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黃樹林
(1.安徽中醫藥大學附屬蕪湖市中醫醫院專碩研究生培養基地,安徽 蕪湖 241002;2.安徽省蕪湖市中醫醫院,安徽 蕪湖 241002)
肋軟骨炎又稱Tietze’s綜合征[1],是胸外科常見的疾病之一,是一種肋軟骨處非化膿性炎癥,好發于2~5肋軟骨處,第2肋軟骨最常見,多見于25~35歲成年人,臨床的表現為肋軟骨局部疼痛腫脹,深呼吸時癥狀加重,伴有一定的壓痛感。目前臨床主要采用封閉療法及非甾體類藥物治療[2]。本研究用十七味大活血膠囊聯合醋氯芬酸緩釋片治療肋軟骨炎取得較好療效,報道如下。
共34例,均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蕪湖市中醫醫院收治的肋軟骨炎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7例。對照組男8例,女9例;年齡21~45歲,平均(30.82±5.88)歲;病程4~42天,平均(16.65±9.07)天。觀察組男9例,女8例;年齡24~48歲,平均(31.41±5.52)歲;病程7~45天,平均(17.88±9.55)天。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西醫診斷符合《外科學》第8版中有關于肋軟骨炎的診斷標準[3],中醫診斷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骨痹”的診斷標準[4]。
排除標準:對藥物成分過敏,妊娠或哺乳期婦女,伴有胸部腫瘤、心衰、嚴重呼吸系統及其他疾病。
兩組均采用西醫治療方案,給予口服醋氯芬酸緩釋片(浙江尖峰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90011)0.2g,日1次,7日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
觀察組加服十七味大活血膠囊(系蕪湖市中醫院院內制劑,皖藥制字Z20050027,規格0.35g/粒),1次3~4粒,日3次,7日為一療程,治療2個療程。
疼痛強度評分標準采用視覺模擬評級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
顯效:肋部疼痛消失,腫脹較前變小明顯,局部壓痛為陰性。有效:肋部疼痛緩解,腫脹變小,局部壓痛減輕。無效:疼痛、腫脹、壓痛及VAS評分均無改善。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VAS評分比較 (分,±s )

表2 治療前后兩組VAS評分比較 (分,±s )
組別 例 治療前 1個療程后 2個療程后觀察組 17 5.35±1.50 2.76±1.09 0.94±1.03對照組 17 5.47±1.28 2.88±0.99 1.12±1.21 t 0.246 0.456 0.456 P 0.807 0.744 0.651
肋軟骨炎最早報道于1921年,由學者Tietze最先發現[5],是胸壁疼痛的原因之一,其病因目前尚未明確。非化膿性肋軟骨炎的病理特點主要表現為軟骨膜增厚,肋軟骨膨脹性增長,血管過度生長,細胞體積增大,非特異性炎性因子浸潤。目前臨床上對于肋軟骨炎常用消炎、止痛等方法進行治療,但易復發。
肋軟骨炎屬中醫“骨痹”范疇。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冬春季多發。氣滯血瘀型又是臨床上最常見證型,所以治療應以活血化瘀止痛為主。沖擊波療法與局部疼痛阻滯療法作為新型無創療法具有一定的優勢。近年來,中醫治療肋軟骨炎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6-9]。十七味大活血膠囊是由紅花、赤芍、三七、當歸、丹參、桃仁、牡丹皮、白茅根、茯苓、薏苡仁、車前子、川芎、延胡索、大黃、土鱉蟲、黃柏、陳皮組成,由桃紅四物湯化裁而來,具有活血行氣,化瘀止痛功效[10]。
綜上所述,十七味大活血膠囊聯合醋氯芬酸緩釋片治療肋軟骨炎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