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冰 盧正磊 郭蘭修 劉源
摘? 要:體教結合的理念強調以文化人和以體育人的最終目標,通過校園排球文化的傳播培養(yǎng)學生的拼搏精神是“以文化人、以體育人”的重要渠道。北航實驗學校小學部的排球文化傳播從“興趣導向”(課程引入)、“家校認同”(社團推廣)、“以賽育人”(賽訓強化)三個維度出發(fā),逐步滲入式推進,在排球運動推廣和體育文化傳播方面做出了雙重示范。
關鍵詞:以文化人;以體育人;排球文化;文化傳播;家校協(xié)同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1)04-0032-03
2020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的意見》提出:“體教融合不光只是把體育和教育兩個部門的資源進行簡單的相加,主要是一種理念變革,這種理念是要達到以文化人、以體育人的目的,使體育在育人方面的綜合功能和價值得到更大的釋放,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將來的體育傳統(tǒng)特色校,不管是田徑、體操,還是籃排足、乒乓球等,每一個學生都要學會冠名的項目技能,學校體育必須做到教會、勤練和常賽。2020年,北航實驗學校小學部在北京市小學生排球聯(lián)賽上女子組勇奪冠軍,交出了滿意的答卷。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排球特色學校遴選等工作》的通知頒布后,北航實驗學校小學部于2020年11月順利通過排球特色學校驗收工作,這主要源自學校深入人心的“北航排球人”的排球文化號召。
一、排球文化
體育文化作為世界文化的組成部分,在學校體育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體育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校體育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學校為主要空間,以學校精神為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是學校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小學體育文化可以是以培養(yǎng)學生體育精神和體育機能為主要形式,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為主要目的,由體育工作者、學生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共同創(chuàng)造的、以不同形態(tài)存在的特質組成的一切事物。而排球文化是以排球運動為媒介體,通過傳、墊、扣等運動形式舒展身體各部分,達到鍛煉學生身心健康的目的,從而形成以排球為核心的價值觀念體系的一種社會活動現(xiàn)象。
校園排球的普及推廣是建立在學生對排球的喜愛和興趣,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排球技術、感受排球魅力的基礎上的。特別指出的是,中國“五連冠”的女排精神超越了體育的界限,不僅成為全民族的重要精神財富,也是北航實驗學校小學部排球文化中“拼搏精神”的源泉。2013年以來,北航實驗學校小學部榮獲北京市和海淀區(qū)各級女子排球聯(lián)賽的多項季軍、亞軍和冠軍。北航實驗學校小學部排球文化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二、北航實驗學校小學部排球文化傳播的策略研究
北航實驗學校小學部排球文化的推廣主要從“興趣導向”(課程引入)、“家校認同”(社團推廣)、“以賽育人”(賽訓強化)三個維度出發(fā),同時兼顧學校體育教學“教會、勤練和常賽”的培養(yǎng)原則,逐步滲入式推進。
(一)通過排球課程設置激發(fā)學生排球興趣,滲透、感知和認同排球文化
1.課內課程設置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排球游戲是邁入排球世界的第一步。北航實驗學校小學部排球文化傳播的第一步是體育課和課后一小時中排球游戲的推廣。
