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茂林
百年未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已逾一年,疫情起伏反復,病毒頻繁變異,形勢仍然復雜嚴峻。此階段,只有疫苗才是戰勝疫情的利器。我國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在開展,但大家對于疫苗的適應證并不是十分了解,部分慢性傳染病患者,如艾滋病、肺結核、病毒性肝炎患者更是存在這樣或那樣的顧慮,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接種新冠疫苗。為此,筆者整理歸納如下——
艾滋病病毒(HIV)主要破壞人體免疫系統,是一種免疫功能缺陷合并多種機會性感染的綜合性病患。免疫功能受損人群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癥、死亡高風險人群。而根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公布的數據,2019年,全球約有170萬新發艾滋病感染者,69萬人死于艾滋病相關疾病。在總共3800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仍有1260萬人無法獲得拯救生命的治療。若據此判斷,隨著新冠疫情的發展,這將是一個超級大麻煩。
但目前尚無新冠疫苗對艾滋病患者或HIV感染者的安全性或有效性數據,根據既往同類型疫苗的安全性特點,建議接種滅活疫苗和重組亞單位疫苗;對于腺病毒載體疫苗,因既往無同類型疫苗使用安全性數據,需個人權衡風險后決定。
此外,HIV感染者同時有以下情況,則不應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1.過敏。對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種非活性成分、生產工藝中使用的物質過敏者,或以前接種同類型疫苗時出現過敏者;
2.嚴重過敏反應。既往發生過疫苗嚴重過敏反應者,如急性過敏反應、血管神經性水腫、呼吸困難等;
3.正在發熱者。HIV急性期、艾滋病期發生機會性感染未被控制的,或者合并其他急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發病期,或未控制的其他嚴重慢性病患者;
4.神經系統疾病?;加形纯刂频陌d癇和其他嚴重神經系統疾病者(如橫貫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綜合癥、脫髓鞘疾病等)。
結核病又叫“癆病”,由結核桿菌引起,主要侵害人體肺部,發生肺結核。肺結核在我國法定報告甲乙類傳染病中發病和死亡數排在前兩位。得了肺結核如發現不及時,治療不徹底,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如果接受規范治療6~8個月,絕大多數可治愈。
對于正在接受治療的肺結核患者,不建議接種新冠疫苗;如果已經治愈,在排除禁忌癥的情況下可以接種新冠疫苗。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組傳染病。目前已證實有甲、乙、丙、丁、戊5種肝炎,其中甲型、乙型為最常見。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病情穩定的慢性肝病患者,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具體包括:無明顯癥狀、肝功能正?;蚧菊5囊腋尾《緮y帶者、脂肪肝和酒精肝患者;處于穩定期的代償性肝硬化患者,經醫生評估后認為可以接種者;對于正在接受治療的慢性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包括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的患者,如果癥狀基本消失、肝功能恢復正常,可以接種。
但是,下列肝炎患者則不宜接種:急性肝炎患者,包括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及急性藥物性肝損患者,在臨床癥狀及肝功能未完全恢復前不宜接種;慢性肝炎(慢性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發作,如突然出現急性肝炎臨床癥狀伴肝功能異常時,不能接種;嚴重的肝病患者,如肝衰竭、失代償期肝硬化、原型肝癌患者,不宜接種;慢性肝病同時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不宜接種;正在接受干擾素治療的患者建議暫緩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