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宏文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縣級媒體也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媒體融合發展已是必然趨勢。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讓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觀看自己喜歡的新聞,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媒體更好地為群眾服務。縣級融媒體發展是要對縣內媒體資源進行整合,主要為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資源構建內容全面、樣式豐富、輻射范圍廣的現代媒體。在縣級融媒體發展背景下,縣級媒體記者也應跟隨時代變化,創新工作內容,對傳播方式和內容編輯進行融合創新,構建全新的縣級媒體內容,實現縣級媒體和記者的轉型。
融媒體環境下給縣級記者帶來的影響
豐富記者采訪形式
在融媒體發展背景下,不同媒體需要發揮自身特點,通過媒體的融合發展實現共同發展,通過不同的信息傳播方式,對新聞內容進行創新,實現不同報道內容的傳播。例如在縣級開展政府活動時,傳統媒體的記者采訪需要電視、廣播、報紙對相關活動的內容進行不同形式的編輯報道。而在融媒體背景下,新聞記者可以對相關活動進行現場報道,也可以采用直播的方式進行新聞采訪。在采訪完成后可以進行內容編輯,將其發布到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讓人們對活動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不同的傳播途徑為群眾帶來對新聞事件不同角度的看法,使縣級融媒體的受眾更廣。
提升新聞報道速度
在融媒體背景下信息傳播速度變得更加迅捷,受眾可以了解到更多新聞資訊。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可以隨時了解到社會中發生的新鮮事,新聞報道也可以第一時間傳遞給群眾相關信息。人們通過抖音、微博、微信等平臺能夠了解到社會熱點事件的發展情況,還可以參與互動,打破傳統新聞報道中話語權獨立的局面,實現第一時間的交流互動。通過對熱點事件的及時報道,能讓人們感受到媒體的真實性和服務性,提升縣級新聞報道信息傳播的質量。
更好地服務群眾
縣級媒體融合的意義在于能實現與群眾的良好互動,通過不同媒體平臺的共同發展,為群眾帶來更多內容的新聞報道。以群眾為中心,為人們帶來更多優質內容,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在融媒體時代,轉變媒體傳播觀念,讓媒體傳播從發布者變成服務者,發揮媒體傳播的積極作用,引導群眾的思想,充實群眾的生活方式,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
推動記者思維創新發展
在融媒體背景下,新聞記者要有較強的工作能力,思維靈活,要對融媒體發展有全面的認識,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在進行新聞報道時,要想讓群眾了解到更多的內容,就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挖掘新聞的內涵,為群眾帶來更加深入的報道,還要有創新意識,對新聞內容進行創新編輯,站在群眾的角度思考問題,使新聞報道更加大眾化。融媒體的背景下,新聞記者要想有持久的生命力,就要提高自身能力,能跟隨時代的步伐,為群眾帶來題材更加新穎的新聞內容。
融媒體背景下縣級新聞記者轉型思考
媒體是政府工作的發聲者,縣級記者要明晰職業責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關注所在地區發生的新聞事件,為群眾帶來更加豐富全面的新聞報道,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以群眾為中心,新聞報道應貼合群眾生活,同時也要保持客觀公正的原則,堅守崗位,引導社會風向,弘揚社會核心價值觀念,讓縣級融媒體更好地服務群眾,推動社會發展。
對融媒體發展有全面的認識
