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媛,黃 為,劉 華,馬小松,周全華△
(1.重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重慶 400042;2.重慶市預防醫學會,重慶 400042)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又稱為艾滋病,是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發的獲得性免疫系統缺陷疾病,此病毒進入人體后專性侵犯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破壞人體免疫系統,使人體失去抵抗力,易于感染各種病毒以致各種并發癥,具有傳播迅速、發病緩慢、病死率高等特點,至今尚無有效疫苗,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傳染病。對人感染HIV的診斷主要依賴于實驗室檢測,其中抗體檢測常規篩查方法有快速檢測、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及其他試驗,包括化學發光或免疫熒光試驗。HIV檢測補充實驗有抗體確證試驗[WB(免疫印跡法)、重組免疫印跡法/線性免疫法(RIBA/LIA)]和核酸檢測。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防控艾滋病的關鍵。目前,重慶市對HIV檢測的流程為各個篩查實驗室對采集的血液樣本進行初次篩查,若有反應則進行雙孔/雙份或2種試劑復檢,復檢有反應則送樣到該轄區確證實驗室進行確證試驗,確證實驗室收到樣本后對其再次復核,若仍為有反應則進行確證試驗。為避免給患者或疑似患者人群帶來心理恐慌,重慶市HIV檢測網絡系統通過多年的建設及完善,對樣本采集、信息填報、運輸等各檢測流程嚴格把控,以確保每份樣本檢測結果分析的準確性。為了解重慶市HIV感染狀況和篩查與確認的符合情況,指導臨床醫師對患者感染狀況進行預判,做好個人職業防護,本研究對2017-2019年重慶市屬各醫院、疾病預防控制(疾控)中心及性病門診檢測點送檢的HIV抗體篩查有反應性血液樣本進行了統計分析,現報道如下。
1.1材料
1.1.1樣本來源 2020年6月收集重慶市艾滋病確證中心實驗室轄區各篩查實驗室2017-2019年送檢的初篩有反應性樣本,以及非政府組織和性病門診檢測點采集的樣本9 010份,其中有反應性4 754份。
1.1.2試劑及儀器 篩查試劑為BIO-RAD HIV抗原抗體診斷試劑盒(酶聯免疫法),每盒576人份,Alere DetermineTMHIV 1+2型抗體檢測試劑盒(膠體硒法),100個測試/包裝袋。確證試劑為新加坡MP生物醫學亞太私人有限公司生產的HIV BLOT2.2 HIV 1+2抗體測試試劑盒(免疫印跡法),每盒36人份,Mikrogen GmbH德國麥克萊金公司生產的HIV 1+2抗體確證試劑盒(條帶免疫法),每盒20人份。本研究所使用試劑均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注冊批準,且均在有效期內使用。檢測儀器為Autobio PHOMO酶標儀、Autobio IWO960洗板機、TECAN ProfiBlot48全自動蛋白印跡儀等,所有儀器均經檢定校準合格。
1.2方法
1.2.1HIV檢測 常用的HIV篩查試驗有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化學發光或免疫熒光試驗、快速檢測及其他試驗[1]。對送檢有反應性的樣本采用法國伯樂4代HIV抗原抗體診斷試劑盒(酶聯免疫法)和美國雅培膠體硒(硒標法)3代抗體檢測試劑同時進行復檢,任一樣本有反應性均進行確證試驗。試劑均在有效期內使用,試驗步驟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和實驗室標準操作程序操作,結果按試劑盒說明書要求進行判斷。
1.2.2HIV抗體確證試驗 對2種方法復檢均有反應和任一方法有反應樣本進行確證試驗,常用的確證試驗有WB和RIBA/LIA。所用試劑均在有效期內,試驗步驟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和實驗室標準操作程序操作,結果按《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范》(2015年修訂版)要求并結合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判斷。
1.3統計學處理 應用Excel2007軟件建立數據庫,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檢測結果 有反應性4 754份樣本中無患者個人信息253份、既往感染者112份,故對4 389份樣本進行確證,其中確證陽性4 227份(WB:2 509份,RIBA:1 718份),不確定87份,陰性75份。見表1。

表1 2017-2019年HIV復檢有反應樣本確證試驗結果
2.2確證陽性樣本性別分布 4 227份樣本中男3 464例(81.95%),女763例(18.05%),男女比例為4.54∶1。不同性別樣本WB、RIBA陽性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確證陽性樣本性別分布
2.3確證陽性樣本年齡分布 4 227份樣本患者年齡主要分布在20~<30、≥60歲,分別占25.05%、23.33%。各年齡段樣本WB、RIBA陽性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157,P>0.05)。見圖1。

圖1 HIV確證陽性樣本年齡分布
2.4確證陽性樣本來源分布 4 389份樣本中WB檢測2 601份,RIBA檢測1 788份;門診和住院患者、男男性行為、自愿咨詢檢測占比均較高,WB分別為40.48%、27.64%、23.88%,RIBA分別為42.23%、26.45%、25.84%;其余來源占比均較低。見表3。

