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月娟
【摘要】孩子的成長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等多部門共同努力,特殊幼兒的成長更加需要多方合力、共同關注和幫助。融合教育是針對特殊幼兒的普及教育,讓幼兒融入集體生活中,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對此,我們開展了相關的嘗試,通過家庭、學校和專業機構等多方通力合作,促進幼兒不斷發展。
【關鍵詞】家園聯系;學校教育;專業機構;師資培訓;家長培訓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身體、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幼兒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學校、家長和社會的共同關注,而特殊兒童更加需要我們加倍的關注、關心和幫助,通過共同協助,更好地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我們幼兒園的特殊兒童睿睿小朋友,孩子的各種表現給學校班級老師、家長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通過和家長密切聯系,家園共同努力,結合學校集體學習活動、專業機構矯正學習等途徑,多方合力,共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孩子有了一定的好轉。
一、密切家園聯系 熟悉幼兒情況
欣欣是2019年入園的,在幼兒新生報名時家長沒有帶孩子來園,學校沒有發現幼兒有異常。醫院兒科醫生在開展新生入園體檢時,發現幼兒有異常,建議家長帶其就醫。家長帶幼兒到專業醫療機構進行檢查,確診為自閉癥譜系障礙。在暑假新生報名分班后,班級任課老師到新生家里家訪時,在與家長和孩子的溝通中發現了孩子的異常,孩子幾乎不和家人、老師交流。
通過與家長的多次交流,教師了解到幼兒小時候臀部以上的雙髖節發育不良,醫生建議佩戴矯正支架,幫助幼兒盡早恢復,以免影響幼兒后期的正常發育。然而,自從孩子戴上矯正支架后,行動不是很方便,家人怕孩子外出玩的時候被別人指指點點,擔心孩子會受到歧視,就很少帶她出去玩。據家長反映,孩子原本很活躍,很善于表達,但是后來變得不是很喜歡講話,加上平時帶孩子的奶奶也不是很善于表達,漸漸地,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等發展都受到了影響,在家里,幼兒和家長不能很好地進行交流。家長也發現了欣欣的問題,想盡早幫助孩子康復。然而,0-6歲是幼兒快速發展期,一旦錯過了這個黃金時間,治療效果就欠佳了。家長意識到孩子的發展遲緩了,非常著急,開始正視并重視這一問題,積極尋求有效的治療方法。
二、教師全程陪同 給予特殊照顧
孩子剛入園時,對于班級的老師來說,欣欣是個很大的挑戰。班級里本來就有新生,由于初次離開家庭來到幼兒園不適應,有哭鬧情緒,加上欣欣又需要老師的特別照顧,老師們都希望自己有三頭六臂或者有分身術,為此,其他班的空班老師經常來幫忙。從第二周開始,孩子們基本上都能適應,班級一日活動能基本正常開展的時候,這個班級的老師還是要一直陪伴著欣欣這個特殊的孩子,全程給予特殊照顧,否則一不小心,不知道她會跑到哪里去了。其他班的一個空班老師可以去做活動資料準備,可是欣欣小朋友所在的班級老師,為了孩子的安全以及班級的教學秩序正常,為了能有序開展一日活動,班級的兩位任課教師只能一直留在教室,沒有特殊情況,很少去教師辦公室辦公;生活老師除了清洗等事宜,基本都在班級,一起幫忙照顧。有的時候,遇到教師需要外出聽課,學校則安排人員進班,一起幫助教師照顧欣欣。欣欣成了這個班級甚至學校的重要關注對象。
還記得一開始,欣欣誰的話都不聽,有的時候跑到娃娃家的小房子里,一個人躲在里面玩,一不開心就哭,或者脫掉鞋子和襪子,躺在地上,脾氣很倔。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欣欣小朋友能感受到老師對她的親切關懷,她和三位老師的感情融洽了許多,不再那么排斥他人,至少她再不排斥老師的安撫,能聽懂簡單的指令。良好的師生關系也讓她有了安全感和信賴感。有的時候,欣欣特別喜歡待在某個區域里玩,如建構區、閱讀區等,不穿鞋子和襪子,坐在地上,不愿意和其他孩子一起游戲,于是老師給她鋪好墊子,欣欣可以安心地在那里玩耍。老師還要隨時注意她是否會做危險的事情,給予特殊照顧。
她不合群,不愿意和其他小伙伴交流或玩游戲,一開始有的孩子還很不理解,覺得這個孩子怎么不和其他孩子一樣,總是亂跑、亂叫,不聽老師的話。老師們也經常告訴其他小朋友,欣欣還小,不懂事,是我們班的小妹妹,還需要大家的幫助,小伙伴們要學會照顧她、幫助她,看到她做危險的事情,要提醒她,或者告訴老師。通過老師的引導,孩子們也都超有愛心,會幫助她、照顧她,當她要離開老師的視線時,會及時提醒老師,孩子們是老師們的好幫手。一年多下來,孩子和老師們都知道,我們要照顧好這個有點特殊的小妹妹。
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孩子家長不能入園接送幼兒,只能送到大門口,每天早上,班級生活老師負責到門口來接欣欣。老師從媽媽手里接過欣欣,從孩子的表情可以看出,她能感受到老師的親切,因為現在老師和欣欣是好朋友了。從原來的從不打招呼、不說話,慢慢地,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欣欣每天入園時,愿意和我們值班老師打招呼了,從一開始的不怎么情愿說話,眼睛看著別處,在媽媽的多次示意后,從輕輕地模仿說話,到現在早上愿意主動問候、愿意表達了,聲音也比原來響亮了。進入班級后,在一日活動中,通過老師和同伴們等多方的幫助下,她也能基本聽懂教師的指令,基本能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了。一些簡單的、她感興趣的匹配題或者美術活動等,她也愿意嘗試操作了,孩子的進步非常大。
