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媚
摘 要:本文主要對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的實際要求以及需求進行調研,根據國家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來對具有專業特色且普適性較強的人才培養課程體系進行分析,結合現階段企業崗位對人才的要求來建立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體系以及課程內容。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 專業課程 體系建立 課程內容
1 前言
現階段中,隨著我國的國民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質量也隨之提升,人們所擁有的汽車數量也愈來愈多。但是燃油汽車會對全球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繼而對人類生存環境的持久性造成嚴重威脅。為了使環境污染的現象得到有效的改善,汽車行業結合環境污染現狀推出了新能源汽車。此類汽車的動力主要為電力,能夠使汽車尾氣污染情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度愈來愈高,市場上對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職業院校作為社會生產技術人才的培養陣地,應當積極結合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構建相應的專業課程體系以及課程內容,為新能源市場輸送更加高質量、高水平的專業人才,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為環境保護行動貢獻力量。
2 形勢與政策
在2016年的國常會上,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在會議上,提出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僅對環境的改善以及保護有一定作用,并且符合我國現階段所推行的“綠色發展”理念。在此形勢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專業人才需求隨之提升。根據相關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現階段新能源汽車行業不僅對生產制造技術人才有極大需求,同時在售后服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呈現大幅度上升的趨勢,因此,職業教育應當充分結合新能源汽車市場對人才的要求,合理規劃職業教育,構建相應的專業課程體系以及課程內容,從而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3 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體系的建立
在我國無數研究人員的努力下,經過將近十年的研發,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個較為成熟的框架,其中最為矚目的就是研發過程中的“三縱三橫”格局[1]。所謂“三縱”指的就是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純電動汽車;而“三橫”具體指的是電池以及電池管理系統、多能源動力總成控制系統以及電機和電機控制系統。在對國家出臺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深入分析汽車廠家推出的新能源汽車生產技術以及維修技術,充分結合專業設置和職業崗位要求、教育事業和生產行業、教材教學內容和職業標準、職業學習和用人企業的有機銜接,將項目課程作為專業課程體系的主體,將職業實踐作為主要線路,將能力培養作為目標,對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體系進行構建。
專業課程體系的構成部分包括:第一,綜合課程;第二,公共基礎課程;第三,專業技能課程;第四,其他類教育活動。在嚴格按照現階段國家以及各省份現有的專業技能課程教學大綱進行教學規劃的基礎上,與新能源行業的企業深入合作,調查行業企業對人才的基本要求,與行業企業工作人員共同對專業技能課程教學體系進行開發研究,將技能大賽的標準及要求滲透到課程體系中。課程體系的構建應當滿足“4個對接”的要求[2],第一,學生技能大賽“覆蓋學生”和學生的考試相對接;第二,新能源汽車職業標準和技能課程內容相對接;第三,技能大賽“覆蓋老師”的要求和課程評比相對接;第四,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和思想品質提升相對接。
課程由三部分組成,第一,專業方向課程,第二,專業平臺課程;第三,頂崗實習。按照職業的特定能力來對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方向課程進行開發,將深化專業知識技能以及拓寬專業知識技能為目標,結合學生的就業方向以及用人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來進行開發的專業課程[3],使其更具綜合性及實用性,方向課程包括:新能源汽車的電氣技術、功能操作、高壓安全及防護、動力電池和驅動電機以及新能源汽車的故障診斷極其維修技術;按照新能源行業的通用能力來對職業學習的專業平臺課程進行開發,專業平臺課程不僅是學生掌握專業技能以及專業知識的重要途徑,并且能夠讓學生對新能源汽車有更加深入的認知以及了解,按照課程改革的要求來適當調整課程內容,同時將技能訓練作為核心,對課程進行整合。平臺課程包括:新能源汽車的概論、機械識圖、汽車拆裝基礎、車輛電氣系統、汽車專業英語、新能源汽車的底盤基礎和發動機基礎、汽車電工電子技術以及發動機電控系統。選修課程則可以往新能源汽車售后機電服務方向發展。專業技能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充分掌握相關的專業技術知識,熟悉相應的職業技能,使學生對職業變化的適應能力以及創業能力、就業能力提升。
