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一行
(廣東新一代工業互聯網創新技術有限公司,廣東 惠州 516000)
近年來,我國在高速發展經濟的同時,生態環境保護卻沒能做到齊頭并進,再加上一些工業園區的水環境污染會造成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受到破壞,特別是一些河道的生態建設也會受到工業園區的影響,加大了其生態建設和修復的難度,造成河道污染嚴重,甚至是水生態系統的徹底崩潰,也影響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積極改善工業園區典型河道的生態情況,改善水質這一問題刻不容緩。
河道生態修復是指利用生態系統的原理,通過采取各種方法來及時修復已經受到損傷的水體生態系統和生物群體的結構,從而更好地建立起健康的水生生態系統,來進一步強化并修復水體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促使其生態系統能夠實現整體協調、自我維持的一種良性循環。
某工業園區的典型河道發源于安徽省合肥市南方肥西兩縣。由于南淝河干流上游建有水庫,且該水庫壩下至巢湖入湖口河道,長約41.5km。該河段位于合肥市區,城市中生活污水、工業污水可以成為排污通道,因此水體污染十分嚴重。枯水期時,污水處理廠污水總量甚至占據南淝河整體水量62.33%,更是成為南淝河主要水量來源。在平水70污水處理廠,尾水水量占南淝河水量的42.36%,可見污水處理廠尾水出水標準高低可以直接影響甚至決定南淝河水質。某工業園區的典型河道氨氮和總磷如表1所示:

表1 某工業園區的典型河道污染物濃度及其類別
目前,該生態園區的河道污染中仍然會存在以下幾點問題。首先是支流的水環境污染十分嚴重。支流范圍存在排污口以及農業排灌站等等,造成許多生活污染物、畜牧養殖所產生的廢物垃圾和工業垃圾等等,會通過排口匯入到河道。而當地排水管網設施建設相對落后,主要體現在污水處理系統缺少集中性和系統性資金,投入較少,歷史欠賬較多,雨水管網系統差,管網不潔。其次,農村面源和城市面源的污染度極高。上部分區域農村排水設施建設相對落后,以及城市建成區面積的擴大,硬化面積劇烈增加,致使城市徑流所帶來的污染物還會呈現出持續增加狀態,部分已經實施過旱季截污排口,由于截流倍數偏小,造成雨天雨水沖擊過大,且遭受負荷較大。最后,工業園污水處理過程中的尾水處理不當。在枯水期流域內,污水處理廠尾水更是主要來源。其中有三座污水處理廠在執行標準滿足一級a類標準基礎上,屬于嚴重污染源,更致使流域內污水處理廠的污水污染嚴重。
工業園區典型河道生態修復和治理是可持續發展戰略下,我國各個城市致力于完善并改進的重要任務,任何城市在進行工業園區典型河道生態修復和治理之前,也需要根據其污染情況、城市規劃需求和經濟情況等多方面內容,從而確定科學合理可行性的水環境治理目標。
近期目標:工業園區典型河道生態修復和治理要做到統一行動,全力以赴,綜合治理。使得所在地區污水處理率由目前的38.22%上升到78%以上。到2021年底,城市污染水要處理到90%以上,力爭在城區主要河段出口段的豐水期符合國家地面水環境三類標準,促進城市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的持續性發展。
遠期目標:堅持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建設與管理相結合,堅持做到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到2050年使得工業園區典型河道生態修復和治理收集率達到100%,污水處理率達到100%,同時完善相應的監督機構和管理機構,要形成水環境良性生態圈。
為了積極推進工業園區典型河道生態修復和治理,發揮出污水治理效果,需要提高污水尾水處理指標。首先要合理選擇污水處理技術,根據不同污水凈化要求,包括除去污水中漂浮物、懸浮物、調節PH值,以及去除污水中有機污染物質。因此,污水處理廠工作人員也要積極響應國家環保總局所發布的工業園區典型河道生態修復和治理政策,慎重選擇合理工藝。對于工業廢水的處理而言,可以調整產業結構,將一些污染大、能耗大、企業效益較低的小型鄉鎮企業予以剔除,對于工業企業所排放的廢水,需要做到預先處理后方可排放。利用自然生態系統中物理、化學等多種技術方式,通過過濾吸附、離子交換來實現對污水的凈化排放。
其次,要引起先進的河道修復治理技術。由于河道的水體治理修復作為長期且相對艱巨的工程,不僅需要采用恰當的方法,更要遵循當地的實際情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目前許多工業園區的河道生態修復技術包括以下幾點:第一點是人工濕地,利用基質、微生物等一系列形成復合生態系統,通過采用物理、化學、生物的協同作用來實現凈化污水的效果。第二點是生態浮島技術,是一種生長有水生植物或是陸生植物的漂浮結構,利用植物根部來凈化水體,而植物根部在吸收、吸附水體污染物的同時,也能夠分泌一種酶來促進有機物的分解,更能夠為植物提供繁殖和生長的空間。第三種是生物膜技術,是指以微生物作為某種材料的載體附著于表面,形成膜的狀態,增加與污染物的接觸面積來實現對污染物的降解。
本所涉及到的河道生態修復方案將采取的是生物省觀摩技術,利用生物省作為載體,使得更多微生物能夠附著在生物表面生長,利用微生物進行吸收同化,從而達到凈化水質目的。而通過一段時間的試驗,通過相關檢測中得出,該河道中通過上述方式能夠有效降低和水中的氨氮總磷有機物等一些污染物的含量,提升水體的透明度,對于河水的凈化更是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并且能夠最終形成良好的河道水生態景觀,治理后污染物濃度如表2所示。其中一環路之內的河道治理要根據舊城改造與暢通工程共同進行。一、二環路之間河道治理要以城市景觀建設與工業和企業結構調整相適應,二環路至三環路之間河道治理要務必與新區建設一致。而三環以外的污水治理需要加大覆蓋面積。

表2 污染物濃度及其類別(治理后)
總而言之,針對水質較差的污染河道,通過采用一系列的生物技術,能夠提高對于城市河道生態污染的治理力度,特別是對于一些工業園區的典型河道生態修復而言,更有著十分理想的效果,而在我國水資源緊缺的局面下,各個地區加強工業園區附近河道生態修復勢在必行。只有從根源上減少污水的排放,解決水污染問題,才能夠保證其社會、經濟、生態的真正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