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艷
摘 要:在媒介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代社會,受眾所選擇的媒介和內容逐漸豐富化,受眾的價值觀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電視劇作為受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傳播形式,在發揮主流價值觀的傳播功能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和影響力。但是新媒體的沖擊,導致我國電視劇中所承載的傳播價值觀的功能被大大減弱,本文立足于此,探討如何更好地通過電視劇中的故事和情節來吸引受眾觀看,進而傳播主流價值觀,使整個社會充滿正能量。
關鍵詞:電視劇;主流價值觀;路徑
中圖分類號:J9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21)06-0089-03
一、我國電視劇主流價值觀構建的背景
在新媒體時代,互聯網的超級存儲功能使信息海量化存在,互聯網時代萬物互聯、萬物皆媒的特點使媒介發布和接收終端變得多樣化。互聯網顛覆了以傳統媒介為中心的信息接收方式,呈現出去中心化的特征。網絡信息龐雜多元,致使受眾的價值觀也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多元文化的沖擊以及受眾價值觀的多元化非常不利于主流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而隨著我國電視劇產業的發展,電視劇也呈現出類型多樣化和內容娛樂化的特點。電視劇作為一種大眾喜聞樂見的電視節目形式,能夠通過故事傳遞不同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傳遞中華優秀文化。因此,在新媒體時代,我國電視劇中主流價值觀應如何構建才能吸引受眾,進而能夠讓受眾產生共鳴,并能在工作和生活中轉化為動力,這是本文要探討的主題。
二、電視劇中主流價值觀構建的路徑
1.主流價值觀敘事場域的構建
“場域”一詞是由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爾迪厄提出來的,他認為場域是:“位置間客觀關系的網絡或一個形構,這些位置是經過客觀限定的”[1]。布爾迪厄把場域作為一個社會學的研究單位,認為場域內是力量的較量場所。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國各大主流媒體紛紛圍繞這一主題進行輿論引導和宣傳,2019年8月25日晚8點,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關于做好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電視劇展播工作的通知》,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浙江衛視、湖南衛視、山東衛視及愛奇藝、優酷、騰訊、芒果TV同步直播,這標志著百日展播正式啟動。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契機,多家主流媒體和視頻網站通過電視劇傳播的方式聯合建構了一個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敘事場域。在這個場域內的電視劇制作方、電視臺、視頻網站、觀眾等各方都在較量,并逐漸形成了兩種力量,即電視劇制作方、播出平臺和觀眾。觀眾在各大播出平臺接收到的內容絕大多數是與新中國成立70周年相關的內容,這樣就構建起了傳播主流價值觀的場域,達到了身在其中,看在其中的效果。
2.主流價值觀內容的構建
我國的主流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從國家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從社會層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從個人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電視劇展播劇目為例,本次百日展播活動遴選出86部劇目,以時間為標準共分為三大主題。第一,是新中國成立之前,此階段電視劇主要表現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歷史、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主題;第二,從新中國成立到黨的十八大之前,主要為表現我國各行業、各領域的發展進步,特別是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劇目;第三,黨的十八大至今,主要為表現先進典型人物、新時代強軍思想、新農村建設、改革發展、民族團結、美好生活的劇目,還有以都市情感為主的現實題材劇集。
綜上所述,我國百日展播劇中內容主題從時間的縱深體現了國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步步發展,社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點滴進步,人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優秀品德。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寓于電視劇中,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表達傳播出來,能夠有效構建主流價值觀的核心理念。
3.主流媒體的加持構建
從國家層面,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發布《關于做好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電視劇展播工作的通知》;從媒體層面,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浙江衛視、湖南衛視、山東衛視等主流媒體及愛奇藝、優酷、騰訊、芒果TV等網絡視頻平臺積極響應,在一百天的時間內,電視和視頻網站呈現的電視劇都是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劇集,給受眾的認知和價值觀帶來全新的洗禮。一方面,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而獻禮;另一方面,更為引導受眾了解歷史,感受現實,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4.主流價值觀受眾認知構建
主流媒體通過電視劇傳播價值觀,受眾是否認同和接受是決定傳播效果的關鍵因素。從受眾認知的角度看,媒介內容對受眾態度的影響分為建立、改變、強化、排斥四種情況。