在專業技能課程體系中,一個較為重要的構成部分就是實訓以及實習。新能源專業技能頂崗實習課程,具體指的是按照用人企業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將學生輸送至某崗位進行實際生產訓練的課程。頂崗實習的教學目標主要通過結合實際的生產工作以及專業知識教學,讓學生學會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使學生能夠掌握規范工作的技巧,形成良好的職業觀念以及職業態度。
4 研究新能源汽車專業核心課程內容的構建
將就業作為教學導向,將專業技術以及職業業務項目作為依據,參照相應的技能鑒定要求,結合現階段市場上的用人標準來開發新能源汽車專業的課程內容。重點講授實用性以及應用性較強的知識內容,通過加強學生的技能操作訓練,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讓學生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內容,同時使學生的實操能力以及應用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強。
4.1 核心課程特色
第一,豐富配套資源。將配套的教材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學生手冊,注重學生的技能獲取以及專業理論知識強化[4],第二個部分為任務工單,強調將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工作過程作為導向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同時積極配套相應的資源。
第二,實用性強。在開發課程的過程中,積極邀請專業領域的研究人員來參與課程開發,將新能源汽車的使用要點極其維修技術作為課程開發的主要方向,將現階段中新能源汽車課程“輕實踐、重理論”的情況改變,增強課程內容的實用性。
第三,適用性強。職業教育專家應當把控好新能源汽車課程的結構,結合職業教育特點,編寫時注重任務驅動結構,提高課程內容對新能源汽車專業學生的適用性,確保其他汽車專業的學生也能夠靈活學習新能源汽車專業的理論知識以及將,增強課程內容整體適用性。
4.2 核心課程內容的研究
新能源汽車的專業核心課程分為五個模塊,根據從易至難的順序對其進行合理編排,每一個大模塊下包含許多個學習項目,而每一個學習項目又包括許多個知識點[5]。例如,在模塊一中,主要的學習內容為認識新能源汽車,學習項目是認識車輛的功能操作。在模塊二中,主要的學習內容是高壓安全與防護,其中包括三個學習項目,第一個學習項目是高壓電基礎知識,第二個學習項目是高壓安全法規要求,第三個學習項目是高壓安全與防護。
4.3 核心課程學習步驟的改革
按照培養目標以及培養要求,對新能源汽車專業的課程學習步驟進行改革,首先,讓學生從情境導入中明確自己的目標,在對理論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信息,從而進行相應的任務,最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成果經評價,學生根據教師的反饋信息對該章節知識內容進行回顧,最終牢牢掌握相應的操作技能以及專業知識,同時,在進行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將會構建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框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結合企業的規范標準以及職業要求來學習相應的專業知識,在任務書的引領下成功完成了相應的工作任務,充分體現了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理念。
5 結論
總而言之,職業教育在設計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體系以及課程內容的過程中,應當積極和新能源汽車企業合作,調查其對人才的要求及標準,對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體系進行創新設計,在建設課程內容、改革課程體系,在開發實訓項目以及設計學習步驟的過程中,形成完整、成熟、與現階段新能源汽車市場對人才培養要求相符的課程體系,實現理論教學課程和實際生產工作的融合,突出實踐教學的職業教育特色,最終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
基金項目:2019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立項《北部灣地區中職學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以北部灣職業技術學校為例》(項目編號:GXZZJG2019B008)
參考文獻:
[1]胡雪芳,曹愛霞,謝建新.基于新舊動能轉換背景車輛工程專業新能源汽車方向課程體系設計——以青島黃海學院為例[J].汽車實用技術,2020(15):237-239+242.
[2]王輝.STEAM模式下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20,26(04):32-35.
[3]劉佳庚,趙美紅.職業院校融合崗位能力的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為例[J].電大理工,2020(02):40-43.
[4]任偉.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1+X證書課程體系相互融通的舉措[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20,18(02):46-48.
[5]黃秋菊,張宇.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系統化課程體系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20,17(06):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