表3 確證陽性樣本來源分布
2.5確證陽性樣本WB、RIBA各條帶陽性率比較 WB檢測結果中gp160陽性率最高(100.00%),RIBA檢測結果中gp41陽性率最高(100.00%)。見表4。

表4 確證陽性樣本WB、RIBA各條帶陽性率比較
2.6不確定樣本帶型分布 87份樣本中單一條帶gp160、gp41、p24陽性率分別為28.74%、20.69%、6.90%。gp120.gp160陽性率為3.45%,p24.gp160陽性率為32.18%。見表5。

表5 不確定樣本帶型分布
2.7不確定樣本首次確證帶型轉陽情況 87份樣本中追蹤到55份樣本轉陽,其中第1次確證結果出現gp160、p24、gp41轉陽率分別為70.91%、45.45%、20.00%。見表6。

表6 轉陽樣本首次確證帶型陽轉情況(n=55)
重慶市2017-2019年送檢的9 010份抗體篩查有反應樣本經復查有反應率為52.76%(4 754/9 010),陽性率低于相關文獻報道(62.19%)[2],與重慶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大力宣傳貫徹密切相關。在查重和個人自愿確證條件下對4 389份有反應樣本進行了確證試驗,陽性4 227份(96.31%),不確定87份(1.98%),陰性75份(1.71%),確證陽性率與羅小莉等[2]報道相近(92.81%)。
確證陽性樣本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4.5∶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2∶1)[3],可能與重慶市早期以吸毒傳播,近期以男男性行為感染者較多有關。確證陽性樣本主要分布在20~<30歲人群中,其次大于或等于60歲人群。提示感染者以青年和老年人為主,可能與重慶市男男性行為人群規模較大、感染率較高有關,隨著社交方式的便利化,發生無保護性行為居高不下。≥60歲老年人群也占有較高的比例,說明該人群仍有活躍的性需求。提示不僅要著重加強對青年人群開展健康教育與干預,對大于或等于60歲老年群體也要進行相應的性安全教育宣傳、避孕套的推廣使用和采取其他相關的干預措施[4-5]。
本研究涉及的篩查實驗室有醫療機構、疾控中心和性病門診檢測點。其中門診和住院患者樣本主要來自醫療機構,自愿咨詢檢測人群樣本主要來源于疾控中心,男男性行為樣本一般來自非政府組織和性病門診檢測點。本研究結果顯示,篩查有反應性樣本主要以門診和住院患者為主,其次為男男性行為和自愿咨詢檢測人群,而性工作者和非商非固異性性行為者占比較低,可能與社會、道德等因素有關,促使性工作者和非商非固異性性行為這類比較隱蔽的人歸類于自愿咨詢檢測中[6]。
在2014年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提出的“2020年實現3個90%,2030年終結艾滋病的流行”[7-8]的防治目標下,重慶市各檢測、監測機構加大了對各人群進行艾滋病篩查的力度。本研究HIV感染者主要來源于醫療機構,說明醫療系統仍為重慶市最有效的檢測監測系統,與相關研究結果相符[9-10]。
本研究使用了2種方法進行確證實驗,分別對2種方法確證陽性樣本進行了條帶分析。結果顯示,WB檢測結果中3組帶型以膜蛋白基因帶型檢出率最高(>98.00%),與王萬海等[11]研究結果一致,核衣殼蛋白基因帶型中各帶差異較大,檢出率最高的是p24,而p55、p39檢出率較低,與WANG等[12]研究結論相似。RIBA檢測結果中檢出率最高的是gp41,而p17及2型帶gp105、gp36檢出率均較低。可能與HIV-2在我國未流行有關,但2017年湖南有當地HIV-2非輸入性流行病例的報道[13]。因此,對HIV-2的檢測也應高度重視。
在87份不確定樣本中隨訪追蹤到55份樣本轉陽,其首次檢測結果中gp160、p24、gp41轉陽率均較高,與謝思燕等[14]研究結果一致,說明這些抗體在患者體內出現較早,對后期防控工作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同時也提示重慶市不確定樣本大多數是處于窗口期或晚期患者,由于窗口期和晚期患者具有較高的病毒載量,其傳播風險也較高[15]。因此,應加大不確定樣本的隨訪和追蹤檢測。
確證陽性結果常用于為早診斷、早治療提供依據,要求患者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以降低病毒在體內的增長,提高其生活質量,延長患者壽命,尤為重要的是對確證結果為不確定或陰性樣本的分析,需進一步進行核酸檢測,對HIV窗口期或晚期患者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艾滋病篩查機構送檢樣本陽性率較高,確證率高,人群分布廣泛,青壯年人群性行為活躍,應對該人群加大行為干預和檢測力度,爭取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