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艷超



梨小食心蟲是梨樹、桃樹的主要害蟲之一,成蟲產卵于果實表面,孵化后幼蟲直接蛀入果實內部危害,引起腐爛,不堪食用,在不防控的自然條件下,危害率在80%以上,果園幾乎絕收。梨小食心蟲誘蟲板由梨小食心蟲誘芯和粘蟲板組合而成,在果樹生產上常用作蟲情測報。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果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少用或者不用農藥的綠色防控技術逐漸成為果樹生產的必要手段,果園應用大量的誘蟲(誘殺)器+其他綠色防控措施誘殺梨小食心蟲,從而達到不用農藥或者少用農藥的目的。
如何將誘捕器的作用發揮得更好,業內同仁也做了不少試驗,積累了寶貴經驗,如誘捕器不同懸掛高度的試驗、利用水盆和粘蟲板的效果對比試驗等,但鮮有梨小食心蟲對某種顏色趨性的報道,市場上銷售的誘捕器一般為白色粘蟲板+性誘劑,筆者由黃色粘蟲板誘殺蚜蟲得到啟發,進行了本項試驗。
1 試材和試驗地點
粘蟲板和梨小食心蟲誘芯在淘寶網上購買,生產廠家為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購買的粘蟲板顏色有黃色、白色、黑色、紅色、藍色、綠色六種顏色(圖1~圖6),長方形,25厘米×20厘米,雙面都有粘性,雙面覆膜,價格相同;性誘劑為煙頭大小的性誘芯,顏色為綠色。
試驗地點設在河北省辛集市和睦井鄉雙柳樹村梨園,面積200畝,樹齡30年左右,主栽品種為黃冠梨。
2 試驗方法
2.1 誘集(誘殺)器的制作
2019年8月18日在果園內,取出準備好的性誘芯和粘蟲板,將粘蟲板的一面揭開覆膜,露出粘層,把性誘芯用大頭針固定在粘蟲板的中心部位,成為粘蟲板與性誘劑組合的誘蟲器。
2.2 懸掛誘集(誘殺)器
隨機在果園內選取比較中間部位的北頭開始向南行30米懸掛第一個誘集(誘殺)器,粘蟲板顏色隨機設置,間隔4~5株樹,距離20米以外,依次懸掛。每個誘集(誘殺)器都掛在樹體的外圍,朝向一致,空間比較開闊,高度1.5米左右。
2.3 調查時間和對誘集(誘殺)昆蟲的統計
8月18日懸掛誘集(誘殺)器后,根據天氣變化情況(避開雨天或者雨后、大風天氣)分別在于8月21日、8月26日、8月29日、9月2日、9月6日、9月10日、9月13日、9月16日、9月19日觀測,統計誘集(誘殺)器上的害蟲數量和類別。
每次觀測統計完畢后更換新的粘蟲板或者翻面露出另一面新的,同時將揭下的保護膜貼在已經統計完畢的那一面,使其覆蓋粘層,不能在粘住蟲子。
每次觀測統計后將不同顏色的誘集(誘殺)器隨機調換位置,力爭將因為懸掛位置有可能造成的誤差降到最小。
3 結果和分析
3.1 不同顏色粘蟲板誘集(誘殺)梨小食心蟲的效果
將每次調查的梨小食心蟲的數量進行數據整理。從表1可看出,對梨小食心蟲的誘集紅色粘板最多,順序為紅色>白色>黃色>綠色>黑色和藍色,黑色和藍色最少。
3.2 不同顏色粘蟲板誘集梨小食心蟲以外昆蟲的效果
在田間觀測時發現,不同顏色粘蟲板對各種昆蟲的的誘集效果也不同,9月10日和9月13日對其作了統計和分析,按昆蟲的體型分了3類,將白粉虱另立一類,結果如表2和表3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對其他昆蟲誘集最少的為紅色,黑色和綠色次之,紅色<綠色、黑色<黃色<白色<藍色。
從表3也看出,黑色誘蟲板誘集果園的其他昆蟲最少,紅色次之,黑色<紅色<藍色<綠色<黃色<白色。
3.3 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紅色誘蟲器對梨小食心蟲的誘集(誘殺)數量最多,從表2和表3可以看出,紅色誘蟲器對梨小食心蟲以外的昆蟲誘集(誘殺)較少,這些昆蟲對于果園而言,大多是中性昆蟲,或者不是主要害蟲,或者對果園有利,對其誘殺在生產上沒有實際意義,同時也意味著粘蟲板的使用時間可以更久一些。
4 小 結
從以上的結果和分析中看出,紅色誘蟲板+梨小性誘芯對梨小食心蟲的誘集或者誘殺效果最好。紅色>白色>黃色>綠色>黑色和藍色,黑色和藍色最少。紅色誘蟲板+梨小性誘芯對梨小食心蟲以外的昆蟲誘集較少,紅色<綠色、黑色<黃色<白色<藍色。
目前在生產上常用的誘捕器大都是白色粘蟲板。誘捕器中的性誘劑有效期30天左右,而粘蟲板根據粘蟲多少要及時更換,一般不超過10天。在各種有翅昆蟲數量較大的季節,3~5天就需要更換粘蟲板,而紅色粘蟲板對其他昆蟲誘集少,針對性強,延長了使用期,節約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