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銀行業過去一年來的“收購狂歡”為華盛頓拉向了警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7月16日報道稱,民主黨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和謝羅德·布朗警告一些巨型銀行的大量合并將損害普通消費者的利益,并使較小的社區銀行更難保持競爭力。報道援引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一系列的收購和重組使得美國出現52家資產超過500億美元的銀行,而2017年只有39家銀行達到這一規模。
CNN稱當前的這種銀行合并“狂歡”與美國國會不無關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后者近年來改變金融監管規定的結果。美國國會2018年裁定銀行必須擁有2500億美元才符合需要接受更多監管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SIFI)遴選標準,該決定導致監管面幾乎僅限于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富國銀行、花旗集團等少數頭部銀行。報道還認為,美聯儲自疫情發生以來推行的低利率政策令許多銀行愈發難以通過借貸獲利,進一步促使行業并購。
CNN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這股并購潮將持續多久。但通過一項涉獵廣泛的行政令,拜登近來透露出他打算比特朗普更密切審查銀行購并活動的信號。在7月15日的美聯儲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聽證會上,布朗就銀行合并問題嚴厲警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我們不能讓大銀行合并為越來越大的超級銀行,使小銀行更難以競爭。”▲
(王會聰)
環球時報202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