普修體育課教師在體育課的“熱身+”環(huán)節(jié)或“拉伸+”環(huán)節(jié)(十分鐘)以排球游戲作為娛樂項目,讓學生觸摸排球、在排球游戲中體驗排球,入境喚情召喚出主體感應和情感共鳴,實現(xiàn)提高排球興趣、培養(yǎng)身體素質、重點培育排球意識的目標;同時,這也是實現(xiàn)在高年級進行排球幼苗梯隊建設的思路。在游戲中體育教師穿插墊球、發(fā)球和傳球的技術動作滲透。從身體素質考慮,提高靈活性練習,主要涉及各種變向跑、跳、游戲等,也有墊球腳下移動、側滑步、交叉步、后退步、前進步步伐移動練習。同時,排球精神的電影賞析和文化理論講授是了解排球運動不可或缺的部分(表1)。
2.第二課堂排球內容設置
在課內設置排球游戲引導學生走進排球,第二課堂作為課堂體育的延伸,依托課后一小時,發(fā)揮社團的作用,采用“大課堂”+“廣推進”的模式,強化排球技術,滲透排球知識,遞增式推廣排球文化。例如在低年級的墊球技術方面強調無錯誤動作,例如手不壓腕、用手墊球、墊球撩臂、腳下不發(fā)力等,接發(fā)球弧度放高、接發(fā)球不直接過網(wǎng)、接發(fā)球腳下移動等;在三年級練習上手發(fā)球,減少失誤率;四年級練習上手發(fā)球,提高成功率。在扣球方面,三年級練習上步起跳,要求動作正確,擺臂有力,起跳有力;四年級練習熟練掌握扣球技術,能夠找準節(jié)奏,起跳、揮臂、擊球一氣呵成。
一方面,在排球第二“大課堂”,挖掘有潛力的排球小隊員,探索開發(fā)主力和替補訓練機制,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排球隊員加強型訓練模式和替補隊員的基礎訓練模式。另一方面,思想工作是排球隊員們訓練的重要內容,排球、棒球、足球等影視作品賞析、“人人講排球故事”等娛樂活動也是第二課堂文化教育的組成部分,為學生們走進排球、了解排球技術動作和戰(zhàn)略戰(zhàn)術,培養(yǎng)“堅毅和拼搏”精神,樹立為團隊榮譽而努力的意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基于社團的排球文化推廣和建設,構建家庭全程參與學校排球發(fā)展的協(xié)同機制
1.發(fā)揮社團廣普及特點,排球人才培養(yǎng)與文化傳承相結合
北航實驗學校“騰飛排球社團”通過招募的方式,聚集了對排球感興趣的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是具有高度參與性的排球文化推廣組織。通過社團排球文化傳播傳承排球文化;從技術戰(zhàn)術訓練、觀看比賽、組織比賽中提升學生技術能力、學會與人交流和團隊合作能力是北航實驗學校小學部推動排球文化的重要渠道。社團的排球訓練和文化推廣主要從三個維度展開:第一,依據(jù)學生的年齡分層和性別差異進行分類排球游戲教學和引導;第二,依據(jù)興趣培養(yǎng)和梯隊建設兩方面的水平差異進行分層技術教學和指導;第三,規(guī)范化社團選拔排球隊員機制和一年一度排球文化傳承儀式。
在技術訓練方面,以梯隊人才培養(yǎng)為例,一方面,小高年級(五、六年級)的甲、乙組小球員們要在核心力量、腰腹力量、上肢和下肢力量、技術動作方面進入嚴格的技術和戰(zhàn)術分類全面的訓練;從墊球、防守、發(fā)球、傳球、扣球、攔網(wǎng)、串聯(lián)等技術動作,細化練習時間和練習強度。每次課都進行有規(guī)律的身體素質練習,循序漸進,慢慢培養(yǎng),身體素質練習是乙組的小重點,技術可占70%,身體素質占30%。
在排球文化傳承方面,每年5月底,北航實驗學校小學部都舉行畢業(yè)班排球隊向低年級排球隊隊員傳承“北航排球人精神”的儀式,主要宗旨是傳承中國女排頑強拼搏、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把不可能變?yōu)榭赡艿木瘛=叹毥M的教師們會把全校各年級排球隊的隊員和家長組織到一起,回顧六年級排球隊哥哥姐姐們一步步的成長歷程,怎樣從一個個小豆包經(jīng)過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不斷歷練和一場場比賽的磨煉,成長為敢于面對困難、勇于超越自我的翩翩少年。
2.建立排球家委會參與機制,召開家長傳幫帶的經(jīng)驗分享會
