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聞發布會現場。左起分別為中宣部對外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陳文俊,陜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國中,陜西省委副書記、陜西省人民政府省長趙一德,陜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曉。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央宣傳部舉行“弘揚延安精神?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主題發布會,陜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國中,陜西省委副書記、陜西省人民政府省長趙一德,陜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曉圍繞“弘揚延安精神,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介紹情況并答記者問。
劉國中表示,黨中央在延安13年,領導中國革命事業從低潮走向高潮、實現歷史性的轉折,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燦爛華章。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延安精神教育激勵下,一代代三秦兒女傳承紅色基因,矢志艱苦奮斗,推動三秦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陜西全省上下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總綱,萬眾一心、砥礪奮進、苦干實干,各項事業呈現出新氣象新作為。
“科技創新,是陜西最鮮明的優勢?!眲薪榻B,在陜西,聚集了100多所高校、1500多家科研機構、66位兩院院士、200多萬名專業技術人才,北京時間的授時中心設在陜西,“蛟龍”潛海、“嫦娥”奔月、“天問一號”等國家重大科技成就中都有陜西科技力量的貢獻。
陜西深入挖掘這些創新資源,加強企業創新、人才創業、政府創優,航空航天、裝備制造、電子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持續壯大,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居西部前列,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去年增長41%,能源化工形成更具附加值的產業鏈條,特色現代農業蓬勃發展,全世界每7個蘋果中、全國每4個蘋果中就有一個來自陜西。
今年,陜西啟動建設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將其作為陜西創新驅動發展的總窗口,聚集了一大批高校、院所和企業的創新資源,這一舉措引起了積極反響,企業、科研機構、中介機構、金融機構紛紛前來商談合作。
陜西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重要的對外開放門戶,2100多年前漢代張騫從長安出發開辟出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絲綢之路,共建“一帶一路”使陜西再次站在了我國向西開放的前沿。
劉國中表示,陜西充分發揮這一優勢,統籌推進面向國外、國內的開放,抓好空港陸港、自貿試驗區、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絲博會等開放通道和平臺建設,加快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去年盡管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是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數量仍增長74%,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均居全國第一位,全省實際利用外資增長9.2%,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增長26.7%。在擴大開放的同時,陜西積極推進市場化改革,大力改善營商環境,去年全省實有市場主體增長12%。
趙一德介紹,陜西省正圍繞加快建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的戰略定位,按照鞏固、穩定、提升的總體目標,依托西安國際港站這一西北最大的國際樞紐站,整合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平臺功能,加強信息化、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數據鏈、金融鏈、政策鏈互為支撐的保障體系,穩步推進長安號市場化運行、高質量發展,同時要促進西安國際港務區港產、港貿、港城聯動發展,打造“一帶一路”重要商貿物流樞紐。
陜西縱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秦嶺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和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劉國中表示,陜西深刻汲取秦嶺違建事件教訓,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秦嶺陜西段優良等級面積首次超過96%,黃土高原成為全國連片增綠幅度最大的區域,漢江、丹江水質優良,承擔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70%的輸水量,去年全省10個設區市空氣優良天數平均295天。良好的生態環境促進了野生動物的繁衍,陜西朱鹮數量已由1981年發現時僅有的7只,增加到現在的5300余只。在延安子午嶺,生活著國內數量最大、密度最高的豹種群。陜西是能源大省,陜西正在認真落實中央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部署要求,把降碳任務細化到具體項目、具體企業、具體地方,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
秀美秦嶺陜西段優良等級面積超過96%。
趙一德說,“十四五”時期,陜西省將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實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規劃,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著力解決“水渾、水臟、水多、水少”問題,全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陜西的奮斗目標。”劉國中表示,陜西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省288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5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在脫貧攻堅中,許多地方的特色產業加快發展,總書記點贊的“小木耳、大產業”,將柞水縣65%的貧困群眾嵌入集研發、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條上。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實現全覆蓋,設區市全部建成國家衛生城市,醫療服務體系更加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網基本形成。文化強省建設深入推進,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持續加強,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建黨百年之際,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將在陜西舉辦,歡迎各界與陜西共享體育盛會,感受陜西人民的生活新面貌。
王曉表示,陜西省充分發揮自身文化資源稟賦獨特和文化積淀深厚的優勢,持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三秦大地植根結晶、賡續發展、傳承升華,在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的實踐中,書寫文化強國建設的陜西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勉勵新時代陜西“要有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和氣魄”。
陜西用延安、照金、馬欄等紅色資源,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著力增強廣大黨員干部的信仰信念信心,砥礪艱苦奮斗、開拓奮進的精氣神,引導大家圍繞新時代追趕超越扎實工作,把“兩個維護”落實到具體行動上,體現到實際效果上。陜西一刻不停歇、絲毫不松勁地正風肅紀反腐,堅決肅清趙正永流毒和惡劣影響,全面從嚴治黨持續向縱深發展,有力保障了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落實落地。
劉國中說,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陜西省深入挖掘延安精神的時代內涵,突出歷史主線,貫通歷史和現實,著眼奮進當下和未來,做到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正確政治方向,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信仰信念信心,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解放思想、統一思想;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理念,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到各項工作之中;砥礪艱苦奮斗作風,只爭朝夕、真抓實干奮進新征程。
劉國中表示,為落實“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的要求,陜西將加壓加力加速,持續深入落實“五項要求”,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確保新時代追趕超越年年都有新氣象、新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