及纖維化增厚的牙齦組織一并去除,翻瓣處理,并將埋伏牙牙冠暴露(足夠粘接牽引裝置即可),止血,粘接牽引扣或托槽,根據設計方案將橡皮圈、鈦鎳絲鋪弓以及牽引埋伏牙牙冠在正畸主弓絲(0.018×0.025"SS)施加矯治力,立即縫合切口。若出現局部牙缺損,應植入HA 補骨,在固定以及牽引時,動作輕柔緩慢,可減少出血。
(1)牙齒異情況統計:記錄牙齒異常狀況,即牙齦炎癥、牙齒排列紊亂、咬牙合錯牙合。
(2)統計兩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臨床效果評估分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3 等級。顯效-治療之后患者牙齒排列整齊,不影響正常生活;有效-治療后牙齒排列無錯誤咬合,對生活影響相對較小。無效,牙齒排列紊亂,會對生活造成較大影響。臨床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3)兩組生活質量:兩組生活質量比較,以SF-36量表為評估標準,總分100 分。分數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高[3]。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應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牙齒異常狀況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牙齒異常情況比較[n(%)]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95.92%與對照組的71.43%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n(%)]
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89.54±7.78)分顯著高于與對照組(68.23±9.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 s,分)

表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 s,分)
組別 例數 生活質量評分觀察組 49 89.54±7.78對照組 49 68.23±9.21 t 11.857 P 0.001
上前牙埋伏阻生一般是指上前牙萌生過程中出現障礙,使得患者牙列不整或是牙頜畸形。上前牙埋伏阻生會對整個口腔美觀度造成影響,也會導致生活上諸多不便。應重視對其治療,常規治療對上前牙埋伏阻生有一定效果,但是治療中,牙齒可能出現較多異常,影響整體治療效果。本研究觀察組主要實施口腔正畸治療[4]。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牙齒異常例數明顯減少,臨床效果顯著提升,生活質量評分提高,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原因分析:口腔正畸技術主要是指通過器械作用將患者牙齒矯正,其中會用到矯正器,其對錯位牙以及畸形頜骨可施加一定矯治力,通過患者牙周組織以及頜骨組織產生生物動力學反應,促使機體組織學改變,實現將牙齒畸形矯正的目標。口腔正畸治療前需重視對疾病診斷[5]。多因牙齒數自身組織,組織對矯正力量反應通常是可預期,可也會存在意外,為了防止意外,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一般來說,口腔正畸治療前期需每周一次檢查之后逐漸減少檢查次數。正畸治療中,可將尖牙處牽引通道上的牙槽骨阻力去除,并保留牙槽嵴頂頰側緣牙槽骨,其主要是用于對尖牙萌出后保護,也可以保護周邊牙齒。醫生在正畸治療過程中需依據患者情況確定正畸力度,減少牙周出血以及牙齒排列紊亂、牙齦炎癥等異常出現[6]。正畸治療保留了牙槽嵴頂的頰側緣牙槽骨,這樣可以幫助阻生尖牙在萌出后使周圍鄰牙組織建立良好的牙周關系。在牽引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牽引力的控制,在50 ~80 g 范圍內適宜,這是因為過大的牽引力不僅無法固定好正畸附件,還會增加尖牙牙髓壞死的可能性。口腔正畸治療是在各種矯正裝置作用下矯治錯亂的牙齒及改善面部畸形,保持其與肌肉協調性,即調整上下頜骨之間,上下牙齒之間、牙齒以及頜骨之間,以及聯系它們的神經及肌肉之間不正常關系,實現口頜系統的平衡、穩定以及美觀可對牙周健康實施維護。上前牙埋伏阻生排列不規律不僅會導致鄰牙牙根吸收及齲壞,鄰牙移位、擁擠、異位使咬合紊亂,而且還會影響頜骨發育障礙及損傷從而影響面部美觀,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等[7]。生活質量是判斷患者口腔正畸治療效果關鍵指標,而通過口腔正畸讓牙齒排列整齊后可方便保潔,可以預防齲齒、牙周病咬合力量不均衡造成的牙齒損壞,而通過正畸讓牙齒排列關系、咬合關系保持正常,保護牙齒不被損壞,增強治療效果,減少牙齒異常,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主要是因為異常咬合會影響發音、嘴唇閉合、防止口腔黏膜干燥,增進口腔對感染的抵抗力等[8]。正畸治療期間還應注意牽引力度,避免對其他牙齒組織造成刺激,影響整體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對上前牙阻生患者實施口腔正畸治療以及常規治療,對比顯示,正畸治療效果更好,其可降低牙齒異常狀況,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