北航實驗學校小學部排球的成功經(jīng)驗不僅來自學校的支持,絕大多數(shù)歸功于小學家長對學校排球教育的認同,得益于家長的大力支持和全程參與。
實際上,北京市教委撥款的社團經(jīng)費津貼都用在外聘教練、維修場地、器材、服裝、比賽租車等方面,排球的費用支出約每年20萬元。家長們對排球訓練的凝聚力和高度的內在認同感成為推動北航實驗學校小學部排球發(fā)展的驅動力,遠超財力和物力維度的外在顯現(xiàn)。這種通過孩子和家長表現(xiàn)出來的內在動力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第一,家長參與排球比賽的組織,這主要包括球賽的組織、規(guī)劃座談、年終團建活動、后勤補給等。第二,家長參與排球賽事的宣傳和稿件撰寫。第三,排球家委會(年級家委會+班級家委會)有效地管理和組織排球家長通過調整學生的學習課程,確保訓練次數(shù)和嚴謹?shù)挠柧殤B(tài)度。第四,校友重返校園,共建新老交流會等。這些都成為北航實驗學校小學部發(fā)展排球的可持續(xù)動因。
(三)以賽育人,加強青少年排球的拼搏精神和團隊意識,培養(yǎng)新一代“北航排球人”
1.勤訓結合多賽是校園排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強心劑
有規(guī)律、有組織的排球訓練和比賽是排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強心劑。家長和教練高度配合,每周四練,分層分類有序推進;同時,北航實驗學校小學部自2013年以來參加了20多場不同級別的排球比賽,其中,男子排球隊參加19場比賽,女子排球隊參加24場比賽。比賽范圍涉及五類系列賽事:第一類,校級比賽(個人技術戰(zhàn)、年級排球賽);第二類,區(qū)級比賽[海淀區(qū)排球超級聯(lián)賽、海淀區(qū)中小學“三大球”(排球)超級聯(lián)賽小學組比賽];第三類,邀請賽(人大附中杯U12排球邀請賽、北京市“體彩杯”青少年排球邀請賽、“和九飛躍”杯小學生排球聯(lián)賽);第四類,北京市比賽(北京市小學生俱樂部排球比賽、北京市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排球比賽);第五類,全國性比賽(中國排球小學排球聯(lián)賽、全國小學生沙灘排球聯(lián)賽)等。五類不同級別的比賽安排也成為隊員們身體上和心理上漸進式成長的階梯。
2.榜樣的力量推動排球隊伍的凝聚力和團隊拼搏精神
馬克思認為,“人的生存和發(fā)展需要推動行為機制的內驅力。”榜樣具有內驅力和外張力,而榜樣的外張力表現(xiàn)為外向影響力:感召力、創(chuàng)造力和物質力。對于小學生而言,排球運動和競技中隊員們表現(xiàn)出來的拼搏精神,作為一種先進性的行為外在,深刻影響、說服和感召著其他隊員的價值認同和行為表現(xiàn)。
以2018年北京市傳統(tǒng)校比賽為例,北航實驗學校小學部女子排球隊在4進2的交叉賽中,遇到強勁對手,同時,六年級女子排球隊隊員馮同學手指受傷,鮮血直流,但仍然堅持帶傷扣球,哭著打完三局比賽。這場“教科書式比賽”鼓舞了現(xiàn)場的每名隊員,最終見證了以15∶11拿下奮斗小學,進入了與皇城根小學的決賽,當時全場師生、家長歡呼、沸騰。“北航實驗學校小學部的排球技術并不一定比別的隊強,但是‘拼的精神一定讓我們戰(zhàn)無不勝。”王磊平教練坦言,“教練培養(yǎng)隊員克服‘怕球心理,追求排球精神,增強團隊凝聚力是排球訓練的第一課。”
三、結束語
北航實驗學校小學部排球文化構建是基于“追求排球精神”和培養(yǎng)新一代“北航排球人”的理念,通過課程引入培養(yǎng)排球興趣、“騰飛排球社”推廣構建家校協(xié)同機制、“以賽育人”培養(yǎng)拼搏精神為三大策略的傳播方式,推動了學校小學部排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也起到了體育文化傳播的示范作用。當前,我國校園排球發(fā)展在教育理念落后、設施和場地缺乏與人才選拔單一的大環(huán)境下,構建多路徑的校園排球文化推廣和校園排球后備力量選拔機制都亟待進一步深入探討。
[基金項目:2020北京哲社課題一般項目(20YTB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