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撰_阿夏
突圍
赤水河
1935年1月底中央紅軍從土城渡過赤水河,進入川南,準備北渡長江。這一著名的軍事行動,就是一渡赤水。2月18日至20日,紅軍分別在太平渡、二郎灘、淋灘二渡赤水河,取得遵義大捷。后又北進茅臺鎮,于3
月16日至17日在茅臺上、中、下三個渡口搭浮橋,三渡赤水河,再入川南。關鍵時刻,紅軍巧妙周旋,返回貴州,于3月21日至22日,在太平渡、二郎灘、九溪口四渡赤水河。然后調頭南下,突破烏江天險,從此開啟新的征程。
赤水河聞名于世。她是“英雄河”,紅軍長征途中的經典戰役——四渡赤水使她與紅色文化結緣;她是“美酒河”,因為沿河出產茅臺、習酒、郎酒、瀘州老窖等數十種蜚聲中外的美酒;她也是“文化河”“美景河”,赤水河自古便是連接黔川的重要水路通道,兼之兩岸青山聳峙,生態優美。
赤水河走過和見證了歲月滄桑與歷史風云,因此,尋訪赤水河也成了一次重溫歷史、致敬英雄、體驗崇高和凈化心靈之旅。河畔的諸多古鎮,在過往的歲月中無比繁華,在旅游井噴的今天,續寫著別樣精彩。
紅色旅游景點推薦
習水縣土城古鎮
土城渡口紀念碑
四渡赤水紀念館主館
中國女紅軍紀念館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故居
青杠坡戰斗遺址
鎮依山建,水繞鎮轉。千年古鎮土城,在歷史上因河道通暢而成為川鹽和川貨入黔的大通道。街道積蓄了眾多的歷史意蘊,讓人在不經意之間感觸到其雅致。比如長街轉角處的參天古樹和小橋流水,比如掩映在普通門面背后的精美四合院,比如臨街挑出的極其精巧的陽臺……古鎮有十八幫文化,秦漢遺址、船幫、鹽號、四大軍事屯堡、宋酒窖等重要遺址遺跡40 余處,還有40 平方公里的小壩風景區,是地球同緯度保存最完好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因其厚重的紅色文化,土城被譽為長征路上的紅寶石,地球紅飄帶上的明珠。
川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赤水河畔的茅臺古鎮,是茅臺酒的故鄉。地理環境獨特、鹽運文化厚重、紅色文化燦爛、酒文化神秘,多元文化在這里匯聚,相映生輝。茅臺渡口旁,赤水河滔滔而去,碧色水流勢不可擋。當年,就是在這里,紅軍三渡赤水,進入四川,踏上新的征程。如今,站在茅臺渡口的紅星橋上,腳下河水奔騰向前,橋欄上掛著大大小小的紅星光芒閃耀,茅臺渡口紀念碑和陳列館格外醒目,讓人不由心生敬意。

重陽節過后至第二年端午節之前,赤水河會變得清澈(圖片提供_古藺縣旅游局)

土城古鎮(攝影_趙林)
太平盛世,歲月靜好。位于古藺河與赤水河交匯處的太平古鎮,與貴州習水縣醒民鄉一橋相通,為古藺出川入黔的東大門,水陸交通便捷,資源豐富,古風悠然,被譽為“赤水明珠”。“四渡赤水”戰役歷時72 天,其中在古藺縣轉戰就達54 天,太平古鎮,就是紅軍長征二、四渡赤水的重要渡口和三次轉戰的地方。也因此這里有著積淀深厚的紅色文化,景區內保存了大量珍貴的紅色遺跡和革命文物,吸引著各地熱愛革命歷史文化的人們前往游歷。
赤水河蜿蜒流淌千年,暢游其間,紅軍故事、長征精神、生態文化、鹽運文化、酒文化和十八幫、袍哥、茶館、酒肆、碼頭及舌尖美食,說不盡,道不完。或在河谷旅游公路上來一次騎行,或在古民居倚樓聽雨,感受古樸悠閑,又或者去紅軍戰斗遺址和紀念館、博物館里接受心靈洗禮。
紅色旅游景點推薦
古藺縣太平古鎮
長征街
紅軍街
紅軍長征四渡赤水博物館
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

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攝影_趙林)

紅軍長征過茅臺陳列館(攝影_惠子)

太平古鎮(攝影_惠子)

茅臺古鎮(圖片提供_仁懷市委宣傳部)
紅色旅游景點推薦
仁懷市茅臺古鎮
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園
茅臺渡口紀念碑
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塔
紅軍長征過茅臺陳列館
2014年,遵義連接仁懷、習水、赤水等地的高速公路開通,沿赤水河谷的諸條省道、縣道作為交通通道的功能逐漸淡出。不過,它們并未就此退出歷史的舞臺,而是經過提質改造,成為一條包含公路、自行車道、人行步道在內的旅游公路。
2021年4月,這條貫通遵義市域赤水河谷的旅游公路閃亮登場。公路主線全長153.6 公里,自行車道、人行步道慢行系統長168.8 公里,如一條彩帶,串起沿線的顆顆明珠。旅游公路全線設有觀景臺、觀景帶、休憩驛站、露營地,為游客零距離走近赤水河提供了多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