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讓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的地方,一進大門迎面巨大的影壁上,赫然五個大字——為人民服務。
延安時期,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毛澤東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革命實踐形成了偉大的延安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內容,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70多年來,我們的黨和政府始終堅持這一根本宗旨,始終把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為各項工作的根本目的,始終放在各項工作的第一位,艱苦奮斗,發奮圖強,把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建成一個初步繁榮富強的國家,人民群眾從解決溫飽問題到富起來,走上了小康生活的道路。
歷史進入新的時代,我們的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習近平總書記擲地有聲:“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中國地域廣闊,地區貧富差異比較大。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國家高度重視貧困地區的扶貧工作,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地扶貧開發,取得了偉大成就,但是直到2012年,全國貧困人口還有9899萬人。尤其是西部許多省份經濟力量比較薄弱,貧困人口達5086萬人。有的貧困縣70%的鄉村是貧困村,有的貧困村全部是貧困戶,那里人民群眾的生活還處在貧困線以下。許多貧困地區的貧困人口集中分布在生產條件比較差、自然災害多、基礎設施落后的連片特困地區,土地少而貧瘠,收入微薄,又缺乏其他經營,貧困程度比較深。貧困人口不僅收入水平低,一些地方還面臨著吃水、行路、用電、上學、就醫等諸多困難。有些村寨交通閉塞,出門要靠攀爬山崖,攀爬滑索,許多人祖輩沒有走出過大山。
脫貧問題十分嚴峻。如何使這一部分群眾擺脫貧困,是擺在我黨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是關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深入到貧困地區貧困縣貧困村貧困家庭進行考察,訪貧問苦,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的貧困生活使他揪心,也更加堅定了他使貧困地區千千萬萬貧困群眾脫貧的決心。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總書記冒著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嚴寒,踏雪前往阜平看望慰問困難群眾,考察扶貧開發工作,向全黨全國發出了脫貧攻堅的動員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
2013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甘肅省海拔2400多米的定西市渭源縣元古堆村和海拔1900多米的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布楞溝村考察。隨后每年新年首站考察看扶貧,已經成為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個慣例。黨的十八大以來,每年新年獻(賀)詞總書記忘不了貧困人口的事,忘不了脫貧攻堅的事情。
2014年10月17日國家設立了“國家扶貧日”,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高度重視。
2015年,在中國共產黨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2015年11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對脫貧攻堅工作全面部署。黨中央國務院向全國人民發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召,頒布《“十三五”脫貧攻堅計劃》,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制定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2017年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德勝村考察。
2017年6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到忻州市岢嵐縣趙家洼村特困戶王三女家看望。23日在太原主持召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指出“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需要找準導致深度貧困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針對性的脫貧攻堅舉措”。
2017年10月25日,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時說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我們將舉全黨全國之力,堅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確保兌現我們的承諾?!?/p>
為了堅決兌現承諾,黨的十九大把精準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而隨后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要求全黨上下再動員再部署,集中力量攻克貧困的難中之難、堅中之堅。
2018年2月11日,黨的十九大召開后的第一個春節前夕,習近平來到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這里是全國最典型的區域性整體貧困地區,17個縣市中有11個縣是深度貧困縣,貧困人口達97萬。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嚴寒走進貧困村,走進貧困戶,仔細詢問和查看貧困群眾的生活情況。
2019年4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會議,指出要集中優勢兵力打攻堅戰。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基層黨政干部,要一心一意為老百姓做事,心里裝著困難群眾,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常去貧困地區走一走,常到貧困戶家里坐一坐,常同困難群眾聊一聊,多了解困難群眾的期盼,多解決困難群眾的問題,滿懷熱情為困難群眾辦事。
8年來,習近平總書記頂風雪、冒酷暑、踏泥濘,50多次走進貧困村,走進貧困家庭,訪貧問苦,實地考察,一次次對脫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我們看到,總書記對脫貧是何等的重視,下了多么大的決心。人民領袖始終牽掛著貧困群眾,始終想著使鄉親們過上好日子。這是不忘初心,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人民領袖的為民情懷。習近平總書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與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延安精神一脈相承。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黨上下一致,一切為了人民,一切想著人民,迅速行動,下大力氣,重力舉措,歷時8年始終堅持不懈,大打了一場脫貧攻堅戰。
2014年,全國貧困地區80萬基層干部進村入戶,具體識別貧困人口,12.8萬個貧困村、8962萬貧困人口被識別出來,建檔立卡、錄入信息,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
