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初
摘? 要:在新時代背景下,旅游高等教育粗放型、外延式發展與產業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實踐教學是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夯實專業教育質量的關鍵。實踐教學能夠聯通旅游專業教育與旅游產業,提升人才的綜合培養質量,促進高等旅游教育健康發展。根據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矛盾,提出改革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教學的路徑,實現實踐教學和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就業的鏈聯,以高質量的人才供給推動旅游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旅游管理專業;本科教育;實踐教學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16-0104-04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xtensive and extensiv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igher educ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ractic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key to tamping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Practice teaching can link tourism education and tourism industr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mprehensive training,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igher tourism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tradiction existing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the undergraduate major of tourism manag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ath of reform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the undergraduate major of tourism management to realize the link between thepractice teaching and the employment of the students of tourism management,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with the supply of high-quality talents.
Keywords: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path
新時期,全域旅游以旅游業為主導產業,覆蓋一、二、三產業,開拓了旅游專業人才新的就業空間。旅游專業教育必須重視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以學生就業為導向,重新定位人才培養的目標,改革教學模式,搭建校內校外實踐教學平臺,從而培養能適應新發展理念、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新規劃管理的專業應用型人才,切實解決學生的生存和職業發展問題。旅游專業人才的培養與產業實際存在嚴重的供需錯位矛盾。
一、實踐教學推進與產業發展的矛盾體現
重基礎,輕專業的人才培養無法滿足旅游產業對旅游專業人才的需要,目前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人才培養與旅游產業的人才需求錯位,隨著旅游產業的發展日趨明顯。其矛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實踐教學的理念有待解凍
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應踐行全域旅游國家戰略,結合產業發展的實際,應產業變革順勢調整。但是,專業教育管理層、專業教師、專業學生三個層次對全域旅游的定義、全域旅游發展、全域旅游的新業態、全域旅游創造的創新創業空間和就業選擇等等都模糊不清,不明確和片面的認知與全域旅游在全社會全面和快速的推進相脫節。歸納對全域旅游缺乏清晰的認知和全面把握的原因有三個方面:第一,專業教育的管理層對專業教學質量標準的解讀有失偏頗,應持續關注旅游產業最新發展狀態,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無縫對接旅游行業企業,對旅游專業發展適時進行動態調整和規劃。高等旅游教育的人才供給不能有效滿足行業發展實際需要,是需要正視的矛盾。第二,專業教師應清晰認知全域旅游國家戰略,契合轉型升級的旅游業發展需要,厘清旅游行業發展的理念,更新觀念適應變革的需要,構建復合型的知識架構,制定有彈性的計劃,正確對待失敗,培養全域旅游發展需要的人才。第三,高等教育普遍存在對學生被動式的教育,使學生對旅游產業缺乏主動探索的精神,學生難以從旅游業發展的規劃者、經營者的角度,去思考旅游業發展的困境,探究促進旅游業又快又好發展的對策,主動生產知識,而不是停留在旅游的參與層面,缺乏對全域旅游的正確理解和全局把控的意識。
(二)人才培養的一元化和人才需求類型的多元化
