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漫山遍野都是翠色盈盈,風光如畫。崇義縣長龍鎮小擺村洋嶺組也是一派熱火朝天、欣欣向榮的景象。這里,村民們汗流浹背,滿山采摘木梓;這里,到處都是郁郁蔥蔥的臍橙樹,預示著豐收。
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吳隆崇捧著一碗涼白開,加上一勺自產的蜂蜜,要過往的村民品嘗品嘗。“蜂蜜水清香味甜,真好喝!”看到大伙都說好喝,75歲的吳隆崇笑瞇了眼:“如今我們的日子比蜂蜜水還甜,還要多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樸實的語言,滿滿的真情。吳隆崇說:“這些年來,扶貧干部就像身邊的親人一樣親切,在生產和生活上給了我巨大幫助。”
時光倒流回幾年前,看著兩個兒子接連遭遇意外死亡,年邁的吳隆崇手腳都使不上勁,沒有一點生機活力。夫妻二人年齡已經很大了,一個得了心臟病、一個糖尿病,單獨生活在逐漸沒人居住的深山小組里,靠著一點撫恤金和低保過日子。
吳隆崇的愁容鎮村干部看在了眼里。“老吳,振作起來,家里還得靠你呢。”村書記仔細的幫他分析道:“洋嶺組雖然一直沒有公路,但是周邊的山林比較適合種植臍橙,再加上老吳兒子生前已挖好基礎,修通了林區簡易公路,只要把臍橙種好,他脫貧就不是問題。”村里請來鎮農技站技術人員,為他指導種植和管理技術,動員他擴大連片種植規模,總共種植了400多株臍橙。在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吳隆崇每年還能得到3000元左右的產業獎扶資金。看到扶貧干部忙前忙后,吳隆崇也干勁十足,每天騎著摩托最早進、最晚出。
“他是我見過的貧困戶創業致富中年紀最大的一個,也是最勤奮的一個,我們年輕人都遠遠不如”,村里的第一書記感慨道。
此外,小擺村是崇義縣歷史上有名的油茶村,但是一直以來千畝油茶林一直是粗放式管理,看天吃飯。吳隆崇在精耕細管著10畝臍橙園的同時,每年堅持不懈低產改造20多畝油茶林,打理果園比年輕人還勤,上山下山風雨無阻,日復一日,年年如是。2018年,吳隆崇采摘木梓50多擔(一擔為110斤),榨取純天然木油320斤,光木油收入達2.5萬元。在他的帶動下,小擺村14戶貧困戶中,進行了油茶低改的戶數就達到了10戶。
天道酬勤,經過吳隆崇精耕細管,2017年,他種的臍橙產量達到近3萬斤,銷售收入達9萬元,2018年度臍橙產量達到46000斤,銷售收入13.8萬元。2019年初吳隆崇向村委會提出,要求退出低保,把低保讓給更需要的人。
責任編輯: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