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坤
在新時代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信息技術以迅猛的勢頭發展起來,因此數字經濟逐步取代傳統的經濟方式進入我國的市場經濟當中。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也迫在眉睫,而在此過程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因此分析數字經濟的特點以及進行企業數字化轉型路徑的探討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數字經濟的時代背景
(一)數字經濟的簡介
自電子信息產業以及通訊設備快速發展以來,我國引發了關于信息科學技術與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的巨大變革,因此數字經濟的概念應運而生,數字經濟的概念在G20峰會中表述為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
在制造方式、生產方式、管理方式、運輸方式以及零售方式等各方各面,數字經濟都有滲透,并且數字經濟依靠其強大的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以及人工智能等基本的技術特征,簡化制造生產流程,在制造生產過程中利用機械化和自動化加快生產速度,節約成本并能夠有效利用資源;并且能夠優化管理方式,依靠大數據和云計算提供工作和生產、工序以及成本等數據資源,使得管理者能夠根據數據來制定基本的生產計劃和管理方式;其次,在運輸過程中,數字化的運輸方式能夠更加方便快捷,運輸過程也能最優化地進行計劃和安排,盡可能最大化地利用運輸資源,在保證運輸速度的同時降低運輸成本,這同時也是符合當今綠色環保的要求;最后在零售方式方面,數字化的經濟方式更加規范經濟市場,依據數據分配零售資源和零售任務以及零售定價,從而能夠減少浪費。
數據作為一切生產生活活動的基礎,在數據的分析中能夠得到社會以及經濟市場的基本規律,從而安排相應生產生活活動,而數字經濟即是將市場經濟中一切能夠進行數字化的方面進行數字化,從而實現更多資源的共享。
(二)數字經濟的發展歷程
自20世紀40年代開始,美國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通用計算機,標志著世界開始進入數字經濟的時代,而數字經濟經歷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信息科技的發展以及數字化方式的發展等許多基礎硬件的全面發展之后,才為當今的數字化經濟時代打下基礎。而數字經濟的發展最主要也是最關鍵的步驟就是數字化的利用。數字化依靠于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5G技術、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科學技術,而我國近些年來這些技術的發展和建設以及十分完善,因此數字經濟時代的建設關鍵在于應用。從企業的生產方式改革開始,我國的生產制造行業已經具有數字化的雛形,但是其發展和建設路徑仍需研究,從數字經濟的發展歷程上看,其建設條件已經具備,但是我國數字經濟的建設難度較大,不論是對于離散型制造業來說還是對于服務型的經濟社會,數字化的生產和服務管理方式都會相對便利,但是前期投入較大,因此不可能在短期內呈現出較好的收益,并且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投入資本過大,因此從數字經濟的發展歷程上看研究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路徑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二、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
(一)時代發展的迫切性
不論是從國際發展的角度來說還是從國內發展的角度來說,當今的時代已經在逐步地進行數字化的革新,而數字化被稱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則也意味著這將是未來發展的一個大趨勢,因此全面進行數字化的改革對于企業發展來說具有迫切性,因此市場的強大競爭力促進著時代的發展,同時也推動著企業的發展。對于生產來說,數字化的生產方式更加精確也更加高效;對于管理來說,數字化的管理方式和生產規劃利用率也更高,因此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
(二)企業技術的待完善性
我國的大多數企業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并不高,某些高新技術產業或者是大型的生產行業、制造行業,其企業技術設施比較完善,但是對于很多中小型企業來說企業的技術大多數依靠于人工生產,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更大程度上對于這些中小型企業來說更加具有迫切性,而這些企業的技術不完善,相關的自動化設施較差,不利于企業的長久發展,而中小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往往存在資金限制,因此討論企業數字化轉型路徑意義更加深遠,同時也能更加完全地建設我國的數字化市場體制。
(三)管理方式的待革新性
我國大多數企業的管理存在一定的數據獲取和部門聯絡困難的弊端,而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一部分是對于生產制造方式而進行的轉型,另一方面則是對于管理方式的轉型,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信息技術將更多的市場信息數據化,利于管理階層的決策,同時將公司內部的管理數據最大程度地聯系起來,以調動職工對資料的調取。因此數字化轉型的生產管理方式更加有利于公司的決策以及公司內部資料的調動,有效解決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三、企業數字化轉型路徑探究
(一)企業生產的數字化應用探究
1.生產資料的確定