結合旅游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對人才需求的反饋來看,旅游行業發展緊缺各個就業方向的專業性人才。旅游管理類本科專業課程體系包括通識課程、基礎課程、專業課程三大模塊。專業課程模塊包括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實踐課程。實踐課程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開設的課程類別齊全,覆蓋旅游管理各專業方向,涉及各個職業方向。培養多種類型的專業人才需要多元化的實踐課程支撐,需要適度的課時數保障。梳理絕大多數高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實踐課程設置門數、學時安排和理論課程開設門數、學時安排對比懸殊,理論課程為主導,實踐課程為輔,理論課程學分學時占比過高,實踐課程學分學時比例偏低,實訓實驗場地及設備設施的缺失使有些實訓課程難以開展,與旅游產業各個領域、各種類型的人才需求相脫節。全域旅游的發展,使旅游專業人才的缺乏是全方位的。實踐教學課程的缺失和課時難以保障,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養的單一性與旅游產業發展對人才需求的多樣性形成了矛盾,矛盾的加劇,將使學生失去較多的就業機會。
(三)專項能力所需與共性能力培養之間的矛盾
縱覽各個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都是定位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廣的綜合性應用型人才。綜合性和跨界性的旅游學科性質也強調專業人才要具備豐富的知識面和多元化的能力,以提高學生在旅游行業內不同企業以及企業內的不同部門進行工作輪換的靈活性,使學生能夠在旅游產業各個方向的就業能力增強。但是,過度強調綜合能力和多元化知識的培養,造成專業人才對旅游行業方方面面似乎都懂,卻對各個職業方向所需知識和能力把握程度不深,難以培養真正的專業人才。其次,培養目標定位偏高。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性的特點需要專業畢業生從基層員工做起,在熟悉并掌握旅游產業運營業務的基礎上,才能進入旅游企業管理層。高職位的就業定位使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就有做旅游企業管理層的愿望,不愿應聘旅游企業的基層崗位,從而造成就業困難。再者,寬口徑的人才培養目標,意愿上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全面的知識體系,造就通才,會陷入另外一個誤區,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趨同,使旅游管理專業失去特色化。旅游管理專業本科教育要在培養滿足行業發展需要的專項人才和滿足產業發展需要的通用人才方面做好平衡,以培養高、尖、新等滿足旅游產業各個方向發展需要的人才。
(四)全域旅游的開放性和實踐教學開展的局限性
全域旅游的全面鋪開,使旅游業逐漸發展為與第一、二、三產業充分融合的支柱產業。專業學生的頂崗實習主要在星際飯店、景區、旅行社三大旅游行業展開,橫向層面進行調換崗位,向較高管理層級的調換機會太少,主要集中于操作服務的基層崗位,工作豐富化不夠,也不利于學生對旅游業有更深的體驗和更加開闊的視野。頂崗實習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頂崗實習是培養全面能力的絕佳機會。一方面是將學生課堂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使其在實踐中了解行業、在實踐中鞏固知識,這也是學生走向工作崗位的第一步;另一方面是加深學生對全域旅游的深刻認知。目前的現狀是旅游管理專業絕大數學生對全域旅游是什么,自己可以面向哪些職業沒有清晰的概念,所以就需要頂崗實習進行層層的部署規劃,培養學生對全域旅游有更開闊的視野。全域旅游的發展為實踐教學,特別為校外頂崗實習提供了新空間和新機遇,創造了學生進行全面實戰鍛煉的機會,高等院校要根據旅游業發展趨勢預判未來的就業導向,緊密結合行業實際,拓寬實踐教學的領域。
(五)創新性能力培養的深度與產業發展不匹配
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對創新性能力的培養難以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創新型意識、創新型能力的目的,究其原因主要有:其一,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不強,創新創業主動性不高。中國傳統的教育模式長期以來是以應試教育為主,處于被動學習的教育模式,難以培養創新型能力所需的獨立思考能力和主動探索問題的能力,精神層面也沒有認識到創新創業能力是其職業生涯中的重要能力,就很難擁有相應的創新意識,創新性實踐的積極性表現不高。其二,學生難以正確對待創新創業的失敗,認識不到只有不斷失敗才能不斷創新,難以勇于創新。校內教師創新創業的系統理論知識相對薄弱,缺乏創業經歷,缺乏實際操作的能力,對學生的創新創業僅僅進行理論方面的指導,難以鍛煉學生的創業能力。成功創客和行業專家的創業創新講座相對不足,難以影響和打動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其三,創新創業的參與機會有限,參與各類科技創新、創意設計、創業計劃等專題競賽機會受限,難以大規模地組織學生參與。
二、旅游管理專業本科實踐教學微觀路徑建設思路
(一)踐行全域旅游,培養適應旅游產業的人才
在新時期,旅游教育主體要樹立正確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理念,那就是以企業所需培養人才,與各行各業緊密聯動,以培養適應“旅游+”產業經濟發展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主要考慮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實踐性、應用性、更新迭代頻率快是旅游行業的重要特點,旅游管理專業教育要緊貼市場、緊貼產業、緊貼職業,專業教學緊貼旅游技術進步和旅游服務實際,解決實際的問題。另一方面是職業能力的培養如何推動旅游產業發展的問題。人才的培養要調整理論培養和實踐教學培養的重視程度,專業教育開展要使實踐教學多于理論教學,造就應用型專業人才。基于全域旅游的發展,堅持把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作為重中之重,服務旅游產業,強化專業學生的整體素質。
