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芳芳 陳銳 袁俊水 張冰



摘? ? 要: 望天紅三號是以雄性不育材料5A-2為母本、HL302-4-2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簇生朝天椒中早熟雜交1代品種。椒果簇生朝天,青熟果深綠色,紅熟果深紅色,平均果長5.5 cm,橫徑1.0 cm,單果鮮質量3.1 g;皮薄,辣度極高,辣椒素質量分數2 467.5 mg·kg-1,維生素C質量分數1.78 mg·g-1,干物質質量分數23.7%;田間表現為高抗病毒病,高抗疫病,中抗炭疽病。生產試驗中667 m2干椒產量為 571.2 kg,適宜在河南地區春夏季露地栽培。2019年獲得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權保護。
關鍵詞: 簇生朝天椒; 品種; 望天紅三號; 抗病性
中圖分類號: S64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871(2021)05-121-04
Selection of a dry-hot pepper cultivar Wangtianhong No. 3
LIANG Fangfang1, CHEN Rui1, YUAN Junshui2, ZHANG Bing1
(1.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Zhongmou 451450, Henan, China; 2.Henan Red and Green Pepper Seed Industry, Zhengzhou 450004, Henan, China)
Abstract:Wangtianhong No. 3 is a new pepper cultivar, which was developed by the inbred lines 5A-2 and HL302-4-2. The string-shaped fruits are deep green color, with smooth surface, high spicy, medium and early maturity. Th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diameter of fruit are 5.5 cm and 1.0 cm respectively, the single fruit weight is 3.1 g, which contains 1.78 mg·g-1 vitamin C, 2 467.5 mg·kg-1 capsaicin, 23.7% dry matter. The cultivar shows high resistance to virus disease and phytophthora, and middle resistance to anthracnose in the field. It is suitable for open cultivation in Henan province, with a yield more than 571.2 kg per 667 m2.
Key words: Dry-hot pepper; Cultivar; Wangtianhong No. 3; Disease resistance
1 育種目標
河南省簇生朝天椒常年種植面積在 13.33萬hm2左右,年產銷約40萬t[1],是我國辣椒生產和消費大省,目前形成了簇生朝天椒生產、銷售、冷藏、加工一條龍的特色產業[2]。生產上簇生朝天椒主導品種仍是以三鷹椒及其衍生品種為主,其抗病性、豐產性、商品性滿足不了市場需求[3];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消費過程中產品質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4-5];在辣椒育種方面,許多辣椒制種單位或個人技術體系不完善,在生產上造成了質量糾紛,損害了農民的利益,也不利于我國辣椒產業的發展[6-7]。針對河南省及周邊地區朝天椒產業發展存在的優良新品種缺乏、產品質量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制種技術體系不完善等問題[8],河南農業職業學院及校企合作單位河南紅綠辣椒種業有限公司經過多年探索,圍繞優質、高產、高辣、多抗、適用性廣等育種目標[9],采用現代生物技術與常規育種技術相結合的方式,建立現代辣椒育種技術體系,篩選出了多個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經配組試驗比較,選育出了望天紅三號雄性不育新品種[10]。
