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軍
(山西省大同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037000)
2019 年以來,按照山西省省、大同市市主管部門的精神,認真組織實施,扎實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得到上級部門及主管領導的充分肯定。
按照重大動物疫病及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屬地管理原則,實行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逐級壓實責任。3 月份、8月份分別召開了大同市市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會議,對非洲豬瘟、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及春、秋防工作作具體的安排部署。同時制定下發了《2020 年大同市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同農畜牧發〔2020〕 2 號)和《2020 年大同市動物防疫工作實施方案》(同農畜牧發〔2020〕 3 號),明確了動物防疫工作的目標和任務。
全年累計使用重組禽流感病毒(H5+H7)三價滅活疫苗(H5Re-11 株+H5Re-12 株+H7Re-2 株)疫苗623.41 萬ml、新城疫2247.91 萬羽、O 型口蹄疫疫苗602.72 萬ml、O-A 型口蹄疫疫苗19.98 萬ml、豬瘟疫苗135.89 萬頭份、小反芻獸疫303.5 萬頭份,布魯氏菌病疫苗292.94 萬頭份,保證了強制免疫的用苗,保質保量完成了春、秋季集中強制免疫工作。全年累計免疫重組禽流感病毒(H5+H7)三價滅活疫苗(H5Re-11株+H5Re-12 株+H7Re-2 株)禽類1075.95 萬羽,豬口蹄疫140.08 萬頭,牛O 型口蹄疫28.14 萬頭,奶牛O-A 型口蹄疫8.12 萬頭,羊O 型口蹄疫342.63 萬只,小反芻獸疫297.88 萬只,豬瘟140.67 萬頭,雞新城疫1075.95 萬羽,羊布病免疫246.32 萬只,牛布病免疫8.69 萬頭,各項強制免疫病種應免免疫密度均達100%。
按照《2020 年大同市動物疫病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計劃》(同農畜牧發〔2020〕 13 號)的安排,對全市主要動物疫病做好實驗室監測,分析評估免疫效果,均達到國家、省有關規定標準,參見表1~3。

表1 全年免疫抗體監測結果統計表
以上重大動物疫病抗體監測結果均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對個別未達到免疫合格率標準的場點,盡快采取加免或重免等措施,保證最終免疫效果。同時開展動物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對區域內和外來病種的流行情況進行摸底、追蹤、信息匯總,并進行科學地分析和評估。重點對來自內蒙、河北的畜禽進行非洲豬瘟、牛結節性皮膚病、馬傳貧、馬鼻疽等監測檢疫,及時分析掌握周邊省市動物疫情動態,確保外來動物病源不傳入大同市。

表2 2020 年全年病原學檢測結果統計表
另外,根據各縣區購買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區域分布和開展免疫病種情況,聘用第三方山西中科基因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對各縣區購買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的養殖戶進行免疫抗體監測。共采集豬血樣315 份、牛血樣763 份、羊血樣1110 份、雞血樣430 份,開展H5禽流感、H7禽流感、O 型口蹄疫、A型口蹄疫、布魯氏菌病、小反芻獸疫、豬瘟、新城疫強制免疫病種監測。監測抗體平均為H5禽流感90%、H7禽流感92%、O 型口蹄疫89%、A 型口蹄疫91%、布魯氏菌病80%、小反芻獸疫88%、豬瘟95%、新城疫98%。