第一是建立,指受眾對電視劇中所談論的話題不知曉,或者知之甚少,沒有自己的觀點;第二是改變,指受眾與電視劇中所持的觀點是不一致的,但是由于故事的說服力從而改變了自己的觀點;第三是強化,指受眾的態度和觀念與電視劇中所傳達的是一致的,受眾通過觀看電視劇更加堅定了自己的觀念;第四是排斥,受眾通過觀看電視劇發現電視劇中傳達的態度和觀念與自己的不一致,通過比對之后仍然堅持自己的立場,排斥劇中的觀念。
主流媒體在構建受眾認知的過程中,有的受眾在觀看電視劇后了解了歷史或劇中主人公的人生會改變自己的原有觀念,重新塑造新的價值觀;也會有受眾從中得到激情或啟發,建立新的價值觀;也有受眾會排斥劇中人物的某些觀念,堅持自己的觀點。我國百日展播劇由于內容的正面性,人物的榜樣作用,使更多的受眾從中建立了自己的新觀點,或者強化和改變了自己的原有觀念,燃起對現實生活的激情,從而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
三、電視劇中主流價值觀構建存在的問題
1.敘事場域局限化
以宣傳主流價值觀為主的主流媒體構建的宣傳場域中,媒體包括各家電視臺和視頻網站。電視臺的主要受眾為中老年人,視頻網站的受眾覆蓋范圍略廣,部分年輕受眾會選擇觀看。然而在新媒體及媒介產品日新月異的今天,僅依靠主流媒體構建的場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難以捕獲年輕受眾的注意力,更不用說傳遞主流價值觀了。
2.內容無法共通共振
價值觀作為一種理念的接受,讓受眾認同并建立、強化、改變一種價值觀都是相當困難的。受眾群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受眾由于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的差異像小碎片一樣分散在社會中。因此,受眾在選擇電視劇內容接觸時更傾向于選擇與自己價值觀接近或相符的內容來觀看。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電視劇展播劇目中,電視劇的內容大多符合中老年人的喜好,而年輕人對此類電視劇興趣并不是非常濃厚,依舊喜歡閱讀新媒體呈現的碎片化內容。內容的不同步、不共通導致年輕受眾很難引起回憶,也無法產生觀看的欲望。
3.受眾價值觀多元化
傳播學認為受眾并不是孤立的個人集合,而是分屬于不同的社會集團或社會群體。受眾是分散在社會的不同存在體,由于偏好、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受眾在選擇信息接觸、選擇理解、選擇記憶并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時會有自己的主觀選擇性。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多元文化的沖擊,讓受眾的價值觀選擇出現困惑;另一方面,新媒體時代紛繁復雜的媒介產品使受眾的價值觀朝著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如追星、惡搞、表情包的出現,不斷解構著主流價值觀的影響力。然而,價值觀的多元化必然導致受眾在電視劇傳播過程中會更傾向于選擇與自己價值觀相符的內容來觀看,強化了原有的價值觀,而忽略了主流價值觀的引導。
四、電視劇中主流價值觀構建路徑的創新
主流價值觀在電視劇中的構建除了電視媒體覆蓋中老年群體之外,還需要借助新媒體視頻網站完成對年輕受眾的傳播。年輕受眾作為媒介產品流行話題的制造者和引領者,要通過以下三方面來實現主流價值觀的構建。
1.借助新媒體情境
媒體市場中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不斷融合競爭,導致了媒介產品更加多樣化。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美拍、B站、網絡游戲等一系列新媒體產品應運而生,吸引了受眾的注意力,也“控制”了受眾的休閑時間。針對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電視劇展播劇目所構建場域的局限化,要借助新媒體情境來覆蓋年輕受眾。《人民的名義》《都挺好》等電視劇的熱播都表明年輕受眾不是不喜歡看政治、家庭題材的電視劇,而是借助新媒體平臺播出、剪輯部分經典畫面進行宣傳、設計表情包和彈幕、或者引發共同話題,才會吸引年輕受眾的注意,讓年輕受眾對電視劇有接觸的機會并產生想接觸的想法,進而傳播正能量。
2.實現內容共通共振
由于受眾的碎片化存在,想要一部電視劇可以被所有受眾喜愛,就要在內容上實現共通共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社會的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作為受眾所追求的媒介產品也發生了轉變,受眾追求的內容一方面是具有家國情懷的影視節目,如《戰狼2》《紅海行動》等此類深刻表現我國日漸強大的作品;另一方面是表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媒介內容,如《都挺好》體現了普通人對幸福團圓家庭生活向往的情結。因此,內容的共通共振是破解碎片化最好的武器,在電視劇內容的選擇上要挖掘我國積淀幾千年人民共有的價值觀,如愛家愛國、對美好的向往、對丑惡的厭棄等,可以通過電視劇內容引導社會產生凝聚力、向心力,更加貼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實現跨圈層傳播
“按照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人類社會傳播形態已經歷了‘部落化‘非部落化,正在進入‘重新部落化的時代”[2]。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受眾從傳統媒體時代的大眾走向了新媒體時代的小眾,從部落化裂變分化成了社群。社群的發展使得各個圈層內部有共同話題和目的,但是圈層之外的群體想要進入圈層或社群難度很大。因此,如何實現跨越圈層傳播就是主流價值觀傳播中的重中之重。跨圈層傳播首先要突破一個圈層,然后再通過軟化稀釋價值觀,塑造熱點話題等方法擴大到其它圈層,進而引爆全民關注和熱議。因此,電視劇中主流價值觀的構建首先,要從電視劇的內容著手,先選中一個核心群體,通過統一的符號和元素、共同的價值觀進行傳播;其次,通過尋找普適更多圈層的價值觀,借助新媒體進行傳播;最后,從電視劇中制造熱點話題引發全民熱議。
綜上所述,目前受眾價值觀的多元化是社會發展無法逆轉的,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多種價值觀共存的狀態會持續存在。電視劇中主流價值觀的構建和傳播要借助新媒體情境,通過內容的共通共振實現跨圈層傳播。只有這樣,主流價值觀才會在整個社會引領大眾,使全國人民形成凝聚力、向心力。
參考文獻:
[1] 李全生.布迪厄場域理論解析[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15(2):146-150.
[2] 李菁菁,洪燕.重新部落化”時代的“鼓點”——論融媒廣播的社群化傳播[J].中國廣播,2018(1):44-47.
[3] 馬翔.新媒體傳播轉型視域下的主流價值觀建構[J].西部廣播電視,2016(5):51.
[責任編輯: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