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鵬
摘 要:中國地大物博,農村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如今,我國正在大力推動鄉村振興的建設,鄉村振興的主心骨就是鄉村文化的振興。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的存在,有助于增強廣大農村農民的整體素質,有助于提高他們建設祖國的積極性、主動性。隨著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國也受到了很多外來文化的沖擊,我們既要學習外來的先進文化,也一定不能忽視鄉村本土文化的建設,要保留好當地的特色,有助于廣大人民群眾建立起良好的文化自信,也有助于整個國家的穩步前進。我們必須重視鄉村文化的創新發展,積極探索鄉村文化振興的實現路徑。
關鍵詞:鄉村文化振興;鄉村振興;農村;文化
一、民俗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可以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精神力量,而民族文化又是文化建設的主心骨。簡單推動鄉村的經濟,但是鄉村整體文化素質跟不上,發展勢必無法長久。傳統文化也是鄉土文化,孕育于中華千百年的文明之中,將寶貴的精華部分沉淀下來。如今,我們不僅要吸收外來的先進文化,更要保存好中國的傳統鄉土文化。文化建設的主心骨就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可以大力推動鄉村振興的發展和社會的治理。鄉村文化振興可以更好地團結農村居民,引起廣大同胞的精神共鳴。人們團結起來,力量就會翻倍。當今社會,建設好一個真正美麗的鄉村,是需要文化奠基的,沒有文化底蘊是沒有靈魂的。國家也非常重視鄉村文化振興的建設,建設好鄉村文化,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創新發展當地特色文化,用特色文化推動經濟的前進發展。鄉村振興不但需要物質文明,而且需要精神文明。
二、鄉村文化建設的方法途徑
(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文化的建設離不開經濟的發展。要想大力推動鄉村文化發展,全面推動鄉村文化建設,經濟一定要先跟得上。我們要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構建起反貧困的長效機制,從基礎上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條件,不愁吃不愁喝的農民才會有多余的精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進而更好地促進文化的發展。同時,文化的發展可以提高人們的文化軟實力,各個地區根據自己特有的文化可以建設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產業,還可以反過來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第一次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并提出了“五個振興”,即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以及組織振興。文化建設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并對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二)發展好鄉村的網絡、交通和快遞服務業
目前,鄉村的交通和物流與城市還是有非常大的差距,收快遞也不如城市那么便捷。文化振興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交通和物流有所依靠,比如農村兒童在網絡上購買書籍和一些提高自身素質和文化素養的東西,有可能會因為閉塞的交通和物流的不發達而減少很多機會。再者,雖然現在很多鄉村已經實現了互聯網覆蓋,但是有些比較偏遠的地區網絡信號依舊不是很流暢,網絡上的優秀先進文化農村群眾依然很難接觸到。因而,加快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對鄉村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提升農民整體素質,弘揚當地鄉土文化
當前,我們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農村人口素質與之前相比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但是農民整體平均素質還是有待提高。在鄉村要多建設文化基礎設施,多蓋學校,多引進高端先進人才,提高鄉村學校教師的整體水平和素質。大力支持鄉村修建圖書館之類的文化項目,多舉辦集體文化活動,在農民群眾中也要大力弘揚主旋律,使農民也可以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同等接觸最先進文化的機會。
(四)加強農村思想文化建設
鄉村建筑要盡量保留當地特有的特色,不能一味地追求建筑風格的現代化,也不能把老舊建筑全部一刀切地去除。可以采用制作條幅、舉辦公共講座、設置文化特色公園、派代表挨家挨戶宣講等方式,對廣大農村群眾進行新思想的宣傳,努力形成一種昂揚向上的積極姿態。保存好原汁原味的當地民族特色,持續加強鄉村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對于鄉村文化振興,國家也應最大限度地給予貧困農村財政上的大力支持。建設好醫療服務體系。農民只有身體好了,才能進一步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才能有勁頭學習先進的文化思想。要引導農村群眾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五)提高農村群眾整體的道德水平
在農村要大力宣傳英雄人物的光榮事跡,鼓勵大家好好學習。農村群眾道德水平上去了,學習建設家鄉的主動性也會提高。比如鄰里互敬互愛,彼此學習,有好的事物一起分享,大家安居樂業,工作的積極主動性肯定會被調動起來。鄰里和睦,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民間故事、工藝手藝才能真正得到傳承,才能發揮出其自身的真正價值和成效。
三、鄉村文化振興的現實意義
“要想實現鄉村振興,文化是更深層次的力量。”發展鄉村文化有利于當今我們更好地宣揚中國的民族風俗,有利于增強中國人的自信心和文化認同感。鄉村文化振興的主體是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居民。鄉村文化的振興可以反過來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一)可以使鄉村振興沿著正確的方向穩步前行
鄉村振興是一個整體,而文化振興的發展可以說能起到一個主心骨的作用。發展好文化,尤其是各個地區發展好當地久久傳承的特色鄉土文化,可以促進當地旅游業、服務業等的綜合發展,可以給家鄉增添自己獨有的標簽。保持自身特色,有助于農村群眾更好地堅持好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文化振興會提高廣大農民的道德素質水平,進而農民就會主動創新,用創新的思維促進經濟的發展,最終達到實現鄉村振興的目的。廣大農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了,鄉村的風氣就會更加積極向上,便于管理,也會更好地順應鄉村的清廉政治建設。做好鄉村文化振興,人們接觸到了更先進的文化,有利于提高人們保護生態環境的自覺性,亂扔垃圾、破壞生態等以往很多不好的行為也會從根本上得到改善,有助于鄉村生態振興的發展。鄉村只有文化氛圍濃厚了,人人樂于學習、善于學習,保留好了自己特有的符號,那么社會才會變得更加美好,我們也會變得更有愛心,更積極向上。自然,做好鄉村振興也就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事。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到過文化自信是“四個自信”之中最根本、最基礎、最廣泛、最深厚的自信,鄉村振興建設的基礎也要提高人們的文化自信,對于我國獨立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對于推動整個國家發展都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我國農村地區的面積非常大,農村人口也比較多。此前我國農村在一段時間里發展比較緩慢,為此黨中央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對于農村來說,實現這個目標也是一個難點。鄉村文化的振興則可以幫助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搞好文化建設,發展好各個地區的特色產業,群眾就有了源源不斷的賺錢途徑。我們也經常提到,必須做到扶貧和扶智結合。脫貧攻堅不是拿錢砸出來的,要教會廣大貧困地區源源不斷的賺錢途徑,促進農村兒童從小就有比較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這對整個國家的總體目標的實現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也有助于“中國夢”的實現。
四、結 語
一個國家的發展,不僅僅是發展城市,更重要的是發展廣大鄉村。一個鄉村的建設,不僅僅是要推動經濟的振興,更重要的是鄉村文化的振興,文化建設可以提高鄉村振興的軟實力。鄉村振興不是一個短期工程,它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并且要持之以恒地堅持,更需要鄉村的經濟、文化、生態等齊頭并進。而文化振興是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的重要支撐。當今社會發展迅速,受到了很多外來文化的沖擊,我國農村群眾的文化素質不高,僅僅提高鄉村經濟而忽視文化建設不是長久之計。
參考文獻:
[1]范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文化不能缺位[J].小康,2021(06):24-27.
[2]潘娜,鄢奮.鄉村文化振興的戰略意義和實踐途徑——探析習近平關于傳承發展鄉村文化的重要論述[J/OL].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2[2021-03-14].
[3]劉燕榮,黃義華.鄉村文化建設實現路徑及啟示[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1(05):22-25.
(作者單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