2015年,為了精準扶貧,使貧困人口數據更精準,全國扶貧系統200多萬工作人員對建檔立卡“回頭看”,補錄了貧困人口807萬,退出不符合貧困條件的人口929萬。扶貧精準度進一步提高。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堅定強調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落下。中西部22個省區市向中央簽訂了脫貧攻堅責任書,立下了軍令狀。每年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扶貧脫貧情況,接受督察考核。
這樣形式的軍令狀、責任書,在中西部22個省區市縣鄉各級黨委政府都能看見,通過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強化了脫貧攻堅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五級書記形成了一個脫貧攻堅的全方位決戰局面。
2017年2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的時候說:“今天我們這個集體學習,是關于這個脫貧攻堅形勢的。安排這個題目的目的,就是能夠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的目標,是實實在在的實現,不是勉勉強強的實現,更不能是虛假的實現。先安排一個專題片,然后再來發言?!?/p>
看完片子,習近平總書記心情沉重地說:“群眾生活現在還這么困難,貧困地區還這么貧困,心里真是沉甸甸的。”總書記指示,農村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我們作出的莊嚴承諾。接著,總書記強調“七個強化”——強化領導責任,強化資金投入,強化部門協調,強化東西協作,強化社會合力,強化基層活力,強化任務落實。對脫貧攻堅戰具體指導。
2018年末,中央在對各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時發現“兩不愁三保障”存在突出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講,我們要頭腦清楚,不要好高騖遠,要緊盯著“兩不愁三保障”。
“兩不愁三保障”,是我國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在超過國家貧困標準的同時,還要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習近平要求教育部等五個和“兩不愁三保障”工作相關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拿出過硬的舉措和辦法,確保如期完成任務。到2019年年底,520多萬人的“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基本解決。
從黨中央最高指揮部到基層最后一公里,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掛帥、親自指揮、親自出征、親自督戰,層層壓實責任,舉全黨全國全社會之力推進,集中優勢兵力打攻堅戰,充分發揮40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9500多萬名黨員的凝聚力和戰斗力,832個貧困縣黨政正職堅守脫貧攻堅一線指揮部, 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深入扶貧一線,傾力幫扶。重視程度之高、政策舉措之實、工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戰,到2019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從9899萬人減少到551萬人,貧困縣從832個減少到52個,西部農村貧困人口由5086萬人減少到323萬人,西部地區90%以上的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年收官年。然而新年前后,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發生,洪澇災害又接踵而來。這突發情況嚴峻地考驗著脫貧攻堅戰的成敗。習近平總書記一個月內三次發出重要指示,要求統籌災后恢復重建與脫貧工作??倳洀娬{,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嚴重洪澇災害的考驗,黨中央堅定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的決心不動搖?,F在脫貧攻堅到了最后階段,全黨全社會要勠力同心真抓實干,頑強奮斗,攻堅克難,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脫貧攻堅的終點沒有變,最后的沖線時間沒有變。
8年的脫貧攻堅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統籌和領導下,全國上下一心,黨政軍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人員、各行各業以及諸多社會力量,形成了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人民戰爭。數百萬扶貧干部傾力奉獻,實干苦干,同貧困群眾想在一起,住在一起,將最美的年華奉獻給了脫貧事業。令人感動的是1800多名黨員干部因積勞成疾或因事故在脫貧攻堅崗位上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黃文秀,法學碩士,中共黨員,廣西百色市委派駐樂業縣百坭村駐村第一書記, 2019年犧牲在脫貧攻堅一線,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
天道不負中國共產黨人,不負以人民為中心、鐵定決心、百折不撓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中國共產黨人,不負大打脫貧攻堅戰的各族人民群眾,2020年年底,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徹底勝利。
祖祖輩輩居住在大山深處,在石頭縫里刨食的貧困群眾異地搬遷到漂亮的樓房,產業扶貧使貧困村變成了富裕村,科技扶貧使貧苦農民掌握了致富技術,就業扶貧使苦于找不到門路的困難群眾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還有對口支援扶貧、定點扶貧、教育扶貧、醫療扶貧等各種幫扶脫貧形式,使奔小康的路上沒有落下一個人。我們看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2013年人均收入僅1668元,到2020年增長到18369元。我們看到,貧困地區行路難、吃水難、用電難、通訊難、上學難、看病難等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我們看到,960多萬貧困群眾坐上搬遷的汽車,徹底擺脫閉塞和落后,住進新的家園,老爺爺老奶奶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2021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召開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徹底解決。
中華民族歷史性地徹底擺脫了絕對貧困,實現了幾千年的夢想,中國共產黨兌現了對中國人民的神圣承諾。
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展現的是偉大的中國力量,展現的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力量。這種偉大力量來自于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而創造出如此宏偉的彪炳史冊的歷史偉業。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100年來,我們的黨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自己神圣的歷史使命,始終想的是廣大人民群眾。100年,是鬧革命拯救勞苦大眾、抓建設為人民謀幸福而艱苦奮斗的100年。歷史進入新時代,在新征程我們的黨將永遠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永遠的奮斗目標,使人民群眾有更加豐富的獲得感,有更加美好的幸福感。
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