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彤 郭文杰 朱炳耀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3)
草莓重茬病一直是困擾草莓生產的重要問題,尤其是隨著設施產業的不斷擴大,問題越來越突出。目前草莓連續種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土壤熏蒸法,大量有毒藥劑的使用使土壤的理化性質進一步惡化,肥力降低,有毒物質積累,嚴重影響草莓的品質和產量。
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劑是一種復合益菌,包含巨大芽胞桿菌、微量營養元素、膠質芽孢桿菌、放線菌等元素,90%可溶于水,呈現粉劑狀態,有效活菌數200億·g-1。可將其運用于多種類型草莓的種植活動中,包括“粉紅熊貓”、“美王1號”、“日本紅豐”、“杜克拉(A)”、“佐賀清香”、“甜查理”、“卡爾特一號(C)”、“紅顏”、“賽娃”、“碩露”、“黔莓2號”、“矮豐”、“森加森加拉”等類型。在草莓種植中運用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劑具有綠色、環保、安全、無副作用的優勢,能分泌合成多種有機酸、酶、生理活性等物質促進作物生長,可以解磷、解鉀、固氮,疏松土壤,在施加至土壤之后能夠有效促進微生物的活動,提升各類肥料的利用效率。在使用過程中能夠顯著提升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產生多種維生素與促生長因子,在草莓種植過程中能夠有效實現生物菌與多種植物根共生,以此更好地加強營養供給,提升植物對各類營養物質的利用效率,與各類肥料的聯合運用能夠促進肥料更好地吸收。
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劑在草莓盆栽種植中取得了良好的運用效果,本文對此進行探討,并通過試驗研究進行分析,探索連續2a施用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劑以及不同重茬年限施用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劑所能夠達到的種植效果。
本次研究選擇福建省某縣草莓大棚作為研究對象,草莓種植密度設置10萬株·hm-2,種植場地中的各項條件一致,采用窄畦寬壟雙行種植方式,并覆蓋地膜,種植過程中定期澆水,運用膜下暗灌澆水方式。
本次研究選擇生物復合草莓抗重茬劑,草莓品種選擇“豐香”作為試驗材料。
針對不同重茬年限的草莓開展試驗,分別設置T1、T2 2個實驗棚,T1為氯化苦熏蒸處理棚,T2為重茬劑處理棚,在草莓種植之前即使用生物復合草莓抗重茬劑。對照組選擇常規種植狀態下重茬1a、2a、3a的草莓棚進行對比分析。
針對重茬1a草莓大棚開展試驗,研究連續2a施用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劑所得到的效果。選擇3個基礎大棚,要求基礎種植條件一致,其中1個大棚采用氯化苦熏蒸種植方式,1個大棚采用復合草莓抗重茬劑種植方式,連續2a使用復合草莓抗重茬劑,研究不同種植條件下的草莓發病率,判斷草莓種植中的果實品質及產量。收集商品果進行分析,分析始收期與結果末期產量,收集得出收獲的草莓中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數值及維生素C含量,通過計算得出糖酸比。判斷草莓種植與生產過程中的發病情況,計算不同狀態下的草莓發病率。
在草莓種植中針對生物復合草莓抗重茬劑選擇適宜的種植技術,堅持緩苗快、定植快、發根快的種植技術方式,能夠達到促進草莓長勢強壯的效果。進行重茬地種植,能夠解毒解害,具有良好的抗重茬效果。針對老、弱、病、殘植株,要求有效運用生物復合草莓抗重茬劑,以有效去除根瘤、根癌、根腐等根系病害。將生物復合草莓抗重茬劑用于草莓植株的移栽、定植活動中,能夠有效促進植株根系修復,促進草莓迅速成活。有效緩解種植過程中的一些病害與肥害,促進草莓恢復生機。
使用過程中按照滴灌用量5kg·667m-2、沖施用量10kg·667m-2的使用標準進行沖施滴灌,稀釋后使用沖施。將其運用于育苗、移栽、定植活動中,按照5~10kg·667m-2的使用標準進行300~500倍稀釋液澆灌苗床或灌根。病害、肥害防治中,有效活菌數≥2.0億·mL-1,結合實際草莓種植情況用量10~20kg·667m-2或稀釋300~500倍液連續澆施、灌根。
針對實驗棚與對照棚,分別采集草莓葉面積、株高、葉綠素含量等相關數值進行分析,并測定葉面積,每一類別選取10株,取其中的平均值進行分析。收集種植中成熟的商品果進行分析,分析始收期與結果末期之間的產量,通過大量數據收集得出收獲的草莓中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數值以及維生素C含量,通過計算得出糖酸比。
針對福建省某縣草莓大棚,采集不同種植方式下的草莓種植數據,調查分析草莓種植中的發病率、果實品質情況。
運用電子天平得出草莓果實重量,使用鐵氰化鉀法科學測定收獲草莓中的含糖量。運用折射示糖儀測量草莓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使用標準NaOH滴定法測量草莓中的可滴定酸數值。并通過相關數據收集與分析,判斷草莓種植與生產過程中的發病情況,計算不同狀態下的草莓發病率。
采集以上不同種植情況下得到的草莓種植數據,分析生物復合草莓抗重茬劑的使用與草莓產量及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