縣級新聞記者想要在融媒體時代走得更遠,就要傳承發展傳統媒體的優勢。相比較而言,傳統媒體發展更加系統,對于人們的生活影響較大,有著較強的權威性。所以,在縣級媒體發展過程中,縣級記者要對融媒體發展有全面的認識,對報道信息進行嚴格的審查,在新時代不能只注重信息的傳播速度,也要對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有更高的重視,縣級記者要對所報道的新聞信息加以選擇。與此同時,縣級新聞記者報道也要重視信息的深度,使信息更加全面準確,避免不真實信息流入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縣級新聞記者要為人們帶來更多專業性時效性的新聞資訊,發揮其積極的宣傳作用,為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持。
培養縣級記者的創新意識
在現階段新聞報道的發展過程中,融媒體憑借互聯網傳播的優勢吸引了眾多觀眾,與群眾建立了良好的互動關系。所以,縣級新聞記者要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從實際出發,對新聞報道進行全方位的創新,把握新聞內容、投放方式、報道形式等,運用融媒體平臺的優勢,對新聞報道的不同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創新,為縣級媒體報道的發展注入持久的生命力。縣級融媒體應發揮“一次采訪、多種發布、全面覆蓋”的新聞報道方式,要從單方面的報道傳播轉變為全媒體傳播,縣級新聞記者除了要對采訪、調查、編輯工作有較強的掌握,還能將新聞以文字、圖片、視頻的形式發布在微信、微博、新聞客戶端上,在采訪現場可以通過直播的方式讓群眾們第一時間了解到新聞,采訪完成后可以將新聞通過其他平臺進行全方位報道,力求立體、全方位、全地進行報道。傳播技術的變革引領新聞產業向移動化、社交化、視頻化的方向邁進。新聞記者應創新新聞發布渠道,綜合運用融媒體各媒介平臺技術,向更多群眾報道新聞。
提升工作人員采訪和編輯能力
縣級新聞記者要對新聞有自己的理解,要對新聞事件進行真實還原,能讓群眾在觀看時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這就要求新聞記者要有較高的工作能力,能運用更加生動的手法將現實發生的事件清楚地還原到新聞報道中去,這也是讓新聞報道更加新穎的重要方法。新聞記者要對新聞的種類有全面的了解,這樣在編輯新聞內容時就能運用恰當的手法進行創作。在寫作時要對新聞事件進行客觀真實的報道,對新聞事件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報道,用簡潔明了的文字去報道事件的經過,讓群眾在觀看時能更加快速準確地了解到新聞事件的重點內容。
樹立良好道德素養
新聞記者在新聞制作時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履行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義務。在融媒體背景下,新聞記者必須認識到向群眾真實傳達社會輿論的重要責任,并要在新聞報道中全面客觀地反映社會事實。在后期制作工作中要保證公正性和客觀性,認識到自身工作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防止職業道德違規。培養專業精神,始終遵循為人民服務的基本原則。只有這樣才能讓縣級媒體在融媒體時代有著優越的自身優勢,不斷發揚縣級新聞記者的個人魅力,將新聞報道內容提升到更高的層面。縣級新聞記者在新時代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要結合時代的主流思想進行采訪工作,提升對國家政治法規的研究學習能力,不斷完善自身知識儲備。與此同時也要研究先進的信息技術,利用互聯網進行學習,掌握行業發展動態,能夠在互聯網時代辨別各種信息的真實性,為群眾帶來高質量的新聞報道,推動縣級新聞的高效發展。
豐富采訪報道內容
縣級新聞記者要對新聞的種類有正確的了解,這樣就能運用恰當的語言文字進行寫作。在報道時要對新聞事件有一個總體方向的評價,向群眾報道符合社會價值觀念的信息,寫作時要在思想上端正態度。在寫作時還要對發生的新聞事件有自己深層的理解,這些事件背后要傳遞的信息是新聞記者需要挖掘的,也是由新聞記者自身的思想觀念和工作能力決定的,所以在編輯時要提高新聞記者的工作能力,寫作出有正確觀點的新聞稿件。縣級新聞記者要對不同內容的新聞進行采訪,豐富報道形式,完善不同種類的新聞報道,擴大縣級媒體的影響力。縣級新聞記者要善于掌握新聞內容的發展方向,對新聞內容要有持續的報道,提高新聞的深度。要不斷提升新聞記者對新技術的掌握能力,對社會不同媒體內容進行整合,在不同平臺進行新聞報道。增強時效性,打造縣級媒體品牌,形成形式更加豐富、內容更加創新的縣級融媒體平臺,提高新聞媒體的社會影響力,促進行業的創新發展。
縣級新聞記者要認識到融媒體時代的發展意義,認清社會發展形勢,在融媒體時代提升自身工作能力,進行更加專業權威的新聞報道,拓展新聞傳播渠道,端正態度,實現融媒體背景下縣級媒體的轉型,為區域群眾帶來更加豐富的新聞報道,豐富其生活,引導群眾思想,推動社會健康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