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釧月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重點強調,在經濟發展方面,必須加強發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力度,重視并扶持各種小微型的互聯網公司,加大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的融合,科技創新,協調發展本文首先對互聯網金融的定義和特征進行概述和分析,闡述互聯網金融在國內外的發展情況,進而指出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業務的沖擊以及對商業銀行盈利模式和能力的影響,最后提出幾點關于我國商業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的對策和建議。
一、互聯網金融的含義
2016年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中指出:互聯網金融并不是簡簡單單地將互聯網和金融結合,而是一種新的模式和業務,當然,這是為了滿足用戶在實現安全性后的新需求而創造的,需要信賴和接受移動無線電和其他網絡技術。
二、我國傳統商業銀行盈利模式分析
我國傳統商業銀行一直以來作為金融中介,吸收大眾存款,然后再吸收的大眾存款以貸款的形式批量發放給經過審核的有資金需求的組織,企業和個人,利用存貸款利率差額,賺取利差收入,這是傳統商業銀行的固有盈利模式。我國傳統商業銀行對于利息收入的依賴性過大,高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三、我國互聯網金融業務模式
互聯網金融涉及的領域廣泛,本文主要討論第三方支付、互聯網理財、P2P信貸業務對我國傳統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以下對這三類業務做具體闡述。
(一)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是一種網上支付方式,它方便雙方交易,是由具有一定實力和信譽的獨立機構做擔保,并與銀聯或網絡協會對接而最終形成交易的模式。在第三方支付模式,買方選購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臺提供的賬戶進行貨款支付(支付給第三方),并由第三方通知賣家貨款到賬、要求發貨;買方收到貨物,檢驗貨物,并且進行確認后,再通知第三方付款;第三方再將款項轉至賣家賬戶。
(二)互聯網理財
互聯網理財的快速增長也是大眾重視互聯網金融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值得關注的是,互聯網理財產品僅在一年時間內,用戶規模達到6383萬,使用率達10.1%,成為2014年上半年表現亮眼的網絡應用?;ヂ摼W投資理財業務同樣具有互聯網金融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操作方便快捷等特點,同時還具有其獨有的特點,如范圍廣、低門檻、高收益和高流動性等。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在一定范圍內互聯網理財優化了傳統投資理財業務存在的操作繁瑣、受時間和地域限制、信息透明度不高、無法覆蓋大眾用戶等痛點。因此對普通投資者而言,互聯網理財具有顯著的優勢,而在高端投資理財業務需求上,傳統投資理財業務的溫度化觸達和人文關懷仍是目前互聯網投資理財業務無法取代的部分。
(三)P2P
P2P是指個人對個人貸款的形式,又稱點對點網絡貸款,是一種為有需要的人籌集資金的私人小額信貸形式。屬于互聯網金融產品的一種,屬于民間小額借貸,借助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網絡信貸平臺及相關理財行為、金融服務。
在2012年之前,P2P業務在我國一直發展緩慢少有人涉足,直到2013年,網貸平臺更是蓬勃發展,以每天1—2家上線的速度快速增長,平臺數量大幅度增長所帶來的資金供需失衡等現象開始逐步顯現。
四、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
(一)支付業務影響分析
互聯網金融的飛速發展以及電子商務的崛起給第三方支付提供了良好的大環境。本文總結了互聯網金融第三方支付對我國傳統商業銀行支付結算業務的主要影響:
1.互聯網金融第三方支付使得商業銀行中間業務面臨威脅。
第三方支付與傳統商業銀行支付結算業務的相似性以及其自身獨有的特點,使得年輕人更傾向于使用第三方支付。因此第三方支付能在短時間內占領市場,在線上方面表現為電子商務支付端,線上繳費等等,同時,線下表現為線下超市,醫療系統,小微企業支付轉賬等。
2.互聯網金融第三方支付使得傳統商業銀行客戶黏性減弱。正如前文提到,互聯網金融依托其獨有的優勢吸引了大量客戶并因此迅速占領市場,正因如此商業銀行很大可能存在客戶流失的情況。
(二)存款業務影響分析
在互聯網金融出現之前,我國投資市場的高門檻,高風險的投資活動不適合大部分普通工薪階層,因此人們除了選擇把錢存入銀行以外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互聯網存款甚至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了新的選擇,相比于銀行存款互聯網金融擁有更高的收益,更低的手續費以及可以隨時隨地存入取出,這很好的滿足了現代年輕人的消費觀念。隨著互聯網技術得以發展對互聯網金融加以支持,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互聯網金融理財。
