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嵐波
摘要:隨著國家和社會對于高素質人才需求的上升,各學科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信息技術科目因其綜合性和實踐性特點,在學生知識能力全面培養上具有顯著的作用。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新一輪課改中,需要以“STEAM”教學理念為指導,開展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活動,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STEAM;高中;信息技術;策略
引言
為了學生專業化素質的培養,我國采用分科教學的教學模式。在長期發展中,分科教學所暴露出了學科之間聯系被人為割裂導致學生綜合能力發展受阻的問題。信息技術課程設置的目標在于學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理論知識和計算機操作技能,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其教學目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信息技術教學課程實施是一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綜合性和實踐性比較強的過程。STEAM教學理念強調將各學科進行整整合,建立起學科之間的有效互動、培養學生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等多方面的邏輯思維和創新能力。將該教學理念融入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一方面解決了學科之間壁壘問題,另一方面整合了各學科資源,技術和藝術培養相統一,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的良好的條件。本文結合STEAM教學理念的重要性,主要論述整合資源、小組合作、情景創設將STEAM教學理念融入信息技術教學的三種具體路徑,旨在為教師優化信息技術教學課堂設計,促進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提供參考。
一、整合資源,培養綜合能力
STEAM強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靈活運用各學科所學知識,充分發揮各方面的能力,盡可能實現問題的完美解決。這就要求教師在培養過程中不應過度關注學科之間的界線,而是著眼于具體的問題,培養學生知識應用的綜合能力。將STEAM思想融入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具體表現為教室整合各學科的資源,為學生建模和例題提供綜合性材料[1]。因此,信息技術教師需要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才能指導學生解決問題。同時為了綜合問題解決的專業化和減輕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負擔,學生遇到項目中涉及其他學科知識而憑借自身知識能力無法獨立解決時也可以尋求專業學科教師的幫助。
例如,在學習《人工智能》一章節時,由于課本當中對于人工智能含義描述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所以教師在解釋什么是人工智能時,不應僅僅局限于將課文上的概念灌輸給學生,而應該通過舉例子的方式使人工智能概念在學生的腦海中具體化或者形成記憶點,以此來促進學生對于人工智能的理解。人工智能近年來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各個學科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涉及了哲學、語言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個學科,各學科中對于人工智能的描述存在差異,信息技術教師應將該含義的不同描述集中起來呈現給學生,使學生綜合各方面的知識,對人工智能形成個人的理解。該方法有利于學生形象思維和靈感思維的形成,同時拉進學生整合知識能力的提升。
二、情景創設,優化課堂氛圍
STEAM教學思想關注于學生解決問題中的狀態,強調讓學生享受問題解決過程的樂趣而不是過分追求結果,具有過程性評價、綜合活動評價、作品評價、總結性評價等等多樣性的評價方式,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中以單一的最終成績評價學生的方式。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單純的理論知識講授和計算機步驟操作會使得課堂氛圍枯燥乏味。學生長期處于這種課堂氛圍中,會逐漸對學科的學習失去探知欲望,對個人的要求也只停留于知識點背誦和牢記操作步驟。因此,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情景化教學方法的運用,為學生提供富有挑戰而有趣的情景設計[2]。讓學生能夠運用各學科知識,在具體的情景中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例如,關于人工智能的機器翻譯教學部分。計算機可以將一種自然語言翻譯成另外一種自然語言,教師可以設置情景使學生利用機器翻譯技術解決現實問題。比如學生現在去到了使用英語的國家、一位語言不通的外國友人向學生問路、向外國人解釋詩詞含義等等情景。學生在該類情境中比較容易發現利用翻譯軟件或者網站可以完成比較簡單的翻譯,但是長難句或者古詩詞的翻譯就存在意義不明或者表達錯誤等等問題。學生在此過程中,了解到了機器翻譯的應用以及機器翻譯的利弊,有利于學生鞏固課本知識的同時形成理性辯證思維。
三、小組合作,提高協作能力
STEAM教育理念對于學習過程的強調是基于該教育理念的協作性。在學習過程中,由于題目的難度過大或者程序復雜、涉及的學科領域多等等,學生難以以一己之力解決好問題。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題目涉及的知識面寬,往往需要學生通力合作才能完成,這個STEAM教學理念的協作性有相似之處,因此在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知識把握程度和平時的表現,在遵循學生個人意志的基礎上,將學生進行分組。小組成員自覺認領和分配具體的任務,提高了解決問題的效率;成員之間給彼此提意見,共同進步,促進學生之間友誼的建立。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與他人溝通交流中可能會得到啟發,從而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和激發創新性思維。
例如,關于人工智能和人類的關系探討。經過整個章節的學習,學生對于人工智能的優缺點都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近年來,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也引發了人們對于勞動力替代問題的探討。化妝機器人、削面機器人、掃地機器人、汽車電焊機器人等等人工智能技術被應用于人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在感受到勝場效率提高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時,也開始焦慮人工智能是否會超越人類智能。教師可以將這一社會熱點話題放置課堂討論之中,將學生分為兩個小組,分別持對立的觀點,對人工智能是否會替代人類展開辯論。學生在辯論過程中,需要充分查閱相關資料以及準備應對對方辯論的文稿。組內合作和小組競爭這一教學方式,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互鑒,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同時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和競爭意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STEAM教育理念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以及綜合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信息技術教師應充分發揮個人的教學引導作用,為學生提供資源和發揮能力的平臺,在實現STEAM教學理念的價值的同時,也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培養綜合型實踐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黃丹.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探究[J].東西南北:教育,2020(10):0150-0150.
[2]秦媛媛,李笑菲,唐劍波,等.基于展品的信息技術類STEAM教育活動模式探究[J].學會,2019,000(001):58-60,64.
(盤州市第六中學 貴州 盤州 55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