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王才興,龍南縣桃江鄉新洲新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老百姓都會豎起大拇指,夸他自力更生,腦子靈活,勤勞肯干,熱心助人,他的脫貧致富事跡廣泛流傳。
王才興的老家在桃江鄉中源村田心圍小組,地處偏遠,距離圩鎮約10公里,山路不好走,交通非常不便,村民就醫、就學成了大難題,收入來源單一,經濟效益低,有一大部分村民在貧困線上掙扎。王才興就在這一行列中。
王才興一家居住的老房子只有50多平米,家庭收入來源少,又因車禍欠下巨額債務,生活拮據,于2014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如何改變當前貧困現狀,改善生活條件,尤其是隨著孫子孫女逐漸長大,上學難成為擺在王才興面前最大的問題。
建檔立卡后,縣農機局幫扶干部來到王才興家中,與他結對子、交朋友,積極向他宣傳易地扶貧搬遷政策,鼓勵他搬到圩上統一建設的新洲新村安置房。終于,2017年,王才興一家搬到了圩上,不花一分錢住進了新洲新村嶄新明亮的樓房,看病容易了,小孩上學也方便了。
新房是住上了,但是收入還是不高,王才興開始主動向幫扶干部找點子,虛心學習,并結合當地地域優勢,走上了一條以發展臍橙產業為主的脫貧致富路。如今,王才興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努力學習種植和管理技術,有了自己的臍橙果園,收入可觀,不愁吃、不愁穿,住房、醫療、教育都得到了有效保障。2018年,王才興主動要求退出貧困戶,一家人正朝著小康生活努力奮斗。
脫貧后,王才興想到的不僅僅是自己要發展致富,還要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其他貧困戶走上脫貧之路。“正是黨的扶貧政策讓我們家踏上了脫貧致富路,我還要通過自己的辛勤努力,帶領大家過上更加幸福的新生活。”這是王才興發自肺腑的話語。
主動思變謀富
面對生活給予他的困難,王才興并未自暴自棄,始終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帶著一份感激之情,斗志昂揚,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王才興主動找到鄉里的致富能人,向他們學習致富經;自己不會上網,就主動找到幫扶干部,請他們幫忙找一些致富典型,幫自己參考。他表示自己要自食其力,不拖后腿,不給政府增添負擔,靠自己勤勞雙手改善生活環境,改變生活狀態,提高生活質量。
瞄準致富產業
思慮再三之后,想到自己還有一片山林地,王才興有了種植臍橙的念頭,但是一直沒有下定決心。后來幫扶干部多次入戶與他溝通交流做工作,從思想上激發了他發展的信心和動力,鼓勵他大膽干。王才興與家里人討論之后,決定利用自己的土地開發臍橙園。項目有了,資金成了問題,王才興和幫扶干部一起到村、鄉與銀行部門,協調辦理產業扶貧信貸通資金5萬元,政府全額貼息。自從認準了這個致富路子以后,王才興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烈日暴曬,總是在臍橙園奔波忙碌,時刻關注臍橙情況。
鉆研種植技術
王才興深知,種臍橙不難,但要種好并不容易,既要科學種植,又要有實干精神。為此,他積極聯系幫扶干部邀請縣、鄉技術員專門為其提供技術指導和支持。平時,王才興也經常去果園,清理雜草,查看臍橙的長勢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每個細節都不放松。一份耕耘,一份收獲,2018年,王才興出售臍橙上萬斤,僅此一項總收入達到三多萬元。與此同時,王才興還在果園里養起了雞,當起了“雞司令”,賣雞的收入每年也能達到上萬元。
帶領共同致富
在自己脫貧產業穩步發展的過程中,王才興并未就此滿足,他有自己的想法:“光自己富不算富,必須在自己富的同時,帶動和幫助其他貧困戶脫貧致富,共同發展”。于是,他將學到的臍橙種植知識結合自己摸索出來的經驗,總結出了一套簡便易學的臍橙種植技術,在果園、在家里隨時隨地向其他貧困戶傳授種植科技知識、各種病蟲害防治技術。同時,向貧困戶宣傳扶貧政策,引導貧困戶積極發展臍橙種植業。
現在的王才興比以前更忙了,日子更紅火了,臉上的笑容更多了。在全縣開展的一次幫扶干部與貧困戶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活動中,幫扶干部深入地體會到他的充實和滿足,他說:“多虧了政府的幫助,讓我搬進了新房,住得舒心,解決了孫子孫女上學的大問題,又幫助我種植臍橙,學習技術,爭取貸款,以前兒子兒媳還不認可我種臍橙,怕虧錢,現在臍橙經營走上了正軌,收入多了幾倍,兒子兒媳都跟著一起干了,明年我還想承包更多的山地,種植更多的臍橙,真的要好好感謝你們這些幫扶干部,感謝黨的好政策!”
王才興搬遷之后,依靠自身的努力,成為了全縣脫貧致富的排頭兵,全村臍橙種植戶的主心骨,貧困戶有什么問題都愿向他請教,而他也總是毫不保留地傳授,他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當地老百姓們的高度贊揚。
責任編輯:程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