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杰
【摘要】教育是一門藝術。如何才能更好地與學生溝通,樹立教師的形象,有效地做到教書育人?這與教師的言傳身教息息相關。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個有情商的教師如春風化雨般滋潤學生的心田;如股股暖流融化學生的心冰;如閃閃的明星點燃學生逐夢的心愿。
【關鍵詞】自省;自律;自勵;知生;溝通;溫暖
一名順應時代發展且具有教育情懷的合格教師,在平常的教育教學中其言談舉止將給予學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正面影響。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體驗,就如何做個有情商的教師談幾點看法。
一、自省——認識自我、反思自我
教師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要規范自我、認識自我,客觀地擺正自己的位置。俗語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市場經濟條件作用下,教師必須要經得起考驗,受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行業,就應恪守初衷,不辱使命。教師的自知之明,在于了解自己選擇的職業。
比如,教師在與學生家長交流時,有的家長會態度比較強硬,對教師的工作不夠尊重。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只管做好自己的本分即可;教師絕對不能做有損師者身份的事,從而有損師風師德,既踐踏了自己的尊嚴,也壞了自己名聲。
二、自律——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堅持,也是一種習慣
作為教師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要加強自控和自律,必須不斷學習,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和和理論。用先進的理論、創新的思維指導自己,才能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迷失方向,立而不倒,開拓創新。其次,要樹立正直的人格、人品,立人必須先立已。教師要有正義感,只有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正面感染學生、教育學生,去引領學生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深入的認知。從師者務必弘揚高尚正義,真善美的價值觀念,把正直、樂觀、寬容、誠信、擔當負責、不驕不躁視為做人的準則,良好的師德風范才能如影隨形。
教師要想在學生面前樹立形象,就必須做到以身作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行己有恥”。比如,要求學生不要遲到、曠課,教師則首先要在上課前早到達課室等待學生上課,不提前離開課室;課后,詢問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便及時補漏。又如,禁止學生帶手機來上課,教師自己就不要把手機帶到課室來,更不能在課室接打電話;教育學生不能吸煙,吸煙有害健康,如果教師吸煙,又如何去教育說服學生呢?教師應該以身作則,從嚴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育學生,讓學生從內心尊敬教師、愛戴教師。教師要把的良苦用心化作一絲絲春雨灌注學生的心田。
三、自勵——自我激勵
喚起自我激情,提高工作熱情,發揚愛崗敬業的精神,教師要客觀地面對成功與失敗。面對失敗時,要敢于直面挫折所帶來的壓力和打擊,在自我激勵中發現自己的閃光點,發揮自己的長處,從而培養起自信、擔當、樂觀、豁達、熱情、遠見的高尚情趣。放寬視野,挖掘自己的開拓性、創造性,不斷更新自己觀念,確立新的目標。
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情緒,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教師平時可多參加各類教學教育活動、每學期、每年承擔適當的公開課活動、撰寫教學論文、參加各種繼續教育培訓等增值活動。緊跟時代的步伐,讓新思維探尋未知荒漠,讓每一天都行走在求知的道路上。在教學中盡可能發揮自己的專長,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淡泊名利,不虛榮。
四、知生——理解學生、了解學生、熱愛學生
作為教師,應該客觀、中肯地看待每一位學生,領悟學生感情流露,做到言傳身教。教師知生,主要是理解學生,對學生日常表現如實評價。特別是對待后進生,更要傾注潤物無聲之愛,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溫度。教師要真情地流淌著對學生滿懷的愛意,努力為學生服務,時刻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因此,教師必須從如何讓學生盡快成長、成熟、自立、自強、成才的角度來全面思考和規劃自己,進行有效的工作。
當學生學業和生活受到挫折的時候,教師要表示理解,應及時給予安慰和疏導,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情,體會到教師的溫暖,使其盡快回歸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來。
五、溝通是解決問題最好的鑰匙
處理好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和組織管理事宜。作為教師,首先應增強教育教學的組織管理能力,這是指:首先提高自己教學管理能力和理論水平,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思維,適應時代發展空間,能有效地實現教育教學目的;其次,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開發、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主動性,從而達到自主管理的目的。教師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教師對學生的諄諄教悔、關心、引導、溝通如春風化雨,滋潤、溫暖了學生的心靈。當教師的每一縷陽光灑在學生身上時,都會化作暖心的溫情。讓每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永遠處于積極、樂觀、上進的心理狀態是教師的良好心愿。
如,課后多與學生交談,在與學生接觸中了解學生的有關情況。只有接觸了才知道學生想什么、做了什么,才有可能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特別是部分后進生,一般是不會主動與教師談話,只有與他做朋友,走進他的心靈,他才會向你傾訴心聲。平時課后,教師可多與學生一起參加體育活動,如一起打籃球、乒乓球、羽毛球、做游戲等方式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當明白了學生情感世界后,做起工作來就容易多了。在與學生的溝通談話時,切勿居高臨下,應平緩心情帶著關切的情緒交談。對于個別不尊重教師的學生,除了正面的教育還要經常與其家長溝通,及時把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反饋給家長,以達到共同教育的目的。都說溝通是橋梁;溝通能拉近距離,化解矛盾;溝通能讓教學變得更美好。
綜上所述,自律和自省是教師本分,是基本要求,是教育的初心;自勵是對教育熱情的堅持,知生是教師從教的初心,溝通是解決學生問題的最好鑰匙。這些是做一個有情商的教師必備的條件。教師的工作方法、言行舉止都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會影響學生學習和成長,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至關重要,對學生品德的形成和發展意義非凡。教師不僅要有靈活多變的教育藝術,而且還要有適應時代發展的教學管理的創新思維;教師的責任和擔當任重道遠,做個新時代有情商的教師,也是為人之師重要的一環。
責任編輯? 林百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