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里,裘千仞身懷絕技“鐵掌水上漂”,在水面上輕盈地來去自如。令人想不到的是,現實生活里,也有人能做到。
24歲女孩楊柳從7歲開始練習獨竹漂技藝,如今能站在一根漂浮的竹竿上,不需要任何防護措施,表演各種舞蹈動作,一襲古裝,舞姿翩躚,宛若“水中仙子”。
獨竹漂又稱獨竹舟,是遵義獨有的民間絕技,因為遵義多山水,出行多有不便,所以古人就砍伐赤水流域茂盛的楠竹,做“舟”來出行。如今,獨竹漂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楊柳說:“我奶奶接觸獨竹漂后,教給了我。最基礎的獨竹漂是站在長長的竹子上,手里拿著一根細長的竹子保持平衡。”因為竹子比較光滑,在水里會轉動,剛開始學習時她站穩都十分困難,會經常掉到水里,反反復復摔了幾百次,才掌握了在水里站穩的技巧。“一般腳下的竹子大約9米長,手上的竹子大約5米長。如果竹子的長度或直徑不夠的話,浮力不夠,就不能漂起來。練習獨竹漂最主要的原理,是通過不斷地變換站在竹子上的身體角度,來與水流對抗,最終達到一種平衡。這需要不斷練習,找到與自己的身形步伐相匹配的角度。”楊柳說。
十五六歲的時候,她已經能夠很熟練地站在竹子上保持平衡了。后來奶奶又送她去學習舞蹈。“我學了民族舞、現代舞、芭蕾舞等。但當時我個子比較矮小,表演都不讓我上臺,我一度情緒低落,非常灰心。奶奶就鼓勵我,讓我嘗試把舞蹈元素運用在獨竹漂上。”
獨竹漂融入了舞蹈元素后更加復雜,邊跳舞邊在竹子上保持平衡,需要不斷地練習伸腿、前進、扭腰、一字馬等動作。隨著近幾年漢服文化興起,楊柳想到獨竹漂是秦漢時期流傳下來的,就嘗試在表演獨竹漂的時候穿上古裝,還原歷史的感覺。她的作品,有魏晉時期廣袖襦裙風格,也有敦煌飛天形象,還有身著古代戲曲服飾,揚起水袖……她挽著發髻,一襲素衣,踩在竹子上翩翩起舞,正如曹植《洛神賦》中所言: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后來,她把表演視頻發到了網上,收獲了很多粉絲的留言和肯定:“太美了!這是真的水上漂”“就像不食人間煙火的小龍女,絕世而獨立”……
楊柳現在已經是遵義獨竹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了。她說:“最初練習獨竹漂,是為了強身健體,學著練著,我慢慢明白獨竹漂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承載著赤水兩岸人民千百年的記憶,我想把它當作一生追求的事業,把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
(摘自《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