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娟
筆者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發現,學生普遍比較害怕寫作文。筆者通過問卷、座談等形式發現,學生害怕寫作文的原因是“無話可寫”。針對這種現象,如何克服呢?下面筆者就人物作文教學為例,總結出寫人的作文可通過如下五個環節解決“無話可寫”的難題。
一、善于搜集素材
就拿人物作文來說,傳統作文課,很多語文教師往往就是在上課時將作文要求布置下去,讓學生在規定的課堂時間完成。這種做法對于有作文基礎的學生來說能夠按時完成,但從交上來的作文看,很大一部分學生未達來到教師的要求,最明顯的存在問題表現在字數太少,內容空洞無物,以致人物形象不豐滿,人物性格特點不鮮明突出。針對這種現象,筆者做法是:指導學生課前搜集人物的相關素材。
與人物有關的材料,要求搜集多一點,盡量詳細??梢酝ㄟ^各種方式搜集材料,如,現場采訪、電話訪談、從身邊的相關人員中了解、查找人物資料等等。這些素材多了,才能做有“米”之“炊”。記得教初二語文時,有一個星期五下午,筆者布置了一道命題作文,題目是:我佩服的一個人。要求學生必須寫自己熟悉的人。大家按要求各盡所能搜集了大量關于人物的第一手材料。經了解,小陳為了寫被評為“市級優秀教師”的舅舅,利用周末時間騎自行車,去舅舅家里,與敬佩的親人交流三個多小時,邊做筆記邊錄音,后來經小陳的舅舅反饋說,當時的交流過程相當于“大記者”,小陳在現場采訪,而自己是邊回答小陳的提問,邊暗地里佩服這位“準記者”的毅力和敬業精神。后來筆者發現,小陳足足記錄了近3000字采訪草稿,他還興奮將記錄本拿給筆者看。書寫雖然有點潦草,但筆者看到了字里行間凝聚著小陳的汗水。筆者緊緊握著小陳的手,說:“老師為你驕傲,你沒有辜負老師的期望。”從收上來的人物素材記錄本看,筆者欣慰地發現,全班學生詳細地記錄下自己尋找人物的前后經過,以及人物方方面面的介紹。善于搜集素材,是學生寫作最關健的第一步。
二、相互分享素材
這是第一個環節的延續。筆者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先在組內分享,可以介紹自己尋找人物的經過,可以談線索人物的具體事跡,也可以談自己的心得體會等。然后,小組長綜合本組情況作代表發言。后來,學生在日記中都說,對以上兩個步驟體會很深,認為收獲特別大,寫起作文來覺得很多話可講。一位學生的周記是這樣寫的:李老師教我們寫作文,我們覺得有創意,很有樂趣,之前我特別怕寫作,每當老師發下作文本,我最不想看上面的評分,因為我知道寫得很差,甚至想放棄語文課了;但后來遇到了李老師,我喜歡上了他的作文課,我發現自己寫的文章不是之前想象中的那么差……筆者從之前的語文教師那里了解到,眼前這位學生與之前對比,真的改變了,目前作文評分常常達到良好以上。筆者也不斷地反思,作文教學,并不是一味地埋頭寫,寫作前的功夫做到了,后面自然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寫作起來就不會覺得腦子里“空空如也”。以上兩個環節,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統籌能力、溝通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此舉,學生在掌握寫作途徑的同時,鍛煉了膽量,培養了自信。這對未來的學習幫助甚大。
三、交流寫作方法
有材料,如何組織成篇?筆者的方法是:讓作文寫得好的學生擔任教師的角色,主持交流會。學生暢所欲言,紛紛上臺。有的學生談到,人物寫作要有一個中心,人物言談舉止要圍繞中心來寫;有的學生認為,寫人物,往往要通過事件來表現,這樣更有感染力,說服力;有的學生表示,恰當運用人物描寫能很好地表現人物性格,如,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等,能活靈活現地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學生交流完之后,筆者高度點贊大家:同學們已經掌握了人物作文的一些寫法,可以說言之有理;作文中的人物,好比一棵樹,樹干正直高大,枝繁葉茂,這樣的樹稱得上參天大樹;作文里面的人物也同樣道理,通過典型事件表現人物,脈絡清楚,人物描寫傳神,深刻反映人物的思想世界,這樣寫出來的人物就叫做有血有肉,形象豐滿,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四、學生互改作文
筆者首先要求大家達成共識,修改作文的目的是希望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所以,要求大家抱著學習的心態,重點找出他人作文中值得學習的地方,做好標注;發現不足之處,真誠地提出商量意見,與作者共商如何修改,碰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則請教師援助。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習,互改作文讓學生對寫作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大家認識到,對于作文,不僅是自己如何寫,還是一個互相學習的過程,并對品格養成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ジ闹杏袑W生這樣寫評語:你的文章語言很美,文字背后看出您的一片愛心,一片真誠,一分細致,這是我們要向您學習的地方……有的是這么點評的:作為讀者,我想與作者您共同探索一個話題,那就是關于對人物的細節描寫如何體現“細微處見精神”,如果能這樣寫,您覺得怎么樣?
五、對寫作后的反思
每一次的作文,是檢驗學生對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是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綜合反映,是學生思想品格的一次展現,所以反思對于學生來說尤其重要。學生也很樂意參與反思。有學生在分享會上是這樣反思的:通過李老師的作文課,我學到了如何寫好人物作文的方法技巧,我從中學到了作文以外的東西,那就是做事虛心,做人坦誠,還學到了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許多道理。還有學生的反思是這樣的:每一次的作文課,前前后后,我體會到,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參與,全情投入,掌握好方式方法,一定能把事做得非常成功。也有學生這樣說:我發現我的作文已經進步很大了,我已經愛上了寫作課,每上完一堂作文課,我就期待下一次作文課的到來……
經過對作文教學的不斷創新摸索,學生對作文課有了全新的認識,學生的作文水平也有了質的提高,不少學生的文章常被刊登在學校黑板報上,發表在??笊?,還有的發表在正規出版的合法刊物上。更讓筆者欣慰的是,作文課教學的全過程,已經成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完善過程,不少學生通過寫作改變了自己,提升了自己的綜合素質,提升了自己的品格。
人物作文教學是這樣,各類文體的作文教學道理亦然。
責任編輯? 林百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