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政興
創新是企業進步和發展的重要前提,而企業的創新主要依靠內部員工創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將員工創新能力的素質研究擺在一個重要的發展位置。因此,本文從企業員工創新能力素質研究的價值內涵分析出發,深入研究了現階段企業如何采取措施培養員工的創新能力,旨在通過研究為企業員工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理論支撐,進而促進企業創新水平的提升和可持續發展。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推動時代發展的必要力量,在企業中,創新不僅僅體現在技術上,還體現在企業員工的思維和業務能力上。理論學上對創新的定義是一種能夠將資源以全新方式進行組合,從而產生新的價值的一個過程,將這一概念引入到企業員工身上,就是希望員工在企業工作中對企業資源和自身工作進行有效整合和全新組合,從而為企業和自身創造新的有效價值的一個過程。在企業員工的工作中,他們的創新思維和想法往往來源于對已有的知識和新知識的接收與整理過程,經過整理形成創新構想進而將這一構想轉化為創新實踐應用到企業工作中,這既是企業員工創新能力的著重體現,也是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企業員工創新能力這一發展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價值。
一、企業員工創新能力素質研究的價值內涵
企業員工主要為企業發展服務,企業的發展從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激發員工的創新熱情。而企業創新能力的強弱直接取決于企業內部員工的創新能力,因此,研究企業員工創新能力的價值內涵,對于豐富企業的創新化發展,增強企業在市場上中的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的價值。
(一)有利于豐富企業文化,為企業發展提供內在驅動力
在企業管理中,文化是影響企業員工工作熱情和工作氛圍的一種隱性要素,良好的企業文化不僅可以激發員工為企業奉獻的熱情和動力,也能夠助力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在企業員工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中,良好的創新氛圍有利于充分豐富企業的文化建設,以創新成果的貢獻激勵員工主動創新,以創新精神的培養營造良好的企業氛圍。將創新作為企業管理理念的重要構成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重要的內在驅動力,一方面,員工創新思維的形成能夠形成以知識創新為基礎的企業發展文化,激發企業發展活力,為企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決策;另一方面,也能夠通過創新經驗的總結實踐形成企業內部的創新動力,以良好的企業家精神引領企業文化建設與管理制度的有機結合,并將其作用于企業創新動力的形成過程,從根本上為企業員工發展奠定良好的能力基礎。
(二)有利于激發員工工作潛能,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內在驅動力,直接影響了企業業務開情況和設計發展方向,在當今社會,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僅僅是經濟實力的競爭,更多的是創新思維和創新理念的競爭,良好的創新化思維能夠為企業發展帶來無限的空間,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因此,培養企業員工的創新能力,一方面能夠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在員工內部形成創新化的競爭氛圍,能夠從很大程度上激發員工自主創新的思維意識,對于激發員工的內在潛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另一方面,企業員工創新思維和創新理念的培養能夠幫助企業在未來發展和管理決策上提供更多的可能途徑,進而推動企業在現代社會的轉型發展中具備良好的發展理念和轉型思維,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下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二、驅動員工創新能力發展的基礎要素
(一)外部環境特征
研究表明,員工在企業中所處的環境,例如領導特征、工作氛圍以及企業文化等都會對員工創新能力的形成產生重要的影響。良好的工作氛圍能夠讓企業以去全身心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去,從而以良好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領導作為指導員工工作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員工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指導能夠幫助員工形成正確的問題處理思維,在工作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及時與領導進行溝通,從而形成一定的創新能力,推動企業工作的順利開展,最后企業文化作為企業員工和領導需要共同遵循和創建的精神內涵,在促進員工創新能力的培養方面至關重要,尤其是對員工的內部激勵制度能夠充分激發員工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并引導員工將其應用到工作實踐中去,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內在個體特征