與正茬以及熏蒸處理方式相比,運用生物復合草莓抗重茬劑種植方式的重茬1a草莓整體發病率較低,與正茬以及熏蒸處理方式相比,草莓種植產量分別高出77kg·hm-2、567kg·hm-2,可見顯著提升了草莓種植產量[1]。分析得到的草莓品質,使用生物復合草莓抗重茬劑之后,草莓中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維生素C等成分均有所提升,與熏蒸處理方式相比,草莓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0.19%,維生素C含量增加15.17mg·kg-1,糖酸比提升0.40%。與熏蒸處理方式相比,重茬2a的菌劑處理大棚整體發病數值稍高,但是數值差異不大[2],見圖1。

圖1 不同重茬年限草莓糖酸比的變動情況
從產量分析,正茬處理方式產量最高,菌劑熏蒸產量排名第2,菌劑處理產量比熏蒸處理產量高出353.8kg·hm-2。使用生物復合草莓抗重茬劑的草莓,在糖酸比、維生素C含量方面均比熏蒸處理要高,分別高出0.26%、26.2rag·kg-1。2種處理方式中可溶性固形物數值差別不大,與正茬處理方式相比均較低。重茬3a后,使用生物復合草莓抗重茬劑的草莓發病率達到1.48%,數值有所提升,比正茬處理草莓發病率高1.48%,比熏蒸處理草莓發病率高1.18%[3]。
草莓發病率與產量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若草莓種植中發病率較高,則產品與產量隨之降低,正茬處理的草莓種植產量均高于菌劑處理與熏蒸處理的產量。兩者相比較,熏蒸處理產量高于菌劑處理的草莓種植產量。分析不同種植產量之下的草莓品質,與正茬處理草莓品質對比,使用生物復合草莓抗重茬劑與熏蒸處理的草莓品質不佳,但兩者相比較,使用生物復合草莓抗重茬劑處理的草莓品質高于使用熏蒸處理的草莓[4]。
據此分析能夠得出,在重茬1a、2a、3a草莓大棚種植中,使用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劑從整體上能夠達到良好的運用效果,但是若草莓重茬年份不斷增加,與正茬種植草莓相比,使用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劑種植的草莓各項指標均有所降低。但是和熏蒸處理方式相比,除了重茬3a大棚種植中使用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劑發病率有所提高以及產量有所降低之外,重茬1a、2a種植狀態下,草莓種植中的相關各項指標均比熏蒸處理方式更佳。根據此研究結果,在草莓大棚種植中,若重茬年份相應增加,為了降低草莓種植中的發病率,提升產量,要求適當增加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劑,由此達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充分發揮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劑在草莓種植中的積極效應。
針對重茬1a的草莓種植,若連續2a使用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劑,從整體上分析達到了良好的運用效果,與第1年相比,在第2年使用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劑所種植的草莓產量增加1.9%,糖酸比增加2.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4.0%,維生素C含量增加3.4%,可見整體達到了良好的種植效果,處理之后各項指標改善明顯,見圖2。
由于研究時間以及客觀條件的限制,本次只研究了針對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劑連續2a的種植效果,研究得出連續2a施用復合草莓抗重茬劑取得了良好的綜合運用效果[5]。
通過本文的試驗研究可知,重茬1a、2a、3a種植中通過生物復合草莓抗重茬劑處理后的草莓整體達到了較為良好的運用效果,使用生物復合草莓抗重茬劑之后,草莓中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維生素C等均提升,與熏蒸處理方式相比,草莓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0.19%,維生素C含量增加15.17mg·kg-1,糖酸比值提升0.40%。重茬3a后,使用生物復合草莓抗重茬劑的草莓發病率達1.48%,比正茬處理草莓發病率高出1.48%,比熏蒸處理草莓發病率高出1.18%。從綜合數值上判斷可知,復合草莓抗重茬劑的運用有效改善了草莓種植中的各項數據,取得了良好的綜合運用效果。顯著降低了草莓發病率,提升了草莓種植中的抗性,有效改善了草莓種植中的各項相關要素。但是隨著種植活動的推進,若重茬年限增加,則會降低生物復合草莓抗重茬劑的綜合使用效能,為了有效改善這一局面,可以在草莓種植中逐漸增加生物復合草莓抗重茬劑的使用量,以此鞏固使用效果。生物復合草莓抗重茬劑使用中要求與使用年限相結合,與具體草莓種植情況相結合,通過良好使用量的設計能夠顯著降低發病率,促進草莓增產,由此更好地實現草莓種植品質增長,以此顯著改善草莓品質,使得果實香艷誘人、光潔紅潤,改善草莓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