我國雖然發展較為迅速,但是本質上仍處于發展中國家的行列,因此我國的市場經濟當中,制造行業等仍占有相當大一部分比重,因此在進行數字化改革過程中,我們更要將轉型企業著眼于我國的基礎生產行業。
以制造行業為例,在生產過程當中,大多數制造業的生產過程比較明確,生產的技術也比較簡單,但是流程繁雜,零部件較多,因此在生產過程中進行數字化改革有利于生產關系的確定,對于零部件的利用等相關數據和統計比較簡單,因此對于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來說,有利于企業對于生產資料的確定,從而明確生產關系。
從整個經濟市場中來說,不論是制造行業還是服務行業,對于生產資料的保存和分析都至關重要,生產資料是一個企業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數據基礎,決定了生產規模和生產流程以及生產規劃,在生產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企業生產方面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首先要注重數字化對于生產資料的統計整理作用,從而打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
2.生產效率的提高
生產效率是企業能否盈利的一大關鍵,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當中,數字化設備、自動化機械以及數據的管理設備等相關轉型設備較多,因此前期投入資金規模較大,因此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注重生產效率,只有效率提高了,數字化轉型才能在短時間內見到一定的成效,從而推動企業進行全面的數字化轉型。
3.總結
從生產資料的確定和生產效率的提高兩方面來說,生產效率的提高需要自動化的機械和設備,因此在企業投入資本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同時,也能使企業感受到自動化生產的魅力,而生產設備的引進的同時,數字化的設備也帶來了生產資料和數據的統計和分析作用,這是數字化轉型的初步成果,因此數字化轉型應分步進行,在企業投入之后為企業提供最優化的生產方式,從而獲得效益,才能引導企業進行管理上的數字化改革,加快我國數字經濟轉型的步伐。
(二)企業管理的數字化應用探究
企業的管理數字化轉型是在完成基本的技術層面的數字化轉型之后進行的,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代表著企業內部加強對企業資料和工作內容的聯系,同時也加深了企業與社會經濟之間的聯系,使得企業跟著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走,更多的市場經濟數據為企業的管理和決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1.企業內部管理
在企業的內部管理中,企業內部工作部門之間的聯系主要是靠企業職工聯系軟件、電話或是面見等方式,而企業內部信息的共享化程度一般來說較弱,因此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可以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使得職工之間的聯系從單向變為雙向或是多向,拓寬交流維度,也增強了內部的監督效應,同時將公司生產過程中的資料和數據存儲起來,可視化程度更高,對于管理者來說調取比較方便,數據分析也優化了企業內部的生產決策。
2.企業外部聯系
企業管理過程中不僅僅要依靠于企業內部的生產數據,管理者的決策更大程度上要依靠于市場的大眾數據,而數字經濟時代的建立從較寬的范圍內來說,社會市場的供需關系更加明了,對于企業的決策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三)企業的數字化人才培訓探究
企業在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完成對技術和管理上的轉型,也要注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再高,也要有得力的管理者來管理,數字化轉型之后公司內部的工作途徑和方式需要企業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究和思考,從而培養相關的技術人才,妥善安排公司的生產活動,企業的數字化人才的培訓也是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同時在培養數字化人才的過程中也形成了一定的數字化工作和生產氛圍,推動企業職員的進步和發展,同時在經濟市場當中確定了數字化的重要地位,將數字化的生產方式深入到方方面面,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數字化轉型。
不論是從人才的培養還是數字化的市場氛圍角度來說,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一定要全面發展,穩步提升,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一個長期并且艱巨的任務,對于企業來說也要穩扎穩打,逐步提升,并且完善市場的建設過程,從生產、管理乃至于人才培養、氛圍形成等多方位全方面進行改革轉型,才能從根本上確定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路徑,推進我國的數字化轉型進程,全面建設數字經濟新時代。
四、結語
數字經濟依托于高新的信息產業應運而生,提高經濟市場的活力,并提供相應的數據基礎,因此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企業的數字化進程不僅僅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同時也為企業提供最新的技術完善設備和管理措施,從技術、管理和人才培養三方面入手,逐步完善數字化發展的進程,推動我國市場經濟的革新,為我國建設數字經濟新時代做出重要貢獻!
(作者單位:浙江華坤道威數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