三、專業機構介入矯正 幫助幼兒康復
術業有專攻,都說3-6歲是孩子矯正的最佳黃金時間。學校和家長都需要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對于出現異常的幼兒,還是需要找專業的機構,請專業人士幫助,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矯正,幫助幼兒更好、更快地康復。家長也希望幼兒能盡早地矯正治療,請專業機構介入,盡可能地幫助幼兒康復,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為了配合治療,同時又讓幼兒更好地得到矯正,經過家長和學校的協調對接,幼兒上午在園參加半日活動,和其他孩子一起活動、游戲,中午家長把幼兒接回家,下午到專業機構參加針對性的矯正康復訓練。家長陪同幼兒治療,并在通過培訓后,家長陪伴孩子在家里一起輔導,按要求做好相關配合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后,孩子能簡單地表達,心情好的時候,能和家長等簡單互動、交流。
四、加強師資專業培訓 專業設備輔助教學
為了更好地開展融合教育,學校積極安排園長、部分教師參加上級組織的融合教育專題培訓,學習專業的知識,不斷提升師資隊伍的專業素養,在日?;顒又懈玫貛椭厥庥變海嗅槍π缘亻_展融合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學校通過咨詢上級管理部門,對接專業人士做了現場查看,做好了融合教育資源中心相關設備的報價預算。通過對接政府民政部門,申請采購了融合教育資源的相關設備,為更好地開展融合教育工作創設了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設備采購到位后,請專業設備供應商對全體教師進行了專題培訓,確保每位教師能正確使用相關設備,以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學活動,尤其是對特殊幼兒教育教學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學校還專門安排欣欣所在班級老師參加由江蘇省特殊教育師資培訓中心(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組織的融合教育資源中心特教教師上崗培訓,通過學習相關的基礎理論,使老師從理論層面充分認識和了解特教的基礎理論,結合實踐操作,通過現場教學、實操和觀摩等方式,掌握相關的專業技能、操作方式和管理辦法,有效地管理和建設好資源中心,有效評估特殊幼兒,并制定個別教育計劃,再設置相應的課程并進行教學調整,有針對性地采取康復技術,有利于更好地推進學校的融合教育,提高學校實施融合教育的能力,更好地促進幼兒的能力發展。
五、幼兒家長參加相關專業培訓 輔助教學
特殊兒童的成長離不開學校老師、專業機構培訓和家庭的共同關注和培養。除了學校教師的指導和小伙伴們的陪伴、專業機構有針對性的矯正治療,還需要家長接受專業的培訓,在家對孩子進行輔助教學,促進矯正效果的發揮,有利于孩子更好地成長。經過調查,我們發現家長(監護人)陪同幼兒一起參加專業訓練,同步學習相關的方法,在家陪伴幼兒一起訓練,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得更快,有利于孩子的能力得到強化,孩子也慢慢地愿意與人交流,不斷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請兒童得到康復成功的家長分享相關的經驗,供其他家長借鑒,共同探索,促進幼兒更好地發展。
通過密切家園聯系,與家長交流對接,教師及時了解了幼兒的相關情況,通過學校教師的呵護和小伙伴們的關心和幫助、專業機構對孩子的針對性矯正治療,以及家長共同陪伴孩子、參與矯正訓練等,欣欣的成長有目共睹,我們看到了她一天一天在變化,在向著好的方面發展,我們為她感到高興、感到欣慰。一切的付出,都得到了回報,孩子的健康成長就是對家長、學校老師和社會最好的回報。
幼兒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國未來的希望,需要我們學校、家庭和社會等多維度的通力協助,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開展相關活動。特殊幼兒越來越得到社會的關注、關心和幫助。相信在3-6歲最佳黃金時間內,只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等多方合力,大家一起共同探索,不斷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發展,一定能促進幼兒更好、更加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 .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趙麗琴.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的早期篩查與診斷[J] .中國特殊教育,2014(02).
[3]張歡.學前融合教育環境下自閉癥幼兒早期干預的個案研究[D] .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1.