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鑫,王瑋瑾,于幫國,張占海
(黑龍江省大慶市中醫醫院婦產科,黑龍江 大慶 163000)
當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侵入子宮肌層時稱為子宮腺肌癥,以30~50歲經產婦多見,其中50%合并子宮肌瘤,15%合并內膜異位癥,臨床表現以月經量多及漸重的痛經為特點[1]。該病屬于良性但其生物學行為有著惡性腫瘤的特性[2]。本研究用消癥補腎湯治療子宮腺肌癥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70例,均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大慶市中醫醫院就診的腎虛血瘀型子宮腺肌癥患者,按照隨機偶數奇數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年齡26~50歲,平均(37.03±7.18)歲;病程2~6年,平均(3.69±1.55)年。治療組年齡27~49歲,平均(39.06±7.55)歲;病程1~7年,平均(4.14±1.77)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子宮腺肌癥的西醫診斷標準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腎虛血瘀型的中醫診斷標準;②患者知曉研究目的,簽署知情同意書,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①確診為盆腔炎、原發性痛經;②全身性或局部惡性腫瘤或生殖器官惡性腫瘤;③精神疾病或肝腎、心腦、造血系統疾病;④近3個月內進行過激素藥物治療或同時進行其他藥物治療。
中止標準:受試者出現過敏癥狀。
剔除標準:①受試對象受試過程中不愿意繼續研究;②未按規定用藥或未按規定定期檢測實驗室指標,無法判斷療效;③不能配合臨床治療要求終止治療而影響療效判斷。
對照組用宮瘤消膠囊(山東步長神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每次口服3粒,日3次。1個月經周期為一療程,連續服用3個療程。
治療組用消癥補腎湯。藥用桂枝15g,茯苓20g,丹皮20g,赤芍20g,甘草15g,黃芪30g,桃仁20g,石見穿30g,鬼箭羽30g,水蛭10g,鱉甲20g,菟絲子30g,地黃20g,山藥20g,杜仲20g。水煎取汁400mL,每次200mL,早、晚各服用1次,餐后30min服用。連續治療3個月。
以《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為參照,治療前及治療后3個月統計月經量評分、痛經癥狀積分、腎虛血瘀證候評分及中醫證候總積分。用彩超測量子宮體積及經前子宮內膜厚度,其中子宮體積計算公式為:子宮體積=π×4/3×長徑×前后徑×橫徑(按不規則橢圓體體積計算公式)。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評分比較 (分,±s )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評分比較 (分,±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時間 月經量評分 痛經評分 腎虛血瘀證候評分中醫證候評分治療組 35治療前2.26±0.70 15.26±2.05 15.69±4.17 33.40±9.23治療后0.89±0.63*△ 6.91±1.33*△ 7.29±2.05*△ 17.86±4.69*△對照組 35治療前2.14±0.81 14.96±2.11 16.14±3.77 32.86±8.60治療后1.31±0.68* 8.89±1.45*14.71±3.23 21.29±5.51*
兩組治療前后子宮體積及子宮內膜厚度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子宮體積及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s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子宮體積及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時間 子宮體積(mm3) 子宮內膜厚度(cm)治療組 35 治療前 1545.80±213.79 1.37±0.19治療后 1235.43±216.34*△ 1.03±0.12*△對照組 35 治療前 1458.53±250.45 1.39±0.20治療后 1338.71±207.35* 1.20±0.19*
子宮腺肌病在中醫典籍中沒有確定的病名,但針對其癥狀及治療的描述可參考痛經、癥瘕以及月經不調、不孕癥病證。中醫認為“瘀血內停”是本病的主要病機,古今歷代醫家根據兼癥分多種證型,而活血化瘀法則是治療的基本方法[3]。宮瘤消膠囊改善子宮腺肌癥療效可證,尤其是可減少經量、改善子宮體檢降低復發率,還能有效減少經期出血量,改善子宮體積及體內激素水平[4]。近代中醫認為腎虛血瘀型是子宮腺肌癥常見的中醫證型,腎氣虛弱、瘀血阻滯為主要病機,而補腎益氣、活血散瘀是治療的根本[5]。
于幫國主任提出腎氣虧虛導致氣血瘀阻成癥是為主要病機,病程遷延逐漸導致臟腑氣血虧損,終將累及于腎,月經正常全賴于腎氣充盛,腎氣虛損、不得濡養沖任導致沖任不固,則月經量多、陰部空墜;腎虛火不暖土,脾失健運,故大便質稀;腰為腎之府,腎虛筋脈失養,故腰骶酸痛、盆腔痛;腎虛不能濡養清竅,故頭暈耳鳴;腎虛久病必瘀成癥。諸癥實乃腎虛為本、血瘀為標的表現。因此,治當補腎益氣、化瘀消癥。按照中醫治療疾病的理、法、方、藥一一對應的原則組方成消癥補腎湯。方中君藥為菟絲子、杜仲、黃芪,三者合用補腎益氣;臣藥為桂枝、茯苓、桃仁、赤芍、丹皮,以消癥化瘀止痛,配合山藥、地黃增強補腎益氣之力;佐藥為石見穿、鬼箭羽、水蛭及鱉甲消癥散結,活血化瘀;甘草為使,調和諸藥。
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腎虛血瘀證候評分與治療前相比無統計學意義,治療組治療后的各項指標與治療前相比均有所改善,并且治療組月經量評分、彩超測量指標、痛經癥狀積分、腎虛血瘀證候評分、中醫證候總積分下降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消癥補腎湯治療腎虛血瘀型子宮腺肌癥改善痛經程度、月經量多等有顯著療效,并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子宮體積的增大以及經前子宮內膜異常增厚,且無明顯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