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比年
“我志愿參與本案調解,保證忠實履行人民調解員的神圣職責,忠于憲法和法律,秉公判斷,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月15日下午2點,三位身著“紅馬甲”的中年人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莊嚴宣誓。他們分別是西永街道司法所所長羅曉丹、西永中學副校長姚奉、西永街道綜治辦干部劉俊英。盡管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但此時,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人民陪調員。這一刻,將載入重慶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西永派出所的“大事記”。
今天調解的是一起醫患糾紛?;颊唿S某于2021年1月16日在某醫院進行透析治療時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死亡。黃某家屬認為透析中心存在過錯,雙方因此產生爭議。之前,政府相關部門做了大量工作,但經過近三個月的時間,也未達成最終協議。派出所三天前選出三名陪調員并進行公示,同時請到兩位法官,在派出所調解室啟動了警民合議程序。調查了解—反復調解—警民合議—司法確認,按照程序,只用不到兩個小時,一起看似難解的“結”,終于云開霧散,成功化解:醫院一次性賠償死者家屬9萬元人民幣。
為將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當地、消除在萌芽狀態,杜絕民轉刑案件的發生,努力實現“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難事不出轄區”的工作目標,從今年4月起,西永派出所按照“民警主導、公眾參與、司法確認”的原則,大力推行三級調解,對復雜、疑難矛盾糾紛,探索試行警民合議制度。
首先,派出所培育組建起了一支矛盾糾紛調解基層群眾性自治隊伍——“人民陪調員”。隊員從派出所轄區基本社會單元,包括政府職能部門、村居委會、企事業單位、小區物業、居民樓棟等干部群眾中推薦、遴選產生;凡年滿18周歲,無違法犯罪記錄,在本轄區居住或工作3年以上,為人正派、群眾公認、德高望重的公民均可作為“人民陪調員”。目前,這支隊伍已壯大至150人。他們中,既有在職的政企領導、司法干部、社區專干,又有退休的老黨員、老政法、老軍人、老教師等各類社會賢達和義務工作者,平均年齡在46歲左右。派出所將他們的姓名、照片、身份、專長等印成圖片張貼到各個社區,以此獲得身份認同感和群眾認知度。平時,他們身著由派出所統一定制、有LOGO標志的“紅馬甲”活躍在社區的各個角落。
其次,派出所制定了《三級調解警民合議制度》,明確了“人民陪調員”的職責任務,要求他們充分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主動協助社區民警和派出所開展三級調解。一是做好物業小區(企事業單位)調解工作。主動發現并及時報告發生在身邊的各類矛盾糾紛,就近就地化解易調能調的簡單類矛盾糾紛。力爭把矛盾化解在當地、消除在初始狀態,實現“小事不出小區(單位)”。“紅馬甲”組建以來,這類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已化解了數十起。二是做好社區調解工作。配合社區民警調解處理一般類矛盾糾紛,防止矛盾激化升級,實現“大事不出社區”。女青年金某因人力中介公司不履行返點協議,一氣之下用口紅寫了“合同漏洞、謹防上當”八個大字張貼在公司大門處,進而與公司員工盧某發生抓扯。接警后,派出所民警與轄區“陪調員”街道綜治辦主任楊方華苦口婆心做雙方的工作,很快促使雙方達成諒解,成功化解了這起可能激化的矛盾。三是做好派出所調解工作?!叭嗣衽阏{員”全程參與派出所對復雜、疑難類矛盾糾紛的調處化解工作,實現“難事不出轄區”。具體按以下五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落實人選。按屬地原則,從熟悉當事人情況的“陪調員”中隨機挑選候選“陪調員”并進行公示(公示期為2天);派出所和當事人從候選人中確定3名“陪調員”,與1名專職調解民警、1名社區民警共同組成5人陪調組;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的,可要求“陪調員”回避;“陪調員”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參與陪調工作。
第二階段:調查調解。民警和人民陪調員認真傾聽當事人各方的意見,了解各方訴求、舉證和辯駁,通過充分溝通協調,分別做好當事各方的工作,為成功化解矛盾奠定基礎。
第三階段:警民合議。5人陪調組就案件單獨進行討論,在充分發表各自意見的基礎上,達成一致調解意見并簽名確認。
第四階段:宣布結果。由專職調解民警向當事人各方正式宣布調解結果。如未達成協議或達成協議后未履行的,告知各方當事人可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階段:司法確認。各方當事人如無異議,由法庭工作人員當場制作正式的司法調解書,各方簽字捺印認可。
下一步,西永派出所和高新區公安分局將在市局工作組的指導幫助下,認真總結工作得失,進一步豐富完善矛盾糾紛三級調解機制和警民合議具體措施,讓“紅馬甲”的路越走越寬廣、越走越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