2 選育過程
望天紅三號系以雄性不育材料5A-2為母本、HL302-4-2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圖1)。
2.1 母本的選育及特性
母本5A-2是河南紅綠辣椒種業有限公司選育的雄性不育材料。2002年從編號為HN-LY-32的朝天椒材料中發現不育株,2003—2007年經5代回交選擇育成優良不育系。2003年從天然不育株×HN-LY-32的F1中篩選出不育性最好的5株單株,同時選擇5株經濟性狀和抗性均好的HN-LY-32材料為父本,進行雙列測交,加快選擇進度,然后選取不育率高的株系和相應輪回親本再繼續進行回交,經5代回交選育成性狀穩定的不育系和相應的保持系。輪回親本HN-LY-32植株生長勢較強,中早熟,果簇生、羊角形,果實縱徑5.8 cm,果實橫徑1.0 cm,辣度高,抗病毒病。2008年河南紅綠辣椒種業有限公司組織有關專家對公司所選育的簇生朝天椒雄性不育系進行了現場鑒定,雄性不育材料5A-2為簇生、雄性不育,長勢中等、葉色綠、綜合抗性中等、始花節位18片葉左右,雄性不育率達到100%。
2.2 父本的選育及特性
父本HL302-4-2是河南農業職業學院聯合河南紅綠辣椒種業有限公司選育而成的。2005—2008年在春大棚、夏秋露地、冬季日光溫室中,選擇種植了60多份簇生朝天椒資源,通過重復播種進行小孢子培養研究,共接種花藥20 000余枚,經過幾個月的培養,基因型誘導率達到83.33%,獲得了200余份單倍體株系。經過篩選最終獲得HL302-4-2雙單倍體純系。其特點為中早熟,始花節位19片葉左右,綠轉紅,果實縱徑6.2 cm,果實橫徑1.4 cm,單果質量4 g左右,果實羊角形,果面光滑,高辣,株型中高秧。
2.3 選育經過
2009年配制44個組合,2010年進行組合力測定,結果表明雜交組合5A-2×HL302-4-2表現優于其他組合。2011—2012年經過在商丘市睢縣、安陽等地的品種比較試驗,雜交組合5A-2×HL302-4-2表現均優于對照品種,表現為優質、豐產、多抗、高辣,定名為望天紅三號;2013—2014年參加河南省辣椒區域試驗,綜合表現良好,符合育種目標。2015年12月申請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植物新品種保護,并于2019年7月獲得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權保護,品種權號:CNA20151758.1。
3 試驗結果
3.1 豐產性
3.1.1 品種比較試驗 2011—2012年在河南省商丘市睢縣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參試簇生朝天椒品種5個,分別是望天紅三號、七姊妹、豐抗2號、紅太陽10號、糧源極辣A1,其中豐抗2號為對照品種。試驗采用隨機排列,設3次重復,南北行向排列,各試驗材料均設在同一地塊,地勢平坦、肥力均勻、排灌方便,2 a(年)內未種過茄果類作物。結合生產實際情況,采用露地“麥-椒”套種栽培模式,大小行栽培,大行75 cm,小行35 cm,株距18.5 cm,單株栽培,667 m2種植6000株。小區面積為18 m2,采用4行區栽培模式,小區株數160株,四周設保護行。采用小拱棚苗床育苗,2月25日左右播種,5月5日左右定植,移栽后中耕除草3次、澆水3次、施藥2次、噴拿敵穩和碧護防辣椒疫病[11]。由表1可知,望天紅三號連續2 a小區平均產量為58.3 kg,折合667 m2鮮椒產量2 185.4 kg,鮮椒曬成干椒(八成干)之比按4∶1折算,干椒產量達546.5 kg,比對照極顯著高52.3%,表明望天紅三號商品性好,豐產性強。
3.1.2 區域試驗 2013—2014連續2 a均設安陽、柘城、民權、臨潁4個試驗點,參加河南省辣椒區域試驗,對照品種為豐抗2號,試驗采用隨機排列,設3次重復。結合生產實際情況,采用露地“麥-椒”套種植模式,3月上旬在塑料大棚或小拱棚中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采用大小行單株栽培,大行75 cm,小行35 cm,株距18.5 cm,小區面積為90 m2,四周設保護行。根據連續2 a 4個試點統計結果,望天紅三號平均667 m2鮮椒產量2 230.58 kg,折合干椒產量557.65 kg,比對照極顯著高48.80%(表2)。
3.1.3 生產試驗 2015—2016年在柘城、安陽、杞縣、臨潁4個試點進行生產試驗,對照品種為三鷹椒,試驗采用隨機排列,設3次重復。采用露地“麥-椒”套種植模式,3月上旬在塑料大棚或小拱棚中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小行距40 cm,株距18 cm左右。小麥行間距20 cm,距辣椒行 20 cm,麥收后即形成大行距 60 cm、小行距 40 cm 的辣椒寬窄行,667 m2栽植7000 株左右,單株定植。根據連續2 a 4個試點統計結果,望天紅三號平均667 m2鮮椒產量達2 284.7 kg,折合干椒產量571.2 kg(表3)。
