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學志
(廣東省清遠市連山縣林業局,廣東 連山 513200)
連山縣位于南嶺山脈西南麓,廣東省西北隅。該縣內包括古樹——猴樟4株,樹齡280年以上;桂花1株,樹齡120年以上。該古樹群長勢優良,具有重要的科研科普及歷史保護價值。借助圩頭縣內的古樹作為綠美古樹鄉村建設的重要基點,可以加強周邊村民們對古樹名木的了解及重視度、科普宣傳有關古樹保護、森林生態等知識,同時發展連山縣的生態發展旅游業,從而達到帶動鄉村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的目的。
通常來說,樹木樹齡在一百年以上即可根據我國林業部門的相關規定定義為古樹。據調查,圩頭寨共有古樹2科2屬2種,合計5株。樹種分別為猴樟(Cinnamomumbodinieri)4株,均為Ⅲ級古樹,樹齡均為280年;桂花(拉丁名:Osmanthusfragrans(Thunb.)Lour.)1株,為Ⅲ級古樹,樹齡為120年,還有詳新慶村、福安村古樹。見表1。

表1 古樹資源現狀表
根據古樹保護的相關規定以及保護古樹名木的需要,為公園內古樹設定古樹保護范圍。在古樹保護范圍內,不能進行后期建筑、不可搭建或掩埋各類管線、不能栽種寄生或纏繞等會對古樹生長造成不良影響的植株、不能對其進行硬化鋪裝,另外即使在保護范圍之外也不能搭建高大建筑使古樹處于陰影下、不可排放對古樹有害的廢水或廢氣等,禁止一系列破壞古樹生長環境的人為活動和工程建設行為。
古樹復壯和保護是古樹的核心,規劃對古樹公園古樹實施科學和嚴格的保護和復壯措施。
2.3.1 登記建檔。對所有古樹進行登記建檔,加強古樹檔案化管理,并進行全面調查統計,將古樹的信息統計具體化,包括樹種名稱、樹齡、樹高、病蟲害情況。
2.3.2 保護宣傳。古樹周圍設置立式宣傳牌,通過宣傳牌告知群眾古樹的來歷以及作用,并強調保護古樹的義務。宣傳牌采用統一的樣式,且與周圍環境風格相符。
2.3.3 圍欄保護。古樹根系所在區域易受踩踏、主干和枝條容易受到破壞,為避免人群破壞古樹,就需要在古樹周邊設置圍欄。
2.3.4 防雷設施。由于廣東天氣雷雨天氣較為頻繁,為避免古樹遭受雷擊導致損傷,在古樹群附近合適位置安裝避雷設施,避雷設施安標準應符合《古樹名木防雷技術規范》(QX/T231-2016)。
2.3.5 白蟻防治。對存在有白蟻危害的古樹,在白蟻繁殖季節,采用“誘殺法”和“粉劑毒殺法”進行防治。
2.3.6 清理寄生和附生植物。清理古樹上的寄生和附生植物,消除其對古樹生長造成的威脅。有害生物的防治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工作人員應定期對古樹進行檢查,加強有害生物的檢驗檢查,一經發現,必須及時向管理部門報告,并迅速采取防治手段。
2.3.7 樹體支撐穩固。對樹身有傾斜傾向的,及時對其進行支撐措施穩固。支撐時,注意支撐物與古樹接觸部分需包裹保護墊,防止破壞古樹樹皮。
2.3.8 修枝整形。對古樹進行定期檢查,及時發現古樹上的枯枝、斷枝。將具有可能掉落砸傷游客或其他安全隱患的枯枝及時進行處理,而對于能體現古樹自然風貌、景觀,無安全隱患的枯枝需在防腐處理后予以保留。
2.4.1 樹皮保護。禁止在古樹上利用釘子、繩索、鐵絲等物來固定雜物或作為其他工程支點,禁止在樹皮上刮劃或隨意折斷樹枝。發現傷疤和樹洞及時進行修補,對腐爛部位應按外科方法及時進行處理。
2.4.2 施肥、修枝。古樹上百年在同一地點生長,該處的土壤營養不足,可能導致古樹無法正常生長。需對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進行測量,可針對性地增施微量元素,施肥方法可采用穴施、放射性溝施和葉面噴施。
2.4.3 病蟲害防治與保護。古樹樹體出現不穩或粗枝腐朽或嚴重下垂,對其進行支撐加固。定期檢查古樹的病蟲害情況,采取綜合防治措施,認真推廣和采用安全、高效、低毒的農藥及防治技術,嚴禁使用劇毒農藥,化學農藥應按有關安全操作規程進行作業。
2.4.4 樹腔防腐填充修補。古樹名木樹皮層或木質部分腐爛,導致主干、樹干缺失,形成樹洞主干、樹干中空,造成主干、枝干輪廓缺失,在復壯時應該進行防腐處理,并根據需要進行填補。
風水林木的保護管理可參照古樹資源的保護管理方法。對圩頭寨范圍內風水林進行調查,對風水林范圍、面積、植物種類和保護現狀等進行登記建檔,對珍稀或具有代表性的鄉土植物進行統一掛牌保護,使村內風水林保護率達到100%。
通過村規民約保護風水林僅在道德層面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不具有強制作用,政府應發揮其行政職能,劃定風水林保護范圍,制定相關的地方法規,使風水林的保護有法可依,消除人為破壞因素,對生長衰弱的風水林,加強水肥管護。
風水林是集景觀價值、生態價值、文化價值及旅游價值于一身的綠色文化遺產,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規劃在風水林入口、邊界的明顯位置設置約保護宣傳牌,通過介紹風水林相關歷史、資源現狀、保護措施及游客須知等內容,提升民眾的保護意識,倡“保護風水林,人人有責”的理念,增強全民保護的自覺性,杜絕一切損害風水林木行為,形成人人參與保護的良好氛圍。
規劃對風水林每年開展一次病蟲害監測,病蟲害一經發現,將及時采取有效處理措施。在進行病蟲害防治措施的同時,找準致衰關鍵因子,通過改善立地條件、補充樹體養分等方式為風水林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在全縣順利完成古樹名木調查后,依托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永和鎮圩頭寨、吉田鎮新慶村、福安村三個村莊的森林資源優越,古樹資源豐富,開展綠美古樹鄉村的建設工作,有利于充分保護珍貴鄉土古樹資源,有利于積極改善人居環境和生活品質,這一舉措對改善居住環境,弘揚鄉土生態文化,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