表3 全年布魯氏菌病監測結果統計表
近年全國發生多起由調運生豬引發的非洲豬瘟疫情。大同市高度重視,多次召開會議安排部署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督促各縣區建立屬地管理責任制、領導包保制、監管網格制,實行行政領導和業務技術干部包鄉鎮、包養殖場戶的網格化管理,把防疫責任落到實處。明確政府主要領導為動物防疫的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主要責任人,落實養殖生產經營者的動物防疫主體責任。
截至11 月底,累計排查養豬場戶684733 次,排查生豬61591086 頭次,檢測非洲豬瘟91920 份,未發現陽性。按照《2020 年山西省非洲豬瘟監測方案》(晉農辦疫控發〔2020〕116 號)要求,結合大同市實際,制定《2020 年大同市非洲豬瘟監測方案》(同農畜牧發〔2020〕 6 號),計劃對全市所有年出欄2000 頭以上的63 個規模豬場進行全覆蓋監測,對年出欄500~2000 頭的121 個規模豬場不少于2%抽檢,目前監測任務基本完成,未發現陽性。市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設立5 萬元的獎勵基金,建立了非洲豬瘟有獎舉報制度,對舉報疫情一經核實給予舉報人500 元的獎勵。另外,大偉嘉、雙胞胎、鵬程小店、正大、新大象等大型生豬養殖企業嚴格按照農業農村部生豬養殖環節生物安全指導要求,設立了車輛洗消中心,建立車輛人員隔離、消毒制度。針對小散養豬場戶的實際情況,組織各縣區每月8、18、28 號開展“大清洗、大消毒” 集中消毒。
5 月12 日,大同市召開了全市非洲豬瘟聯防聯控機制會議,明確各成員單位職責分工,按照《山西省農業農村廳關于開展違法違規調運生豬行為專項整治的通知》(晉農牧醫發〔2020〕 6 號)文件要求,聯合公安、交通部門開展了違法違規調運生豬百日專項打擊行動,共檢查運豬車輛194 臺次,檢查生豬16060 頭,未發現違法違規調運行為。同時,全市又增派9 名官方獸醫,強化屠宰環節自檢,落實兩項制度,對120 生豬運輸車輛實行備案管理,安排陽高縣東小村動物衛生檢查站24h 值守,對運入山西省、大同市的生豬及產品車輛進行監督檢查。依托大同市畜牧獸醫大數據平臺和動物檢疫電子出證系統等信息化平臺,對通過農業農村部備案的6 個生豬屠宰場、1 個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廠、1 個指定通道進行全程監控,嚴格監管。實行車輛備案系統與動物檢疫電子出證平臺相聯通,對未備案車輛不予出證等管理制度。2020 年對調入大同市26 批次的生豬健康狀況進行核查,未發現異常狀況。
2020 年在市應急管理局、市農業農村局、相關科室的領導和配合下,多次召開了《大同市突發動物疫情應急預案》 修改的專題研討會,針對新發動物疫病的防控和機構改革成員單位職能調整,對《大同市突發動物疫情應急預案》 中的疫情預警、防控措施、疫情處置辦法、成員單位名稱和職能等內容進行修改,最終定稿通過。
按照省農業農村廳《2020 年山西省強制免疫病種“先打后補” 實施方案》 的要求,繼續推進大同市“先打后補” 工作,鼓勵支持陽高縣鵬程小店種豬繁育有限公司、大同市陽高縣正大畜禽(大同)有限公司和大同市天佑禽業有限公司等16 個養殖場開展“先打后補” 工作,完成現場考核、資料審核、實驗監測等工作,共申請補助資金119 萬元。
2020 年以陽高縣、天鎮縣、新榮區、云州區為重點,在春防開展了購買動物防疫社會化試點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他6 個縣區隨即在秋防開展了購買動物防疫社會化試點工作,進展順利,受到鄉鎮政府、村委會和廣大養殖戶一致好評。全市購買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共使用中央動物防疫專項資金238 萬元,共涉及50 個鄉鎮、859 個村,涉及豬209057 頭、牛53013 頭、羊604864 只、雞578915 只。累計免疫重組雞流感病毒(H5+H7)三價滅活疫苗雞57.4571 萬羽,豬口蹄疫20.9萬頭,牛O 型口蹄疫4.9956 萬頭,牛口蹄疫O-A 型二價滅活疫苗0.2582 萬頭,羊O 型口蹄疫48.585 萬只,羊小反芻獸疫44.7906 萬只,豬瘟20.90 萬頭,雞新城疫57.5315 萬羽,羊布病免疫20.1921 萬只,應免免疫密度均達100%。
按照《山西省規模化養殖場主要動物疫病凈化示范創建工作方案》 的要求,2020 年將山西省根源牧業有限責任公司列為開展布魯氏菌病凈化創建場試點,規劃制定布病凈化方案,定期開展監測凈化,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12 月2 日山西省根源牧業有限責任公司通過省農業農村廳動物疫病凈化專家組的評估驗收。
2020 年全市的11 個獸醫實驗室全部被確定為非洲豬瘟監測委托實驗室。10 月份市級獸醫實驗室、天鎮縣獸醫實驗室、云州區獸醫實驗室、靈丘縣獸醫實驗室順利通過了省農業農村廳考核資質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