3.2 熟性
品種比較試驗、區域試驗及生產試驗結果表明,望天紅三號生育期181 d,屬于中早熟品種。
3.3 農藝性狀及品質
2011—2012年品種比較試驗表明,望天紅三號株高72.65 cm,株幅63.55 cm,植株生長勢強,平均單果鮮質量3.09 g,單株果數117.85個(表4)。2015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辣椒素質量分數2 467.5 mg·kg-1,維生素C質量分數1.78 mg·g-1,干物質質量分數23.7%。
3.4 抗病性
2014—2016年在望天紅三號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中,委托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重點對病毒病、疫病、炭疽病進行田間抗病性評價,由表5可知,望天紅三號病毒病病情指數3 a平均值為12.1,屬于抗病類型;疫病病情指數3 a平均值為13.4,屬于抗病類型;炭疽病情指數3 a平均值為26.4,屬于中抗類型,可見綜合抗病性比較好。
4 品種特征特性
望天紅三號為簇生朝天椒中早熟雜交1代品種,生育期181 d左右。植株生長勢強,椒果簇生朝天,青熟果深綠色,紅熟果深紅色,平均果長5.5 cm,橫徑1.0 cm,單果鮮質量3.1 g;皮薄,辣度極高,辣椒素質量分數2 467.5 mg·kg-1,維生素C質量分數1.78 mg·g-1,干物質質量分數23.7%;田間表現為高抗病毒病,高抗疫病,中抗炭疽病。生產試驗中,667 m2干椒產量為571.2 kg(見彩插8)。
5 栽培技術要點
在河南地區適宜采用露地“麥-椒”套種栽培模式,每畦播種2行小麥、2行辣椒,畦寬1 m,播種小麥時預留辣椒的栽培空間。于3月上旬在塑料大棚內采用72穴穴盤育苗或在小拱棚中苗床育苗,667 m2用種量125~130 g。667 m2施用農家肥1000 kg或有機肥100~150 kg、45%硫酸鉀復合肥25~30 kg、尿素15~20 kg、過磷酸鈣50 kg,以促進植株健壯生長。農家肥或有機肥全部做底肥,氮、磷、鉀化學肥料50%做基肥、10%做苗肥、10%做花蕾肥、30%做花果肥。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小行距40 cm,株距 18 cm左右。小麥行間距20 cm,距辣椒行20 cm,麥收后即形成大行距60 cm、小行距40 cm的辣椒寬窄行,667 m2栽植7000株左右,單株定植,麥椒共生期30 d左右。定植后澆透水,缺苗斷壟處要及時補栽。定植移栽10 d后追施苗肥,始花期追施花蕾肥,開始坐果后,為促進果實膨大增加產量,每20 d追1次肥。移栽后中耕、除草2次。待果實完全轉紅,或部分已紫紅,果肉失水在34%左右時即可采收。
參考文獻
[1] 張濤,韓婭楠,張強,等.河南省朝天椒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中國瓜菜,2020,33(1): 65-68.
[2] 梁芳芳,申愛民,常介田,等.簇生朝天椒-小麥間作套種栽培技術[J]. 中國瓜菜,2020,33(9): 118-119.
[3] 劉穎,陳斌,張曉芬,等 . 我國朝天椒生產的市場前景、存在問題及對策[J]. 蔬菜,2010(1): 34-35.
[4] 耿三省,陳斌,張曉芬,等.我國辣椒品種市場需求變化趨勢及育種對策[J].中國蔬菜,2015(3): 1-5.
[5] 李玉玲,譚志剛,劉穎,等.簇生朝天椒雜交品種津鷹1號的選育[J].天津農業科學,2010,16(1): 120-122.
[6] 梁芳芳,袁俊水,申愛民,等.干制小辣椒雄性不育雜交制種技術[J]. 北方園藝,2019(19): 168-170.
[7] 梁芳芳,梁新安.臨潁地區小辣椒品種比較試驗[J].長江蔬菜,2016(12): 42-44.
[8]? 高俊山,田曉遠,董高峰,等.河南省朝天椒產業發展前景分析與建議[J].安徽農業科學,2016,44(15): 225-227.
[9] 梁芳芳,袁俊水,申愛民,等.簇生朝天椒品種‘望天紅1號的選育[J]. 北方園藝,2018(1): 208-210.
[10] 梁芳芳,張冰,袁俊水,等.簇生朝天椒新品種望天紅3號[J].中國蔬菜,2017(2): 99-100.
[11] 張冰,高坡,梁芳芳,等.75%肟菌·戊唑醇防治簇生朝天椒疫病、炭疽病及增產作用藥效試驗[J].農業科技通訊,2017(3):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