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出現依托其高于商業銀行存款利息的收益,較低的風險性很快便吸引了大量的用戶,使得商業銀行存款業務面臨了巨大危機。當商業銀行存款業務不再是年輕人的首選時,表面上看商業銀行損失的是目前為止轉移到互聯網理財產品上的資金,而深層次上是商業銀行失去了年輕人群體的大量客戶以及未來眾多的潛在客戶,長此以往商業銀行的存款業務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三)貸款業務影響分析
互聯網金融貸款業務對商業銀行貸款業務的影響如下:
1.互聯網金融貸款業務客戶滿意度更高,更能吸引客戶。相比于傳統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互聯網金融貸款業務依托大數據,云計算擁有更為完善的信用評價體系,對于信用等級不合格的人員排查的更為仔細,減少了壞賬的發生,并且依托于大數據云計算的背景下,互聯網金融貸款業務對于客戶信用評級的效率更高,能在最快時間內分析出最適合客戶的貸款產品,最大程度的增加了客戶滿意度,加大客戶黏性。
2.互聯網金融貸款業務使得小微企業融資成為可能。在傳統商業銀行貸款模式下,一些微小型企業或者個人由于自身規模等原因達不到商業銀行的貸款條件從而無法獲得貸款,由于互聯網金融貸款業務的出現便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五、互聯網金融沖擊下商業銀行盈利應對策略
(一)實施服務創新
1.做好客戶定位,增加客戶黏性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我國金融市場出現了變化,我國民眾的消費心理,消費觀念等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正是因為市場發生變化,那么同理市場中的組織,企業和個人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谶@樣的環境,我國傳統商業銀行對于市場的分析,客戶的定位都應該發生相應的變化。如今是80后,90后進入社會工作,漸漸發展成為各行各業的新鮮血液,而他們與60后,70后會有很大的不同,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對當代年輕人進行精準定位,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做到快速便捷,并最大程度上滿足其需求,以此增加客戶黏性,從而獲得更多的客戶,更大的利潤空間。
2.洞察客戶需求,創新產品服務
面對民眾產生的新興需求,如民眾更傾向于網上辦理業務或者購買理財產品,傳統商業銀行應該精準洞察,并有針對性的發行產品或創新自身原有產品。相對于互聯金融產品的魚龍混雜,商業銀行發展多年在民眾心中的存在威信,民眾更愿意相信商業銀行,但商業銀行不具備互聯網金融的優勢。因此,商業銀行應該吸取互聯網金融的優勢,積極改變自身不足,吸引更多的客戶。
(二)提升商業銀行互聯網化水平
1.搭建自身的互聯網平臺
在這個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商業銀行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應當積極的正面直視,把握住機遇完成自身的提升,提升商業銀行自身的互聯網化水平就成為了較為主要重要的一步。發展電子銀行則成為了眾多商業銀行的互聯網化切入點。進入21世紀以后,網上銀行業務流程更加現代化,人們也會更加傾向于選擇網上銀行。2010年我國網上銀行市場交易額達到553.75億元,截止2010年底注冊人數超3億。
2.擴展支付方式
首先商業銀行應該在各大應用商店上線自身軟件,并通過多方推廣使得更多的人愿意使用商業銀行自身軟件,占領市場。并根據客戶需求,實時更新軟件以滿足不同時期,不同人群的需求,以此增加客戶黏性,為自身軟件留住客戶。
其次,商業銀行應該與各方加強合作,使得其他行業能夠使用自身軟件,如各大超市,電影院線支付端,深入民眾生活方方面面才能長久留存。同時應加強與社交軟件的合作,如微信,客戶可以直接從社交軟件進入商業銀行自身軟件進行使用,這樣能為民眾提供更快捷便利的服務,以此增加客戶黏性,擴大利潤范圍。
3.重視并加強組建金融人才隊伍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大數據和云計算的出現使得商業銀行原有的體系顯得力不從心,因此商業銀行在分析客戶數據等方面明顯落后于互聯網金融。由于這樣的大環境,商業銀行必須積極利用現有機會,吸引技術和金融人員,振興商業銀行,填補已知的自身空白。
結合前期建立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針對不同年齡,不同階層,不同行業的人推出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降低同一款產品面對所有客戶的局面同時也降低金融風險,有效的增加原有客戶黏性并且吸引新客戶。商業銀行重視并建立屬于自己的金融信息部門,吸收和培養復合型人才,不斷創新互聯網金融業務,不斷推出針對不同人群的新型金融產品,以滿足客戶需求,增加客戶黏性,擴大利潤空間。
(作者單位:西安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