(二)定位職業方向,以實踐課程為核心構建實踐教學體系
專業教育要根據新型業態、“旅游+”產業的人才需
求,依據學科專家委員會對人力資源市場的供需分析,深度挖掘延伸旅游傳統的六要素,聯動政府企業,精確定位職位類型、職業能力開設課程?;趯I學生的興趣、能力、傾向性構建多維度的實踐教學課程,每一個維度的實踐教學課程都要有自己的特有軌道,采用的教學方法不同,教授的教學內容不同,從而培養規格不同和類型不同的人才。
構建旅游本科實踐教學體系,圍繞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素質的人才培養主題,分層次和類型把這一主題融入到整個實踐教學內容和所有實踐教學環節中實施。首先,創新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是構建多學科、交叉性的知識體系,主要包括歷史學、地理學、民俗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多學科的理論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面,為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奠定理論基礎。其次,創新實踐教學的主題是開展專業實踐,可以采用線上線下的方式圍繞課程實訓、模擬演練、專業認知實習、專業應用實習、學科競賽、畢業論文等實踐教學內容展開,有利于密切聯系學生的理論知識和社會實際,是鍛造創新實踐能力的關鍵步驟。大學二三年級有序安排課程實訓、模擬演練、專業認知實習、學科競賽等實踐環節,大學四年級進行專業應用實習、畢業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最后,圍繞創新創業項目、文創策劃、科研項目、社會調研等實踐教學形式開展創新創業訓練,使創新創新訓練扎扎實實地展開,有助于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創新實踐教學的提升。
(三)專業交叉培養,培養“專項”能力
圍繞職業方向,訂單培養。培養學生的專項能力打造專項人才滿足全域旅游發展所需的多類型人才需求。首先,根據職業定向學習專業的基礎實踐,圍繞學生不同職業定向所需的能力和技術,依據職業內容的不同,開展“方向+模塊”的菜單式培養?;谀芰ε囵B的規律,設計教學模塊,先開展對學生的專業認知實習,使學生對旅游業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礎上確定職業發展方向;其次,根據學生所選擇的職業方向,安排相應的實踐教學必修課程;最后,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生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選修實踐教學的選修課程,由淺到深,層層細化。
實行全校學分一體化管理。開設不同類型、不同特點、不同內容的實踐課程以適應產業發展的實際。旅游院系有限的師資資源及實訓實驗資源難以滿足多樣化職業方向的創新實踐教學內容,因為學生不同的職業方向,需要開展不同的實踐教學內容。全域旅游發展引領產業融合,旅游管理專業開放交融相關專業。應對學生學業評測進行變革,改變僅對公共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實施學分制管理,難以適應具有綜合特點的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多元化知識需求,本科院校應采取全校學分一體化管理,給學生創造在全校范圍內學習的機會和更加自由的選擇空間。學生按照職業定向學習專業的基本實踐,專業的基本實踐能力和技能由旅游院系培養,其他專業學院承擔有關崗位方向的深層次技能與能力的培養。
(四)國內國外全面展開實踐教學
全域旅游發展為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應用實習帶來了良好的機遇,帶來了更多的實習機會。校企合作是專業實習最常見的方式,也是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薄弱環節,校企合作的局限性使學生實習崗位拘囿于酒店、旅行社、景區等傳統行業,使學生難以從宏觀角度去把控全域旅游實際,也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造成障礙。旅游院系要轉變思維,以開放性的思路為引領,以培養多類型專業人才為中心, 互動國內相關行業,深度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與國內旅游相關產業深度延伸,整合聯動旅游企業。旅游院校在全域旅游發展背景下應該與企業深度交流,積極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旅游院校應與在線旅游運營商、文旅小鎮、鄉村民宿企業、研學旅游公司、紅色教育基地、康養體育旅游區等發展橫向聯系,建立提供學生實習的平臺??v向上,針對某一行業的實習采用認知實習、頂崗實習和輪崗實習模式,精心科學地組織規劃,改變局部性實習的現狀,通過實習使學生掌握旅游企業的全貌,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和系統觀念,在解決問題時,能從系統角度出發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
與國外一流旅游院校合作交流,人才培養質量與國際接軌。國內旅游院校與國際知名高等院校合作交流既可以獲得國外旅游院系成功的實踐教學經驗和模式,也可以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對接國際旅游業的人才需求。具體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一是通過合作辦學、聯合培養、師生互訪等方式,開展與國際高等旅游院校的深度合作。聯合國外知名旅游高等院校開展創新性旅游人才培養合作項目,建立與國際高等學校的旅游研究聯盟,舉辦旅游專業本科生世界級的主題論壇,培養專業學生的國際化眼界,接軌國際前沿信息,吸納國外高校超前且適合國情的教育理念,共享國際知名旅游院校的人力、教育、信息多種資源。師資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采取外引與內培相結合的方法,聘請或培養國際化師資隊伍,使旅游管理專業教育模式、人才培養質量與國際接軌。二是加強與跨國旅游企業的合作,使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實習領域拓展到國外知名企業。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開展境外實踐實訓,要培養學生的國際化思維、外語交流的能力及處理涉外業務的能力,教授國際商務知識讓學生掌握各國的商業規則和禮儀,培養學生的文化適應能力,促發學生對異域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并恰當地采取與異域文化相適應的行為。旅游院校應加強與國際知名旅游企業的深度合作,以培養多類型專業人才為宗旨,搭建一批穩定的境外實習基地。
