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濤
(北京天房綠茵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1300)
生態園林的設計理念旨在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傳統的生態園林設計理念主要以美觀和綠化為主,節約型生態園林的設計加入了節約環保的理念,對于在城市環境中提高群眾的環保意識有重要的作用,在美化自然環境的同時,也確保了實用性和經濟性,對于周邊群眾的生活有著巨大的改善作用。而且節約型園林投入的資金較少,通過最基礎的改善對生態園林進行建設,不僅有良好的工藝性,也代表著生態園林最初的設計思想。
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要構建更具多樣性和針對性的景觀設計方案,立足于整體空間的綠化,并對生態進行科學配置,增加自然要素的比重,使園林景觀生態結構更加優化。綠化量是保證發揮城市園林生態功能的前提,在進行植物造景時,需要通過喬、灌、草和地被覆合群落結構,盡量選擇光合效率高的植物,同時創造小氣候條件,因為建筑物夏季需要降溫,冬季需要保溫,選擇這樣的植物,可顯著能夠降低建筑物能耗。與此同時,結合功能區要求,需要選擇相對抗污染的植物,使大量污染物能夠及時被吸收和覆蓋,降低綠地的污染程度,維持生態平衡性。
物種的多樣性是節約型生態園林設計師需要注意的一點,因為生態園林為保證美觀性,需要選擇不同的物種加強園林景觀的視覺效果,為確保園林結構和層次,需要選擇不同的物種美化園林,除此之外,為確保生態園林不僅美觀,還要通過選擇多種多樣的物種進行設計,增強節約型生態園林的實用性。在設計的過程中要選擇具有不同特點的物種,根據園林所處地區的特點設計出更符合當地文化特點的園林景觀,突出當地的植物文化,而且可以結合我國本土植物與引進的他國植物,通過不同植物的結合加強視覺效果,在增加物種多樣性的同時,也增強了觀賞性。而且在設計種植地點及范圍時,需要注重對不同植物的結合,根據生命力不同、生長周期不同、種植條件不同要進行合理的組合,需要對綠色植物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保證植物搭配不違反自然規律,科學的搭配才能營造出具備美觀以及環保理念的節約型生態園林。
綠地植物的種間關系是園林設計的關鍵,是因為種間關系能夠在群落演變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目前,之所以存在大量的單一結構綠地,一方面原因是為了節省綠化投資,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綠化觀念不強,不能正確利用種間關系。植物種間關系中最為重要的關系是競爭,不同植物之間的競爭關系能夠產生負相互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競爭等級,一種植物是否能夠快速適應環境,與其自身植株的大小、扎根的類型、扎根的深度有關,同時植物間的競爭能力也與目標種、鄰居植物類型有關聯,受到植物生長率、耐蔭性、他感作用、具體生長形態的影響。以他感作用來說,其屬于一種相對特殊的植物種間關系,其在競爭時具有強制性和干涉性。種間關系也存在一定的正相互作用,例如,樹冠層能夠提供樹蔭,為林下植物提供萌生環境。基于上述分析認為,作為一名園林工作者,應該對植物生態學知識有所掌握,并且了解植物生物學知識,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到不同植物的相生相克,重視種間關系。
在節約型園林景觀設計理念下,在進行植物配置時,設計者應該關注色彩季相的作用,做好組合分配。為此,要對本地區生態條件進行分析掌握景觀植物的特性,以適中為原則,正確選擇需要配置的植物,必要時要對綠化區域進行改造,為植物適應本地區的生存提供更多便利條件。因地制宜,結合植物品種本身屬性,制定最佳方案。一些觀果的植物也非常漂亮,也可以作為觀賞景觀,帶給人們更多美感。
節約環保理念是節約型生態園林設計的重點理念,園林植物配置必須貫徹節約理念才能建造出真正的節約型生態園林。設計師在設計原來的植物配置之前需要詳細了解植物的特性,避免因為植物搭配存在問題,導致園林整體景觀出現混亂,影響園林的美觀性。以最常見的灌木和喬木為例,因為灌木類植物高度較低,所以無法作為環境中的背景和隔斷工具,但是灌木類植物可以作為主要的欣賞類植物,而喬木類植物因為過于高大,群眾無法長時間觀賞,因此可以作為背景搭配,或對不同園林區域進行隔離。在園林的設計過程中,必須遵守美學概念,不僅要體現出不同植物的特點,還要結合整體搭配設計和諧的景觀,使植物配置景觀在群眾進行游玩、觀賞時,能營造出輕松和諧的氛圍。
雖然植物對環境有一定的幫助作用,但是不合理使用植物也會對生態園林造成不利影響,使用并不適合生態園林設計的綠色植物會破壞生態結構,導致節約型生態園林的建造出現問題。在生態園林的設計過程中,植物不僅要起到美觀作用,還要保護整體生態結構的平衡,園林中不僅會有周圍群眾游玩,還會有鳥類等動物出現,所以在設計過程中,也要考慮動物的出現對園林造成的影響,設計不同的植物配置可以降低動物對植物的不利影響。而且植物根系生長情況不同,需要結合園林所處位置,選擇根系茂盛會使稀少的植物,避免因為缺水的緣故造成植物死亡,或者因為植物根系過于茂盛,破壞當地土壤結構和地下水情況。
植物景觀配置的基本原則是堅持統一性原則,要對每一種植物的色彩、習性進行研究,并結合其外觀進行科學搭配。在生態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要想打造更具多元化的景觀、景致,設計者需要堅持統一性原則,結合不同植物,協調每種植物。目前,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過于復雜,主要原因是設計者太過于追求個性化和差異化,忽略統一性原則,使設計出來的園林景觀作品過于浮夸。但是,如果植物顏色過于單調,也會導致生態園林景觀乏味。因此,在設計方案中應該強化植物之間的錯落變化,使景觀更為靈活靈動,為觀賞者提供更加賞心悅目的園林景致。
生態園林景觀設計需要以植物來打造景觀,這是非常重要的設計思路,但是設計思想不應該一成不變,而是要結合植物物種,做好植被搭配,保證植物物種的多樣化。設計者應該充分明白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作用,是為了凸顯植物的自然美,因此要利用喬灌木的體態、姿態、體型,配合不同花色,將不同類型的被植物搭配在綠化面積上,充分體現園林景觀特征。
植物品種的選擇是每年在這項工作中的重點,我們也在摸索中逐漸成長,近年來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尤其是地被植物的生長態勢及成活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如圖1所示。
圖1
生態園林的建設同樣需要考慮到水資源的利用,如果沒有合理規劃、利用水資源,會造成嚴重的水源浪費,生態園林的未來發展也會受到阻礙,更是違背了園林設計的節約型理念。所以在設計和建造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對水資源的循環利用,且盡量減少水資源的消耗,因此需要利用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降低水資源的浪費,在保證生態園林景觀優美的情況下盡可能節約水資源。
綜上所述,城市園林不斷向多樣性、綜合性、宜居性方向發展,構建更加節約型的園林景觀,是生態園林設計的必然趨勢。立足于節約型社會設計園林,能夠為城市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創造必要條件。因此,要將生態型節約型園林景觀建設放在一定高度上,不能空喊口號,而是要落實在實處,圍繞城市生態建設全局出發,轉變舊的設計觀念,在節約型園林景觀設計方案中凸顯更多人文要素,做好植物配置,從而最大程度提高園林景觀設計效果,為生態園林建設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