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一家政公司在社交網絡平臺發布了一則消息,說一位清華畢業生李靜求職家政管家,月薪三萬五。這條訊息引發廣泛關注,甚至匯聚為一道立場選擇題:清華畢業做“保姆”(家政)是人才浪費嗎?除了對家政偏見導致驚奇外,這件事還考驗人們許多方面的認知。
“清華畢業做家政是否人才浪費”這樣的選擇題之所以可笑,不只因為陳腐的家政觀念,還包括陳舊的人才觀。類似的爭議出現在“北大畢業生賣豬肉”“清北畢業生競聘杭州街道辦”等新聞中,本來很正常的職業選擇,非得要用清北名校來暗示人才浪費是蠻可笑的。
總的來說,若把家政只理解為“保姆”,那社會對這個職業的想象到“高薪月嫂”就算到頂了。在這一刻板偏見之下,更難以理解家庭教師、家庭管家等家庭雇員的市場設定與職業選擇。
(據“搜狐新聞”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