(五)優化升級創新實踐的系統體系
探索主動式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長期以來,在本科生的實踐教學中總是采用傳統灌輸、被動式的實踐模式,學生總是處于被動地位,使學生難以自主控制實踐教學的內容、程序及方法,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應該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式實踐教學法。實施主動式實踐教學法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行設計、操作實踐環節,以學生自己動手為主,設置討論環節,引導討論,解惑釋疑,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項交流,激蕩創新靈感,開發和提升學生實踐教學的主體性,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利用互聯網技術,啟動智慧化教學方法。建立課內課外、線上線下多種智慧化的教學模式。利用互聯網技術,搭建實踐教學網站,研發和制作電子課程,編寫電子教材,分享實踐教學信息,豐富實踐教學資源,采用遠程教學、慕課、微課堂等教學技術,開展實踐教學。借助互聯網提供的便利,建立實踐教學溝通平臺,向學生發布實踐教學的優秀成果,供學生觀摩參考,也可以鏈接其他高校旅游院系的實踐教學平臺,拓展實踐教學的視野。利用APP終端,建立校企生互動的溝通平臺,教師可以及時獲取旅游企業運行狀態,把經營管理中卓越的做法應用于實踐教學,學生學習過程也可以就實踐方面的疑惑與旅游企業交流,對應現實的旅游世界。
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實現教育與產業的全面對接。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的特點,使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必須走產教合作的道路,挖掘校內資源潛力建立校內實踐教學平臺,創新校企合作機制,搭建校外實踐教學平臺。校內外實踐教學平臺應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形成雙贏,以建立穩定的合作機制。學校應該利用優勢的教學、科研資源,踐行服務社會的功能,在人力資源的輸送、員工培訓開發、技術產品研發、項目咨詢、項目研究等方面服務于企業,為其發展提供技術支持。企事業單位在學科融合、專業改造、實訓場景、雙師建設、精準就業、市場信息、行業資源等方面,幫助學校解決學生的實習實訓、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就業等問題,為旅游管理專業教育提供生動鮮活的經營管理案例、行業指導及項目資金支持,促進學生應用實踐能力和綜合創新能力。校內實踐平臺的構建主要通過實習實訓室的構建、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創新創業中心的組建、創業孵化園的建立、旅游管理專業案例分析室的成立等方面來實現檢驗創新創業的知識體系是否科學,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翟孝娜,呂俊芳.開封市縣發展全域旅游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J].經濟實踐,2017(3):77-83.
[2]楊財根,尚群.產業變革背景下高職院校旅游人才培養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7(27):71-73.
[3]劉朝文.全域旅游視野下旅游人才培養的創新路徑探討——以四川旅游學院為例[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17(4):1-3.
[4]劉麗華,何軍,徐蘭蘭.“互聯網+”環境下旅游創新創業人才需求及培養路徑研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8(3):52-56.
[5]孫永龍.創新教育理念在旅游本科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20(1):64-68.
[6]韓福麗.應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目標體系構建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3):146-150.
[7]翟孝娜,呂俊芳.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路徑研究[A].中國旅游研究院.2018中國旅游科學年會論文集[C]中國旅游研究院,2018.
[8]張玉瑋.本科高校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高教學刊,2019(25):48-54.
[9]李龍羅,牧晨,韓傳龍.基于文獻計量分析的高校旅游專業實踐教學研究進展[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9(11):39-43.
[10]張軍謀.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優化研究[J].社科縱橫,2019(9):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