內在個體特征作為主觀因素包括了企業員工的在工作中的創新動機、目標取向以及自身吸收能力等多個方面。首先,相關研究表明,具有較強學習目標取向的員工在工作中更容易接受具有挑戰性的目標,這一目標的實現就需要員工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個人技能的提升,而有著績效取向的員工在遇到工作困難時往往會采取消極的行為傾向,不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其次,員工的創新動機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都能夠對員工創新能力的培養產生良好的積極影響,其中,內在動機能夠直接影響員工的創新實踐行為,而外部動機則往往只會幫助員工形成一定的創新思維;最后,自身吸收能力作為一個主觀個體特征能夠影響員工之間的有效溝通和合作,進而影響員工的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結合影響員工創新能力素質發展的外部環境因素和個體主觀特征這兩個要素,筆者認為,在提升員工創新能力的素質研究中,既要從外部環境入手,以良好的企業環境氛圍激發員工的自我價值實現,為員工創造良好的目標取向,利用外部環境因素影響員工的個體特征發展,進而實現對員工創新能力的全面培育。
三、提升企業員工創新能力的實踐路徑
員工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由創新思維到創新行為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其中,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建的間接概括的一種反應,在員工創新思維的形成和發展中,需要對客觀企業外部環境及發展方向進行大致的了解才能夠進一步展開創新行為,從而在行為實踐中實現創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在研究提升企業員工創新能力的實踐路徑過程中,一方面,要從外部環境入手,結合員工的基礎能力為員工構建階段性成長體系,拓展員工創新能力提升渠道,另一方面也要從員工個體特征入手,增強員工創新能力的創造性提升,引導員工以長遠性的目光看待企業的發展。
(一)拓展創新空間,構建階段性成長體系
員工只有在企業中有更為寬廣的工作機會和創新空間,才能夠實現創新能力的有效培養和提升。因此在提升員工創新能力的素質研究中,應當有效拓展員工的創新空間,為員工構建階段性的成長體系。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首先,結合企業對員工創新能力的需求方向進行有效的空間引導,從企業定位出發,為員工個體的發展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讓員工在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實踐過程中有個清楚明確的基礎定為,從而能夠更好的開展工作,將創新思維和創新行為應用到成長規劃體系中去;其次,要對企業內部資源進行合理優化調整,形成員工職業成長與創新能力提升相協調的發展趨向,企業內部資源的發展建設不僅涉及了領導對員工的培養方向,還涉及了員工崗位及任務的合理劃分及安排,這些方面都直接影響了員工創新空間的發揮,需要充分協調企業內部的資源配置,為員工成長提供廣闊的空間和成長體系;最后,企業在結合員工能力發展構建階段性成長體系的過程中需要對員工進行肯定的評價,以有效的成長激勵為根本,站在員工成長需求的視角下,從根本上突破員工職業成長與企業需求之間的關系,保障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充分優化員工創新能力的素質提升。
(二)加強素質培訓,拓展創新能力提升渠道
員工在企業工作工程中承擔著較大的工作壓力,既沒有多余的時間對創新能力進行理論層面的研究,也無法結合工作精細化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因此,企業要想充分發揮員工的個體價值,就必須為員工拓展創新能力的提升渠道,即通過加強創新能力素質培訓來實現。在培訓的過程中主要是對員工的創新思維,以創新思維的培養和提升渠道的拓展來激發員工將創新思維轉變為創新行為,進而通過渠道拓展幫助員工形成創新能力。例如,企業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或者開講座的方式幫助員工掌握更多的新技能,也可以通過團隊協作等方面加強培育,以良好的企業文化為員工個體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從而促進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三)營造文化環境,增強創新能力提升的主動性
創新作為一種企業行業或者社會行為,文化對其具有較為深遠的影響,良好的先進文化不僅能夠幫助員工破除思想和能力創新的障礙,也能夠促使員工形成良好的個人學習和發展目標,從而主動進行思維創新和行為創新,為創新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條件基礎。因此,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一方面,需要企業結合企業文化為員工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例如團隊協作精神、個人職業道德以及公平競爭氛圍等都會影響員工個人發展目標的形成;另一方面,還需要以優化的激勵制度鼓勵員工增強創新能力提升的主動性,從而引導員工更好地服務企業,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限度發揮。因此,要在企業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形成積極向上的競爭氛圍,以有效的競爭體系建設促使員工主動創新,在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的引導下,實現員工創新積極性和自覺性最大限度的發揮。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依靠員工個人的發展,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企業創新水平直接決定了競爭實力,而企業創新水平也主要取決于企業員工創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員工管理中,企業應當從外部環境入手,以良好的企業文化建設和素質培訓教育等多種方式,為員工創設階段性成長體系,拓寬員工創新能力的培養渠道,從而實現個人發展目標的有效協同,推動員工創新能力素質的全面提升。
(作者單位:湖北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