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健 楊學博 胡志中

“九·一八”事變后,在中華民族處于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中國共產黨率先提出武裝抗日和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全力促成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推動了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建立。
全國抗戰爆發后,中國共產黨繼續作出不懈的努力,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實現了近代以來不曾有過的全民族共同抗敵的嶄新局面。同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深入敵后,放手發動群眾,廣泛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抗日游擊戰爭,建立了大小十九塊敵后抗日根據地,形成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在艱苦卓絕的敵后戰場,平型關大捷打破了侵華日軍所謂“不可戰勝”的神話,是全國抗戰爆發后中國軍隊主動對日作戰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極大地振奮了全國軍民的抗戰信心。
1940年,為粉碎日軍的“囚籠政策”,爭取華北戰局更有利的發展,并影響全國的抗戰局勢,八路軍總部決定組織一次大規模戰斗,這就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八路軍在華北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交通破襲戰,破壞敵人在華北所占領的主要交通線,重點是正太鐵路。第二階段主要任務為攻堅作戰,對日軍盤踞的一些據點進行攻擊。第三階段主要反擊日、偽軍報復“掃蕩”。
百團大戰不僅打破了日軍的“囚籠政策”,更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
民族危亡之際,中國共產黨扛起救亡圖存、民族解放的重任,以最堅定的抗戰意志、最堅決的抗戰行動,制定和實施全面抗戰路線,開辟敵后戰場,堅持敵后抗戰,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