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斐
摘要:在電力體制的改革、市場經濟的發展影響下,在供電企業內,對從嚴治企、依法治企更為關注,在防控經營風險時,更為強調法律具備的關鍵地位。在縣級的供電企業中,企業員工的法律風險意識相對偏低,要合理防控企業會面臨的法律風險,企業便要總結法律風險,做好普法教育,及時構建合理完善的風險防控體系。基于此,本文將對縣級供電企業法律風險防范建設對策進行分析。
關鍵詞:縣級;供電企業;法律風險;防控
1 縣級供電企業法律風險類型分析
1.1 企業管理中的法律的法律風險
縣級供電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由于部分歷史問題尚未得到徹底解決,部分縣級供電企業在對下級企業進行經營管理、重組管控、企業法人管理以及隊伍建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這也是縣級供電企業最容易出現法律風險的管理環節。
1.2 勞動用工造成的法律風險
勞動用工作為縣級供電企業日常施工等常規性工作,其造成的法律風險也是縣級供電企業面臨的潛在法律風險之一。在縣級供電企業進行電網建設施工過層中存在與項目承包方以及承包方雇傭勞動者或供電公司直接雇傭勞動者之間因勞動關系而產生的法律糾紛,因為部分項目承包在勞動者福利待遇、項目管控等方面可能存在漏洞使得縣級供電企業受到牽連,從而使縣級供電企業在一定程度上面臨潛在的法律風險。
1.3 電網建設過程中的法律風險
電網建設過程中涉及占地、賠償、路基等多項工作,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電網建設各項工作越加復雜,需要面對政府、社會組織以及個人等多種類型物權主體,同時縣級供電企業法律意識存在一定欠缺,使得電網建設中的潛在法律風險防控成為縣級供電企業法制建設中的難點。
2 縣級供電企業法律風險防范建設對策
2.1 加強法律審核與監督工作
要加強決策會議和對制度規范合法性的監督力度。所有重要文件都必須由專業的法律顧問進行審查,必要時可以詢問法務人員進行決策的審核工作,以便監測業務有關問題的決定,以避免法律的漏洞,并確保各項業務決定都符合國家法律的規定,對公司等級制度的修改或增加也要在制度要求規范中進行審查,以確保制度規范符合國家法律政策以及相關行政部門的要求。
要加強合同管理的力度,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已經通過加強事前合同和協議控制來進行合同的管理,在經濟層面上應用了統一的管理系統。總而言之合同管理的重點應當在于建設的同時進行嚴格的合同與財務管理工作,將這些理論在現實的執行過程中嚴遵守,在沒有合同或合同不夠明晰的情況下,應當進行重點考慮,并將合同的管理力度規范到每個管理工作中,將合同的管理工作進程化以及規范化,將責任加以明確,并設立主管部門與相應的法律顧問,以此保證合同管理工作的高質量完成。與此同時,也要執行標準的范文合同,以此提高自身的合同擬定能力,提高合同的有效力和質量,并防止合同引發的相關法律風險。
2.2 重視事前的法律審核監督
企業要對制度規范、決策會議的合法性審查加強。在企業中,針對重點的決策材料,它們都要在事前被法務人員、法律顧問審核,把好經營決策的法律關,規避法律漏洞,保障經營決策可以依法合規;審查企業的修訂、新發規范制度的合法性,保障它們和我國的法律政策、上級要求相符。
企業要將合同管理加強。企業要將合同簽訂重點加強,使其和招標管理等實現同步,堅持無合同不結算等原則,確保合同可以全方位的規范執行;對合同的管理流程做好規范,將經辦單位、部門等的權限及職責加強,明確其應承擔法律責任,確保合同審查會簽效果,確保合同管理具備程序化、標準化;對標準的合同文本積極推行,確保簽約的質量效率,防范合同風險。
2.3 對法律糾紛案件妥善處理
企業可以針對糾紛案件,構建對應處理制度,當出現訴訟案件后,由辦公室對法律事務一概負責,有關部門或單位,要共同配合案件的處理。企業要將案件處理時單位部門的權限職責明確,確保接受送達、確定代理人、上訴或執行等各類環節均可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確保案件處理的規范及科學。
企業要積極應訴,從國家相關規定要求出發,將訴前的準備做好,由法律人員、專業部門,前往現場基層做好調查,對有關證據收集和保全,在掌握基本的案情之后,借助案情分析會等形式,對其中法律問題認真分析,將應訴的各項準備做好。在處理案件時,法律專職的人員要對審理過程全程跟蹤,對審理的狀況做好及時反饋。在案件已經審結后,要對要點積極分析,并依次查漏補缺管理工作。企業可以嘗試將判決履行、證據收集、信息報送等管理工作,在負責人、基層單位的業績考核內納入,確保各人員重視此工作。
企業要從案件處理的狀況出發,對法律意見書做好總結編寫,通過各類形式,對經驗教訓做好總結,保障查漏補缺,對不足及經驗積極吸收,做好進一步的提升,讓后續工作獲得借鑒。
2.4 增強法律風險防控意識塑造企業風險管理文化
在構建縣級供電企業法律風險防控機制的基礎上,也需要進一步保持法律風險防范警覺性,使各專業部門始終對法律風險防范保持高度重視,始終風險防范的警覺性,構建工作法律風險評估排查機制,針對可能存在法律風險的長期工作,實現標準化、規范化的風險排查機制;對非經常性工作啟動法律風險專項評估工作,確保提前發現相關工作潛在法律風險,最大限度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在增強法律風險防范意識的同時,在企業文化構建、完善過程中融入風險管理文化,從而使法律風險防范意識能夠扎根進企業每個員工,使得法律風險防控工作能夠長期、有效開展。
3 結束語
縣級供電企業的法律風險防控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專項工作,涉及供電企業管理的多項專業化工作內容,縣級供電企業在進行法律風險防控工作過程中應當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創新工作機制,從人才培養、工作機制、規范管理以及企業文化等多個角度入手,實現從“被動防范”到“主動挖掘”的轉變,最大限度的降低企業法律風險發生概率,確保企業經營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孫元凱.淺談縣級供電企業安全生產法律風險防范[J].農電管理,2021(03):69-70.
[2]羅成.縣級供電企業法律風險防范建設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8(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